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面對一波波的無禮浪潮,我們可以怎麼做?嗯,我們應該勇敢站出來對抗,這是我們的責任。研究顯示無禮是會迅速傳播散開的,就像一般的感冒一樣。單單看到無禮的行為,就有可能讓我們在後續也變得無禮。
文:Danny Wallace
翻譯:Wendy Chang
最近,英國的IVF(體外人工授精)權威溫斯頓勛爵(Lord Robert Winston),搭乘火車從倫敦經英格蘭到曼徹斯特,在這段旅途中他發現自己快要被逼瘋了。
他平常是個相當溫和的人,有著大鬍子、態度友善又很有風度,但這次兩個小時的火車旅行讓他慢慢抓狂,原因出自一名女乘客。她將小孩晾在一旁大聲講電話,內容是在鄉間發生的事,充滿了繁瑣又無聊的細節。
溫斯特試著忽視她,也成功將她拋在腦後,但是這段大聲的單方對話本身就令人難以忽視。我們的大腦會為了理解狀況而奮戰,不斷地對我們聽不到的句子做出突然和隨機的反應。
而且當時溫斯特也犯了一個錯誤,他開始在推特上推文,拍下該名乘客的照片然後發給他超過四萬名的追蹤者。女乘客無聊的談話從30分鐘延長到40分、50分,最後是令人難以置信的一個小時,教授的臉也氣到愈來愈脹紅。
火車抵達目的地時,教授爆炸了,他已經受夠了他所謂的「無禮對待」,但女乘客面對的狀況則完全出於她意料之外,因為媒體看到了溫斯頓的推特,就在月台上帶著微笑和期待等著她,而當記者興沖沖地將推文給女乘客看時,她的臉垮了下來,用同樣一個詞來形容教授的行為:「無禮」。
如果這讓我看起來很玻璃心,我道歉,但我們身處在一個極度無禮的時代,社群媒體要大家懷有自己的觀點,不管對何事何物、身處何時何地,而且表達自己觀點的方法必須直接了當,因此我們看起來都是充滿自信肯定又聰明的。實境電視秀要我們崇尚毒舌,只要你是「講實話」就無妨,它就像為粗魯無禮行為所設置的免責條款,所以人們可以說話沒禮貌,還要為他們鼓掌。在英國,人民已經明顯分裂,以至於你只要知道對方在某個議題上的投票傾向,就能決定是否要喜歡對方。在美國,全世界最無禮的人坐上了最有權力的位置,讓大家驚恐地關注只要一點無禮行為就有可能帶來的後果:可能導致核災。
面對一波波的無禮浪潮,我們可以怎麼做?嗯,我們應該勇敢站出來對抗,這是我們的責任。研究顯示無禮是會迅速傳播散開的,就像一般的感冒一樣。單單看到無禮的行為,就有可能讓我們在後續也變得無禮。科學家們將它描述為一種神經毒素,一旦被感染,我們的情緒會變得更加暴躁、沒有創造力,工作也提不起勁。唯一的解決辦法就是理性地決定停止這一切。
溫斯頓讓大家關注女乘客的行為,他自己並沒有曝光,也沒有阻止。相反地,這盞聚光燈遠遠地打在女乘客身上、羞辱了她,對她進行了粗淺的報復。
無禮有個很有趣的副作用就是報復,當有人犯罪傷害我們時(比如搶劫)我們不會想要打劫對方的房子作為報復,我們想要的是正義。但當對方對我們無禮,黑暗的事實是:我們會想要報復。我們會想要對方感受到他們帶給我們的不尊重,有時候我們只想要以無禮回敬,但情況只會更糟糕。我們對陌生人莫名其妙的無禮行為感到憤怒和不公平,這可能會讓我們做一些奇怪的事情。我的研究中測試了2,000名大人,發現他們會做出荒謬的事做為報復,比如搶了對方擋風玻璃上的薯條、或是讓狗舔過香腸之後再送給對方,有的行為是真的令人心煩:戳破輪胎或在職場上惡搞對方。
一般來說,處理無禮行為的訣竅是更加優雅地回應,而且可以只說一句簡單的話就達成目的,像是「住手」。
制止無禮行為需要面對面處理,當我們在商店裡看到狀況,就應該要挺身而出,然後說:「住手」。如果是同事做出這樣的行為,你應該點出來。我們捍衛陌生人的方式必須像捍衛好朋友一樣,但要用優雅的方式。我們一定能夠妥善處理,態度不需要激進也不要沒禮貌。因為當一面鏡子放在他們面前,他們就能夠從對方的眼睛裡看到自己,也就更有可能自己停止緊張的氣氛。
這件事情不管你、我、還是任何一個人都能做到,有的時候達成目的的方法也蠻令人注目的。
前波哥大市長Antanas Mockus就是一個例子,他知道自己的市民水準不高——大家不會三思後而停車、不會排隊、對彼此大聲責罵,他想到了一個最天才的辦法:雇用一群啞劇演員,沒錯,就是無法講話的演員。
這些演員身穿傳統服裝在波哥大街頭演出,當他們發現有人行為無禮時,他們會站在當事者後面,以驚人的準確度模仿當事人的無禮行為。你也會看到有人把車停在人行道上,卻沒有勇氣說任何話,不用擔心,沒過幾秒鐘你就會發現自己被啞劇演員包圍,他們會指向車主、激動地搖頭,最後你這個一般民眾就成了執行一員了。
溫斯頓本可以像Mockus一樣處理眼前的狀況。如果是在波哥大製造噪音的人,很快就會發現自己被一大群像本篤會修士的人包圍,他們每個人都用一手指著他們,另一手比出他們有多大聲。
把想像拋開,Mockus做的事情只是透過有趣又有力的方式,讓大家知道要對自己的行為負責,他只是把鏡子拿高讓所有人看看自己。
我們不可能請得起一整團的啞劇演員,但你可以選擇出聲。
因為我們可以選擇被馴服,也可以選擇當個文明人。
只要說:「停」。
© 2017 Time Inc.版權所有。經Time Inc.授權翻譯並出版,嚴禁未經書面授權的任何形式與語言版本轉載。
責任編輯:翁世航
核稿編輯:潘柏翰
專題下則文章:
拼命帶風向、只能讚美普亭的俄羅斯「網軍工廠」
TNL 網路沙龍守則
TNL網路沙龍是關鍵評論網讓讀者能針對文章表達自身觀點的留言區。我們希望在這裡,大家可以理性的發表自己的看法,並對不同的論點保持開放心態,促進多元意見的交流與碰撞。
現在網路上的留言討論常淪為謾罵與攻擊的場域,反而造成了彼此更大的歧異,無法達成討論與溝通的目的。
為了改善這個問題,我們希望打造一個讓大家安心發表言論、交流想法的環境,讓網路上的理性討論成為可能,藉由觀點的激盪碰撞,更加理解彼此的想法,同時也創造更有價值的公共討論,所以我們推出TNL網路沙龍這項服務。
我們希望參與討論的你謹記以下幾個基本守則,與關鍵評論網一起提升網路沙龍的品質:
- 尊重多元:分享多元觀點是關鍵評論網的初衷,沙龍鼓勵自由發言、發表合情合理的論點,也歡迎所有建議與指教。我們相信所有交流與對話,都是建立於尊重多元聲音的基礎之上,應以理性言論詳細闡述自己的想法,並對於相左的意見持友善態度,共同促進沙龍的良性互動。
- 謹慎發言:在TNL網路沙龍,除了言論自由之外,我們期待你對自己的所有發言抱持負責任的態度。在發表觀點或評論時,能夠盡量跟基於相關的資料來源,查證後再發言,善用網路的力量,創造高品質的討論環境。並且避免對於不同意見的攻擊、惡意謾罵言論。
為了鼓勵多元評論與觀點的碰撞激盪,並符合上述兩個守則前提下,我們要求所有沙龍參與者都遵守以下規範,當您按下同意開始使用本沙龍服務時,視為同意此規範:
- 您同意為您自身言論負完全法律責任,您不會發表不適當言論,包含但不限於惡意攻擊言論、歧視言論、誹謗言論、侵害他人權利或任何違法情事。
- 您同意您不會張貼任何帶有商業行銷或廣告直銷之勸誘式廣告內容。
- 本集團有權管理沙龍所有內容,以利維護沙龍良性的溝通環境與氛圍。
- 本集團有權隨時新增或修改此規範,如有增修將公告於本網站。若公告後您仍繼續使用本網站,即視為同意接受增修版規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