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一次的小考失敗,並不會改變我對老舊教條的信仰,但是一堂西方藝術課做到了。
文:Tara Westover(《我的求學路》作者)
翻譯:Wendy Chang
塔拉出身於愛荷達州農村一個基本主義摩門教的倖存者家庭,她從來沒有上過學,只有在做完家裡回收和採集的工作後有點自學的時間。回憶錄《我的求學路》(Educated: A Memoir)講述了她如何在16歲那一年自學足夠的數學和文法,成功錄取楊百翰大學,一路念到劍橋大學取得博士學位,但是代價是切斷家庭關係的故事。以下是部分書摘。
美國歷史課的教室是以先知約瑟・斯密(Joseph Smith)命名的禮堂,我以為美國歷史會很簡單,因為父親早就告訴我開國元勳們的故事,我對華盛頓、傑佛遜和麥迪遜瞭若指掌。但教授們幾乎不會提到他們,反而是談論「哲學基礎」和希塞羅、休謨的著作,這些名字我從來沒聽過。
第一堂課教授說下次上課前會先考本周的閱讀作業,我花了兩天的時間和課本上密密麻麻的段落奮戰,但是諸如「市民文藝復興主義」(civic humanism)和「蘇格蘭啟蒙運動」(the Scottish Enlightenment)就像書頁上的黑洞,吞噬著其他字詞,我有考隨堂測驗,但是一個問題都不會寫。
這次的失敗在我腦海揮之不去,我是否會沒事?到現在自學的知識是否足夠?這似乎是個預兆。經過考試之後答案似乎很明顯了:是不夠的。意識到這點後我可能會憎恨自己的成長背景,但我沒有。我對父親的忠誠和我們之間的距離是成正比的,在山上我可以反抗,但在這裡,這個聲音響亮又光線明亮的地方,被一群偽裝成聖人的異教徒包圍著,我堅持每個真理、每個他曾教導我的教義。醫生是萬劫不復之子,而在家自學則是上帝的命令。
一次的小考失敗,並不會改變我對老舊教條的信仰,但是一堂西方藝術課做到了。
我到教室的時候裡面很明亮,早晨的陽光穿透著高牆上的窗戶,溫暖地照著,我坐在一個穿著高領罩衫的女孩旁邊,他叫凡妮莎,「我們應該要黏在一起,因為我覺得全教室只有我們兩個是大一。」
一個小眼睛、高鼻子的老先生走進來把窗戶關上,課堂開始了。他打開開關,投影機的白色光照亮整個教室,幻燈片投影出來是一幅畫作,教授討論了構圖、筆觸和畫作歷史,接著他一幅幅地討論下去。
接著投影機秀出一張很奇怪的圖片,一名男性戴著褪色的帽子、穿著過大的大衣,身後隱約有道水泥牆,他手上拿著一張紙靠近臉,但視線並不在紙上,而是在我們身上。我打開為了這門課買的圖鑑,想要看得更仔細,畫作的下方有斜體文字,但我看不懂,好像有個像黑洞一樣的字在正中間,吞噬著其他文字。我有看過其他同學問問題,所以舉手發問。
教授點了我,而我大聲唸出那行文字,但遇到那個字的時候我停住了,我說:「我不認識這個字,是什麼意思?」
整個教室鴉雀無聲,不是安靜的沉默,也不是噪音突然被關靜音,而是近乎暴力的沉默。沒有人翻閱文件,沒有鉛筆刮過紙的聲音,教授的嘴唇緊閉著。「謝謝你啊」,接著他回到自己的筆記上。
課堂剩下的時間裡我幾乎沒有動,而是盯著鞋子認真思索剛剛發生什麼事,還有為什麼每次都我抬頭看的時候,總能感覺到有人正在看著我,好像我是個怪胎。我當然是個怪胎,心知肚明,但是我不懂他們是如何知曉的。
下課鐘響起時,凡妮莎把筆記本收到包包裡,接著她停住然後說:「你不應該開那樣的玩笑,真的不好笑」,在我回應之前她就走出教室了。
我一直留在位置上直到大家都離開,假裝大衣的拉鍊壞掉了,好讓自己可以躲過所有人的視線。接著我直接衝到電腦教室查詢「猶太人大屠殺」(Holocaust)這個字。
我不知道自己花了多久時間坐在那裏閱讀相關資料,但某個點我讀夠了,往後靠在椅背上、盯著天花板看。我應該是嚇到了,但究竟是因為知道某件可怕的事嚇到,還是因為驚嚇於自己的無知,我真的不太確定。我很確信自己當下有神遊了一下,不是想到集中營,也不是墳墓或是毒氣室,而是我母親的臉。有一股奇怪的感覺湧上,很劇烈、很陌生,我不太確定是什麼,讓我很想要對她尖叫,對我自己的母親尖叫,這個想法嚇到我了。
我搜尋自己的記憶,某種程度上「猶太人大屠殺」這個詞對我並不陌生,也許母親在我們採集玫瑰果或是做山楂油時有教過我這個詞。我似乎真的有模糊的記憶是猶太人在某個地方被屠殺,但我以為只是像波士頓大屠殺那樣的小型衝突,父親常談到這件事,說是有六名民眾被專制的殖民政府射殺,對數量規模的誤解(五對上六百萬)聽起來根本不可能。
下堂課開始之前我找到了凡妮莎,並對這樣的玩笑話道歉,我並沒有解釋什麼,因為根本無法解釋,我只說自己很抱歉、以後不會再犯了。為了履行承諾,那個學期我都沒有再舉手。
© 2017 Time Inc.版權所有。經Time Inc.授權翻譯並出版,嚴禁未經書面授權的任何形式與語言版本轉載。
責任編輯:翁世航
核稿編輯:潘柏翰
專題下則文章:
加州咖啡店未來也許得張貼致癌警語
TNL 網路沙龍守則
TNL網路沙龍是關鍵評論網讓讀者能針對文章表達自身觀點的留言區。我們希望在這裡,大家可以理性的發表自己的看法,並對不同的論點保持開放心態,促進多元意見的交流與碰撞。
現在網路上的留言討論常淪為謾罵與攻擊的場域,反而造成了彼此更大的歧異,無法達成討論與溝通的目的。
為了改善這個問題,我們希望打造一個讓大家安心發表言論、交流想法的環境,讓網路上的理性討論成為可能,藉由觀點的激盪碰撞,更加理解彼此的想法,同時也創造更有價值的公共討論,所以我們推出TNL網路沙龍這項服務。
我們希望參與討論的你謹記以下幾個基本守則,與關鍵評論網一起提升網路沙龍的品質:
- 尊重多元:分享多元觀點是關鍵評論網的初衷,沙龍鼓勵自由發言、發表合情合理的論點,也歡迎所有建議與指教。我們相信所有交流與對話,都是建立於尊重多元聲音的基礎之上,應以理性言論詳細闡述自己的想法,並對於相左的意見持友善態度,共同促進沙龍的良性互動。
- 謹慎發言:在TNL網路沙龍,除了言論自由之外,我們期待你對自己的所有發言抱持負責任的態度。在發表觀點或評論時,能夠盡量跟基於相關的資料來源,查證後再發言,善用網路的力量,創造高品質的討論環境。並且避免對於不同意見的攻擊、惡意謾罵言論。
為了鼓勵多元評論與觀點的碰撞激盪,並符合上述兩個守則前提下,我們要求所有沙龍參與者都遵守以下規範,當您按下同意開始使用本沙龍服務時,視為同意此規範:
- 您同意為您自身言論負完全法律責任,您不會發表不適當言論,包含但不限於惡意攻擊言論、歧視言論、誹謗言論、侵害他人權利或任何違法情事。
- 您同意您不會張貼任何帶有商業行銷或廣告直銷之勸誘式廣告內容。
- 本集團有權管理沙龍所有內容,以利維護沙龍良性的溝通環境與氛圍。
- 本集團有權隨時新增或修改此規範,如有增修將公告於本網站。若公告後您仍繼續使用本網站,即視為同意接受增修版規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