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紐約布魯克林一位16歲的女孩說:「最恐怖的是,女孩的一張裸照就變成了她特質的定義,根本不公平。為什麼一個年僅12歲的女孩為了應付男生用生殖器照片轟炸而回傳照片,只有她被說無恥?」
文:Leora Tanenbaum
翻譯:Wendy Chang
Tanenbaum是巴納德學院(Barnard College)編輯總監,最近的新書是《我不是一個蕩婦:網路時代的蕩婦羞辱》(I Am Not a Slut: Slut-Shaming in the Age of the Internet.)
在這波#MeToo的運動中,很多女性不僅因為曾經被上司性騷擾或性侵站出來,同時也因為曾和同儕發生非自願的性關係:她們之所以忍受是因為備感壓力,最近的例子是一位匿名女性指控印度裔諧星安薩里(Aziz Ansari)在約會時性侵她。一切都指向一個重要的問題:為什麼?為什麼有這麼多的女性同意發生她們其實並不想要的性行為?若是當下沒有暴力施壓,為何她們不說「不」呢?一個可能的答案是,和她們從小受到的訓練有關。
美國西北大學教授Sara E. Thomas在去年12月針對12-18歲的女孩進行色情簡訊(sexting)的調查,分析462則貼在線上匿名論壇的故事。調查報告中提到,大多數女孩在面對男孩要求她們發送裸照時,都備感壓力。
在美國中學校園,這種交換照片的行為往往會提高男生的人氣,但代價就是女孩們的名聲,有些男孩蒐集女孩的照片就像蒐集牌卡一樣,還會貼上價值標籤,即使有些女孩的照片被認為很有價值,但終究還是廉價的,現在青少年間仍存在著一種文化:男孩終究是男孩;而女孩會變蕩婦。
「蕩婦羞辱」(slut-shaming)是將女孩和女性貼上蕩婦或妓女的標籤,過去20年來我一直在追蹤這種文化,也採訪過數百名少女和女性,她們因為自身的性名譽而遭受排斥、騷擾、性侵。她們的經驗顯示女性經常被視為性物品,也常會因為他人的期望受到懲罰。
許多高中生和大學生都證實研究的結果——她們並非自願傳送自己的裸照,而是她們覺得自己必須這麼做。加州一位19歲的學生告訴我,高一時一位學長傳腹肌的照片給她,簡訊裡寫道:「OK,所以你也要傳一張給我。」她告訴我:我覺得自己別無選擇,應該要回報一下。結果她就回傳一張自己穿內衣的照片。
紐約市一名15歲的女孩說,她在教會認識了一個男孩,男孩主動傳了陰莖的照片給她兩位朋友,而她的解釋是:「我想他是想要有人回傳什麼給他。」許多女孩面對壓力習慣服從,她們傾向被動地接受:「我傳給你一張,所以你應該回報我一張。」她們不會質疑或反抗。
如果女孩們試圖智勝體制,傳一張沒有臉的照片來保護她們的隱私,就會被說無臉的照片不夠好:有臉的照片才有價值。2015年科羅拉多州的CañonCity高中生,針對不同的照片予以評分,所以有些照片集比其他的還更要有價值,擁有最多照片的男生就被稱為「照片集皮條客」。
這種商品化的環境使得異性戀的女孩們相信,要得到男孩注意的唯一方法就是脫下衣服。加州一名14歲的學生告訴我,她八年級時,有兩個男孩傳了生殖器的照片給她,她既不想要也沒開口要過。對方說她應該回傳一張自己的照片,她拒絕了。但她最後還是傳了自己的裸照給她喜歡的男孩,結果男孩將照片轉發給朋友,還威脅說如果女孩不多傳照片,他們就要把裸照貼到Facebook上。她感到驚慌失措,就告訴自己的姐姐和母親,後來她並沒有回覆那個男孩,男孩也沒有公開她的照片,可是她說:「男孩的朋友跟我同校,還一起上數學課,看到他們就讓我渾身不舒服,我想我必須忍受這一切。」
當然不是所有的女孩都被強迫發送裸照,仍有許多人是自願的,以表現自己的性感和魅力,同時顯示自己握有身體主控權。這個策略合乎邏輯也合理,畢竟現在到處都有社交媒體監視,女孩們的身體受到前所未有的追蹤、評判和管控。與其冒著風險讓別人因為她們的衣服或行為貼上「蕩婦」或「妓女」的標籤,有些女孩利用色情簡訊的方式,控制自己的形象。也有的女孩覺得這種交流是「安全性行為」的方式之一,可以安全的滿足性需求,也不需要進行真正的性行為。
但我們誰也無法管控自己的形象,流傳裸照或半裸照最終承受結果的還是女孩們。當一個男生傳自己裸體的照片時,女生通常是笑笑而過,男生的照片往往被認為是一種幽默或是小討厭,但還不到可恥:若你是個男孩,自拍是大家可接受的男性行為。他的照片可能會被轉發,博得女孩們一笑,女孩們的照片卻有可能如病毒式地傳開,狠狠地教訓她一頓。
紐約布魯克林一位16歲的女孩說:「最恐怖的是,女孩的一張裸照就變成了她特質的定義,根本不公平。為什麼一個年僅12歲的女孩為了應付男生用生殖器照片轟炸而回傳照片,只有她被說無恥?」
許多人質疑為什麼女性要站出來,很多人已經沉默許多年,帶著她們非自願、非合意的性故事站出來。面對一連串的要求而說「好」是一種巨大的壓力,從國中就會出現在女孩生活中,我們要去理解,才能體會到她們早就會害怕說「不」帶來的後果。
© 2017 Time Inc.版權所有。經Time Inc.授權翻譯並出版,嚴禁未經書面授權的任何形式與語言版本轉載。
責任編輯:翁世航
核稿編輯:潘柏翰
專題下則文章:
成功複製猴寶寶的下一步:複製人可能成真嗎?
TNL 網路沙龍守則
TNL網路沙龍是關鍵評論網讓讀者能針對文章表達自身觀點的留言區。我們希望在這裡,大家可以理性的發表自己的看法,並對不同的論點保持開放心態,促進多元意見的交流與碰撞。
現在網路上的留言討論常淪為謾罵與攻擊的場域,反而造成了彼此更大的歧異,無法達成討論與溝通的目的。
為了改善這個問題,我們希望打造一個讓大家安心發表言論、交流想法的環境,讓網路上的理性討論成為可能,藉由觀點的激盪碰撞,更加理解彼此的想法,同時也創造更有價值的公共討論,所以我們推出TNL網路沙龍這項服務。
我們希望參與討論的你謹記以下幾個基本守則,與關鍵評論網一起提升網路沙龍的品質:
- 尊重多元:分享多元觀點是關鍵評論網的初衷,沙龍鼓勵自由發言、發表合情合理的論點,也歡迎所有建議與指教。我們相信所有交流與對話,都是建立於尊重多元聲音的基礎之上,應以理性言論詳細闡述自己的想法,並對於相左的意見持友善態度,共同促進沙龍的良性互動。
- 謹慎發言:在TNL網路沙龍,除了言論自由之外,我們期待你對自己的所有發言抱持負責任的態度。在發表觀點或評論時,能夠盡量跟基於相關的資料來源,查證後再發言,善用網路的力量,創造高品質的討論環境。並且避免對於不同意見的攻擊、惡意謾罵言論。
為了鼓勵多元評論與觀點的碰撞激盪,並符合上述兩個守則前提下,我們要求所有沙龍參與者都遵守以下規範,當您按下同意開始使用本沙龍服務時,視為同意此規範:
- 您同意為您自身言論負完全法律責任,您不會發表不適當言論,包含但不限於惡意攻擊言論、歧視言論、誹謗言論、侵害他人權利或任何違法情事。
- 您同意您不會張貼任何帶有商業行銷或廣告直銷之勸誘式廣告內容。
- 本集團有權管理沙龍所有內容,以利維護沙龍良性的溝通環境與氛圍。
- 本集團有權隨時新增或修改此規範,如有增修將公告於本網站。若公告後您仍繼續使用本網站,即視為同意接受增修版規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