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數學的表現文化已經摧毀了一個對所有人來說充滿活力的重要科目,當學校一直在鼓勵少數幾個會快速算數的人時,已經忽略了有創意的數學思考,這原本可以打開一個新世界。
文:Jo Boaler(史丹佛大學教授,youcubed.org共同創辦人)
譯:Wendy Chang
我喜歡數學,但我知道自己有那麼點不同。數學焦慮(數學恐懼症)是全美國常見的問題。研究發現,當患有數學焦慮的人遇到數字時,腦袋會有一區恐懼中心亮起來,這個恐懼中心和你看到蛇或是蜘蛛會害怕、腦袋中亮起來的區域是一樣的。這種焦慮不只有學習表現不好的學生會有,很多我在史丹佛大學教的大學生也會對數學感到害怕,即使他們可說是整個國家其中一群最成功的學生。
在最近的對談中,學生跟我說學數學就好像在「倉鼠的滾輪」上面跑,他們覺得自己就是不斷在跑步,也不會抵達任何有意義的終點;一個七年級生甚至還跟我說,學數學就像一座監獄,因為他的腦袋覺得被「鎖住」。
其實問題出在於校園中的表現文化,數學的「表現」機會比任何科目都還要多,學生認為數學課的目的是要展現他們可以快速找到答案。一個大學生最近告訴我,當她寫下自己的想法時,就算是一個人在算數學,她也會預期有人來評斷她。她無法自由思考,因為他怕自己寫下的東西「不夠聰明」。像這樣想法受到癱瘓的狀況,是我們太過重視表現的直接結果,我們會希望學生快速反應。根據我對數學學習者進行的研究,當學生覺得他們是在課堂中學習,可以探索想法、自由思考,而非回答問題時,他們理解的更多,學習成效也比較好。
幾年前我曾經到數學夏令營教六年級和七年級生,採用開放、有創意的視覺數學方法,學生不會被評量、打分數,老師會重視學生在過程中的錯誤以及掙扎。營隊接近尾聲時,有學生形容他們覺得自己「在數學上自由了」。其中一個還說:「很多人會覺得學校就像監獄,並沒有自由,但是在數學夏令營你有很多自由。你可以天馬行空,彼此交換傳遞想法。」
對很多人來說,「數學」和「自由」兩個詞毫無關聯,因為他們從小被教育數學就是一個充滿規則、順從和不斷表現的科目。
大部分的人應該都會同意,我們會想要讓學生感覺到自己的頭腦可以擁有「瘋狂的想法」,但是大部分學生的感受恰恰相反。罪魁禍首是評分制度和測驗練習;對學生來說,當他們在每個單元或課程結束時,收到成績來告訴他們自己表現的如何,這樣已經夠糟糕了,拜現在科技進步之賜,他們還可以在線上看到自己成績的落點區間,以及他們每天每分每秒的變化,如此一來已經加大了在學生身上的壓力。
研究顯示,只要當學生「想」到自己正在被打分數,表現就會開始下降,如果數學老師用有建設性的評論,就能夠提升學生學習能力。我記得自己給過史丹佛學生最自由的評論是:我不會幫你打分數。只要為了自己去做就好了,這是為了你的學習過程。
最優秀的數學家往往都是深度的慢步調思考者,這幾個特質恰恰和學生學到要優先表現的特質相反:速度。有些人在壓力下可以快速答出課堂問題,一般來說,如果你算數算很快,就會覺得自己好像高人一等,即使他們做的事情其實不太實用,現在也不會用到。我自己也曾經是這樣的學生,我也相信數學的重點就是快速計算,但即使是從小被誤認成是數學思考家的學生,也會因為他們對於科目和自我的錯誤認知而受傷。
我一個史丹佛的學生從小學一年級就被認為是天才,而在高中也被認為是最優秀的數學學生之一,還是比賽的常勝軍,可是她在學校並不快樂,因為壓力太大了。大部分的優良表現者往往沒有機會可以跳下表現的倉鼠小滾輪,他們得不停地跑、不停地跑,沒有一丁點機會可以欣賞數學的美。即使他們上了大學,他們還是繼續在跑,或是就放棄、選擇其他的道路了。
在我們改變教數學的方式、開始著重於學習和探索而不是只有表現之前,我們會一直製造出把數學學習過程描述成倉鼠小滾輪的學生,或是看到數字就會害怕焦慮的學生,數學的表現文化已經摧毀了一個對所有人來說充滿活力的重要科目,當學校一直在鼓勵少數幾個會快速算數的人時,已經忽略了有創意的數學思考,這原本可以打開一個新世界。如果我們能夠鼓勵新一代喜愛數學和學習數學的學生,我們會培育出一群準備好在這個社會用自由、自我力量去思考的下一代。
© 2017 Time Inc.版權所有。經Time Inc.授權翻譯並出版,嚴禁未經書面授權的任何形式與語言版本轉載。
責任編輯:翁世航
核稿編輯:朱家儀
專題下則文章:
「出櫃」的歷史淵遠流長,但原意與我們所知大不相同
TNL 網路沙龍守則
TNL網路沙龍是關鍵評論網讓讀者能針對文章表達自身觀點的留言區。我們希望在這裡,大家可以理性的發表自己的看法,並對不同的論點保持開放心態,促進多元意見的交流與碰撞。
現在網路上的留言討論常淪為謾罵與攻擊的場域,反而造成了彼此更大的歧異,無法達成討論與溝通的目的。
為了改善這個問題,我們希望打造一個讓大家安心發表言論、交流想法的環境,讓網路上的理性討論成為可能,藉由觀點的激盪碰撞,更加理解彼此的想法,同時也創造更有價值的公共討論,所以我們推出TNL網路沙龍這項服務。
我們希望參與討論的你謹記以下幾個基本守則,與關鍵評論網一起提升網路沙龍的品質:
- 尊重多元:分享多元觀點是關鍵評論網的初衷,沙龍鼓勵自由發言、發表合情合理的論點,也歡迎所有建議與指教。我們相信所有交流與對話,都是建立於尊重多元聲音的基礎之上,應以理性言論詳細闡述自己的想法,並對於相左的意見持友善態度,共同促進沙龍的良性互動。
- 謹慎發言:在TNL網路沙龍,除了言論自由之外,我們期待你對自己的所有發言抱持負責任的態度。在發表觀點或評論時,能夠盡量跟基於相關的資料來源,查證後再發言,善用網路的力量,創造高品質的討論環境。並且避免對於不同意見的攻擊、惡意謾罵言論。
為了鼓勵多元評論與觀點的碰撞激盪,並符合上述兩個守則前提下,我們要求所有沙龍參與者都遵守以下規範,當您按下同意開始使用本沙龍服務時,視為同意此規範:
- 您同意為您自身言論負完全法律責任,您不會發表不適當言論,包含但不限於惡意攻擊言論、歧視言論、誹謗言論、侵害他人權利或任何違法情事。
- 您同意您不會張貼任何帶有商業行銷或廣告直銷之勸誘式廣告內容。
- 本集團有權管理沙龍所有內容,以利維護沙龍良性的溝通環境與氛圍。
- 本集團有權隨時新增或修改此規範,如有增修將公告於本網站。若公告後您仍繼續使用本網站,即視為同意接受增修版規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