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雖然到目前為止人類免疫缺陷病毒已經在全世界感染了將近三千七百萬人,但有些專家開發的第二代人類免疫缺陷病毒療法,正著手——謹慎地——以完全治癒為目標。
文:Alice Park
譯:劉松宏
愛滋病不常有痊癒的案例。自35年前造成愛滋病的人類免疫缺陷病毒首度被發現,至今醫師們仍把痊癒的案例視奇蹟,而非事實。
這是因為人類免疫缺陷病毒跟其他病毒並不相同。它有辦法使原本要來毀滅它的免疫細胞失去能力,還能在人體細胞中潛伏長達數月甚至數年,等待免疫系統衰弱時趁隙上演致命的埋伏戲碼。
雖然到目前為止人類免疫缺陷病毒已經在全世界感染了將近三千七百萬人,但有些專家開發的第二代人類免疫缺陷病毒療法,正著手——謹慎地——以完全治癒為目標。科學家們現在已經知道人類免疫缺陷病毒是如何藏身在細胞內,好躲過免疫系統的警戒——而他們也對於如何揪出以及殲滅病毒有了些構想。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The 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NIH)正資助根據這些構想所開發的人類免疫缺陷病毒新療法,而倡議團體如美國愛滋病研究基金(amfAR)也投入大量資源,不只要治癒受人類免疫缺陷病毒感染者,還要徹底根絕它。
「毫無疑問,愛滋病是可以被治癒的,」美國愛滋病研究基金的副總裁兼研究主任Rowena Johnston表示:「需要花大筆金錢去解決的是要怎麼做。」
現今的醫師已經可以控制病患內的人類免疫缺陷病毒,感謝抗反轉錄病毒藥物(ARV)的出現,它能夠阻止病毒在進入健康細胞後自我複製。而一旦無法自我複製,人類免疫缺陷病毒便不能四處傳散感染其他的細胞。這就能使愛滋病患的身體更健康、活得更久。
儘管現今的療法十分有效,但它需要每日服用才能壓制病毒,且仍無法真的消滅已經感染的細胞。有些人類免疫缺陷病毒為了自保,便不再自我複製,反而潛伏在免疫細胞內。「目前的療法對於防止病毒自我複製有非常好的效果,」約翰.霍普金斯大學醫學院(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School of Medicine)的教授,同時也是首位確定這種沉潛型病毒傳染窩的Robert Siliciano醫師表示:「問題在於,有一種人類免疫缺陷病毒是潛伏的,並不會自我複製,所以免疫系統無法識別,也沒辦法透過藥物控制。」而這種病毒之所以有機會捲土重來,是由於人們中斷或不定期的服用藥物。
不過,在波士頓的反轉錄病毒暨機會性感染會議(Conference on Retroviruses and Opportunistic Infections)所發表的最新論文中,研究員揭示有強力的證據顯示,至少在動物身上,這類潛伏性病毒可以被活化並消滅。Dan Barouch醫師和他在貝斯以色列女執事醫療中心(Beth Israel Deaconess Medical Center)及哈佛醫學院 (Harvard Medical School)的同事,在一個針對會感染猴子的人類免疫缺陷病毒的研究中,發現一種藥物可以刺激免疫系統並活化潛伏的病毒,再輔以能有效中和人類免疫缺陷病毒感染細胞的抗體,就能有十一分之五的動物於暫停服用抗反轉錄病毒藥物六個月後,仍未發現人類免疫缺陷病毒復發的現象。
「我想我們的數據讓用外力干涉達到有效治癒的可能性提高了」Barouch指出:「至少在動物身上,它發揮了一定程度的潛在效能,若我的知識無誤,這在過去從來沒發生過。」
將近過半的動物身上的人類免疫缺陷病毒表面並未出現刺突(spike),這種狀況通常在停止抗病毒藥物兩週內便會發生;這個事實使Barouch稱為「激活暨消滅(shock and kill)」的方法,或許能更有效地標記那些難以發現的病毒潛伏處。
這是朝向人類免疫缺陷病毒新療法所踏出的一大步:它將使患者能擺脫病毒的束縛,甚至可能不用一輩子依賴抗反轉錄病毒藥物。
新的療法尚未經過人體試驗,且應該還要再花上好幾年才能完成。但它給了人們希望。在傳染病的歷史裡,有一個愛滋病案例被認為是真的痊癒。他是如今已經52歲的美國人Timothy Ray Brown,1995年時在柏林念書,並被診斷出人類免疫缺陷病毒陽性反應。他藉由服用抗反轉錄病毒藥物有效地控制病毒長達10年,直到被診斷出另一個致命的疾病:白血病,不過他的醫師認為這跟人類免疫缺陷病毒並沒有關係。為了治療癌症,Brown接受化療,並執行兩次骨髓移植以替換掉血液及免疫系統中的惡性癌細胞。他的醫師非常注意Brown體內人類免疫缺陷病毒的狀況,並有遠見地為Brown找了一個帶突變基因的捐贈骨隨,這種突變能讓人類免疫缺陷病毒無法感染新的移植細胞。
自從Brown接受了骨髓移植後便停止服用抗反轉錄病毒藥物,10年過後,再沒有檢測出Brown體內含有任何人類免疫缺陷病毒。
截至目前為止,他是唯一一位人類免疫缺陷病毒感染者,能在不服用抗反轉錄病毒藥物的情況下,就使病毒量低到無法檢測。其他人試著模仿這個案例,但最終人類免疫缺陷病毒都會再次進駐。
加利福尼亞大學舊金山分校(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San Francisco)醫學系教授Steven Deeks表示,Brown的案例讓人看見治癒愛滋病是可能的——但我們可能必須確實清除所有潛藏在體內的人類免疫缺陷病毒,連一丁點都不能放過。「你必須盡可能地將病毒量降低到接近於零,」他指出:「只要留下一個倖存的病毒,它便能在最後攻你個措手不及、再次纏上你。」而研究者現在相信,即使無法幫每個患者揪出並根除所有殘存的人類免疫缺陷病毒,仍能透過重建患者的免疫系統來成功消滅它們。
癌症專家已經用他們的方式在對付腫瘤,也就是規劃引導免疫系統去攻擊有害的細胞。Deeks表示:「我對此相當樂觀,因為我們針對人類免疫缺陷病毒所做的事,和其他人在癌症領域所做的事是如此相似,也就是說我們可以將他們的發現應用到人類免疫缺陷病毒療法上。」
Deeks有一個身分是衛生研究院資助合作的人類免疫缺陷病毒專家,他不只研究「激活暨消滅(shock and kill)」療法,還跨足另一種使病毒無效化的方法:將潛伏的人類免疫缺陷病毒永久封鎖在細胞內並使其無法再活性化。研究者也正嘗試將人類免疫缺陷病毒的基因從已感染細胞剪接(splicing)下來。而美國愛滋病研究基金 (amfAR) 則協助一項包含30位像Brown同時身患愛滋病與白血病患者的研究,這些患者都須接受骨髓移植,以確定這個策略到底合不合理、究竟能不能治癒某部分受感染者。
在人類免疫缺陷病毒的研究領域,沒有人會認為能未來幾年擊敗這種疾病。但他們確實比以往更具信心,認為某幾種方法將會在未來成為人類免疫缺陷病毒療法的一部份。
© 2017 Time Inc. 版權所有。經Time Inc.授權翻譯並出版,嚴禁未經書面授權的任何形式與語言版本轉載。
責任編輯:潘柏翰
核稿編輯:翁世航
專題下則文章:
「疫苗會導致自閉症」,這迷思為何經過20年依然揮之不去?
TNL 網路沙龍守則
TNL網路沙龍是關鍵評論網讓讀者能針對文章表達自身觀點的留言區。我們希望在這裡,大家可以理性的發表自己的看法,並對不同的論點保持開放心態,促進多元意見的交流與碰撞。
現在網路上的留言討論常淪為謾罵與攻擊的場域,反而造成了彼此更大的歧異,無法達成討論與溝通的目的。
為了改善這個問題,我們希望打造一個讓大家安心發表言論、交流想法的環境,讓網路上的理性討論成為可能,藉由觀點的激盪碰撞,更加理解彼此的想法,同時也創造更有價值的公共討論,所以我們推出TNL網路沙龍這項服務。
我們希望參與討論的你謹記以下幾個基本守則,與關鍵評論網一起提升網路沙龍的品質:
- 尊重多元:分享多元觀點是關鍵評論網的初衷,沙龍鼓勵自由發言、發表合情合理的論點,也歡迎所有建議與指教。我們相信所有交流與對話,都是建立於尊重多元聲音的基礎之上,應以理性言論詳細闡述自己的想法,並對於相左的意見持友善態度,共同促進沙龍的良性互動。
- 謹慎發言:在TNL網路沙龍,除了言論自由之外,我們期待你對自己的所有發言抱持負責任的態度。在發表觀點或評論時,能夠盡量跟基於相關的資料來源,查證後再發言,善用網路的力量,創造高品質的討論環境。並且避免對於不同意見的攻擊、惡意謾罵言論。
為了鼓勵多元評論與觀點的碰撞激盪,並符合上述兩個守則前提下,我們要求所有沙龍參與者都遵守以下規範,當您按下同意開始使用本沙龍服務時,視為同意此規範:
- 您同意為您自身言論負完全法律責任,您不會發表不適當言論,包含但不限於惡意攻擊言論、歧視言論、誹謗言論、侵害他人權利或任何違法情事。
- 您同意您不會張貼任何帶有商業行銷或廣告直銷之勸誘式廣告內容。
- 本集團有權管理沙龍所有內容,以利維護沙龍良性的溝通環境與氛圍。
- 本集團有權隨時新增或修改此規範,如有增修將公告於本網站。若公告後您仍繼續使用本網站,即視為同意接受增修版規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