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我們知道這些情侶不會真的在一起,也不是長久關係的標準公式,但我覺得我們之所以這麼著迷於這個節目,跟我們內心的渴望有關,我們都想要人生奇幻又浪漫。
文:Samantha Cooney
翻譯:Wendy Chang
2002年《鑽石求千金》(The Bachelor)的節目首播,主打25名女性競爭以獲得一名男性的青睞,當時《華盛頓郵報》的評論就問到:「為什麼有幾百萬人會這麼想要看集結惡毒、羞辱、貶低女性、鼓吹『找到白馬王子』的老掉牙節目?」
但經過16年、35季,《鑽石求千金》和衍生的性別對調版《千金求鑽石》(The Bachelorette)依然在播,大眾仍舊熱衷關注節目中奢侈約會、喝不完的香檳,還有每季結尾都會出現的訂婚場景。《鑽石求千金》的收視率在過去幾年只掉了一點,第一季大約有1,070萬的觀眾,而最新完結的第21季平均也有700萬,以2016-2017年的播出季來說,該節目是唯一收視群增加的有線電視節目,而且即便節目創造出來的Instagram網紅比實際結婚的夫妻還要多,相關作品依然不斷發展,包含《單身漢天堂》(Bachelor in Paradise)、《冬季單身漢》(Bachelor Winter Games)等等,還有一部影集成形,成了八卦小報的內容來源。
但節目依然因為它描繪和對待女性的方式、參賽者明顯缺乏多樣性而飽受批評,同時也令人擔心製作人是否為了製作好節目而過度剝削參賽者。去年夏天《單身漢天堂》曾因爆出一連串性侵指控中斷製作,該場景並未播出,且內部調查也並未發現有任何演員作出不當行為。去(2017)年十月,一位前製作人對節目提起告訴,表示她在工作期間遭到性騷擾,也遭到節目否認。
從2009年開始就為《洛杉磯時報》報導此節目和好萊塢新聞的記者Amy Kaufman費盡一番心力,探討這個節目如何具有文化毀滅的力量,並寫成新書《Bachelor Nation: Inside the World of America’s Favorite Guilty》。3月6日Kaufman在採訪中向TIME說明為何《鑽石求千金》依然如此受歡迎、為何對女性主義者來說看這個節目如此有挑戰性,以及#MeToo運動如何影響節目和相關產品。
- TIME:2002年這個節目首播時,評論家認為有性別歧視意味,且已經過時了。你覺得為什麼《鑽石求千金》如此長壽?
Kaufman:節目的點子出自於Mike Fleiss,他過去曾發想出《誰想嫁給百萬富翁》(Who Wants to Marry a Multi-Millionaire),讓50名女性在超華麗的場景中競爭,要嫁給從未謀面的百萬富翁,那可說是你想過最性別歧視、最過時的節目。但長壽的原因中,很關鍵的是:「這個假設實在太瘋狂了,我一定要看下去,然後看事情會怎麼發展,因為這個社會實驗實在太奇怪了。」我們知道這些情侶不會真的在一起,也不是長久關係的標準公式,但我覺得我們之所以這麼著迷於這個節目,跟我們內心的渴望有關,我們都想要人生奇幻又浪漫。
- 這個節目近年來已經成為女性主義辯論的話題,為什麼單單《鑽石求千金》就能激發討論?
很有趣的是在所有的實境秀中,這個節目特別會引起人們的尖酸批評,好像看這個節目就是最能代表反女性主義。我為了寫這本書曾經採訪過幾位女性主義學者,他們表示有一句話是這麼說的,我們使用消耗的一切恰反應了我們女性主義者的身份。但我並不覺得這句話一定是正確或是公平的,如果我們把自己侷限於那個標準,就會一事無成。男人們不會因為「看足球」代表某件事就不看,但我們會擔心看《鑽石求千金》是背叛自己的性別。
我在看這個節目時,的確有許多元素會讓我覺得自己是個糟糕的女性主義者,比如這個節目會鼓吹理想女性單一標準:節目中的女性大多是白人、體重約45公斤、頭髮十分長。但誰說當一個女性主義者不能渴望浪漫和愛情?這些參與節目的女性不斷說:「我想要愛情、我渴望婚姻。也許我在人生的這個時間點就是想要工作以外的東西。」我不會因此而評斷她們。
- NBA傳奇球星賈霸(Kareem Abdul-Jabbar)最近為《好萊塢報導》寫了一篇專欄,討論這個實境秀在#MeToo時代如何過時了。#MeToo運動有改變你對這個節目的看法嗎?
我在這季開始的時候有擔心節目要如何處理性的議題,特別是在《單身漢天堂》的醜聞以及關於合意(consent)的討論興起後,而在#MeToo運動後情況就更加複雜了。但看起來他們今年是減少這部分的內容,過去幾年會看到有些參賽者會想要在「夢幻套房」的情節之前,就和男主角發生關係,然後就會引發一連串蕩婦羞辱的討論。
#MeToo運動的基準點是男性利用他們的權勢和女性發生非合意的性行為。但在《鑽石求千金》中,就我們所知這些女性都是自願在該場景中的,兩者情況不同。
- 這個節目也有發生#MeToo運動,比如《單身漢天堂》停製,以及去年十月前製作人提起性騷擾告訴,這些指控如何影響節目以及相關事業?
這真的太離譜了,《單身漢天堂》事件是去年夏天爆出,現在好像什麼都沒發生過——沒有任何人在乎。醜聞出來後,有許多人說他們不會再收看這個節目,因為內容是要灌醉參賽者,而且他們也不確定製作人是否有得到參賽者真正的同意。可是現在卻變成了:看這節目實在太好玩了!〔內部調查發現並未有具體證據指出演員有不當行為,之後節目即繼續製作〕
至於性騷擾官司,我報導這個案子後至今尚未得到任何消息,我想已經進入仲裁程序,但如果這個行為是受到工作人員鼓勵的,我們就會疑惑參賽者是否也遭到同樣的對待,可是並未有人有任何動作。
〔在去年十月的一份聲明中,製作公司華納兄弟表示:「我們嚴正對待職場性騷擾的指控,控訴內容已經獲得我們關注,也在今年初進行徹底的調查,但我們並未發現如原告描述的事件發生,對於官司訴訟感到十分遺憾。」華納兄弟並未正面回應TIME的問題,只針對官司提起仲裁聲明。〕
- 你在書中提到節目因缺乏多樣性而受到批評,2012年還面臨種族歧視的官司,但之後被撤銷;最近的《千金求鑽石》中則由Rachel Lindsay擔任節目首位黑人「單身女」。在這方面節目將如何改善?
我有收看Mike最近接受的專訪,他提到Rachel主演的那季收視群下降了一百萬左右,而他歸因於種族歧視。我同意他的看法,當JoJo(《千金求鑽石》第12季的主角)和Rachel的差別如此明顯,但兩人都是很出色的單身女時,你很難歸咎於其他原因。但我也覺得他有點虛偽——過去好像ABC的高層及執行單位都不太關心這個層面,他們早就應該找來非白人擔任單身漢或單身女。
他們也真的需要找來不同種族的參賽者,並為此負責。我只希望他們不要說:「我們已經找來黑人黃金單身女了,所以沒事啦」,不應是如此。
- 節目也曾因為處理性傾向的方式招致批評,你覺得他們之後會找來同志或是雙性戀者當單身漢嗎?
蠻有趣的是目前並未有人表示想要在《鑽石求千金》上看到,但是如果在2018年的電視上討論愛以及婚姻的表現,應該會非常棒。但要拍出同志伴侶關係或是找來跨性別單身漢,對他們來說會是挑戰極限了。
- 為什麼這個節目仍舊可以引起你的共鳴?
其實我也不太確定,我在整本書也一直在討論這個問題。我不斷被問到:「你怎麼看得下去?根本糟蹋女性。」但我不能說謊,當我看到兩個人一見鐘情,也會讓我覺得總有一天自己也能如此。可能不會在直升機內或是山上,但我相信自己會遇到一個人讓我覺得自己值得愛。
© 2017 Time Inc.版權所有。經Time Inc.授權翻譯並出版,嚴禁未經書面授權的任何形式與語言版本轉載。
責任編輯:翁世航
核稿編輯:羅元祺
專題下則文章:
《耶穌是王》:肯伊威斯特找到了上帝,卻失去了靈感
TNL 網路沙龍守則
TNL網路沙龍是關鍵評論網讓讀者能針對文章表達自身觀點的留言區。我們希望在這裡,大家可以理性的發表自己的看法,並對不同的論點保持開放心態,促進多元意見的交流與碰撞。
現在網路上的留言討論常淪為謾罵與攻擊的場域,反而造成了彼此更大的歧異,無法達成討論與溝通的目的。
為了改善這個問題,我們希望打造一個讓大家安心發表言論、交流想法的環境,讓網路上的理性討論成為可能,藉由觀點的激盪碰撞,更加理解彼此的想法,同時也創造更有價值的公共討論,所以我們推出TNL網路沙龍這項服務。
我們希望參與討論的你謹記以下幾個基本守則,與關鍵評論網一起提升網路沙龍的品質:
- 尊重多元:分享多元觀點是關鍵評論網的初衷,沙龍鼓勵自由發言、發表合情合理的論點,也歡迎所有建議與指教。我們相信所有交流與對話,都是建立於尊重多元聲音的基礎之上,應以理性言論詳細闡述自己的想法,並對於相左的意見持友善態度,共同促進沙龍的良性互動。
- 謹慎發言:在TNL網路沙龍,除了言論自由之外,我們期待你對自己的所有發言抱持負責任的態度。在發表觀點或評論時,能夠盡量跟基於相關的資料來源,查證後再發言,善用網路的力量,創造高品質的討論環境。並且避免對於不同意見的攻擊、惡意謾罵言論。
為了鼓勵多元評論與觀點的碰撞激盪,並符合上述兩個守則前提下,我們要求所有沙龍參與者都遵守以下規範,當您按下同意開始使用本沙龍服務時,視為同意此規範:
- 您同意為您自身言論負完全法律責任,您不會發表不適當言論,包含但不限於惡意攻擊言論、歧視言論、誹謗言論、侵害他人權利或任何違法情事。
- 您同意您不會張貼任何帶有商業行銷或廣告直銷之勸誘式廣告內容。
- 本集團有權管理沙龍所有內容,以利維護沙龍良性的溝通環境與氛圍。
- 本集團有權隨時新增或修改此規範,如有增修將公告於本網站。若公告後您仍繼續使用本網站,即視為同意接受增修版規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