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WHO表示,目前仍不需對國際旅遊祭出限制。但剛果(姆班達卡)機場內的疫情篩檢已經展開,而WHO也呼籲周邊的國家提高警覺並最好準備。
文:ALEXANDRA SIFFERLIN
譯:許睿洋
世界各國的衛生部門領袖於本週五(5月18日)聚首,針對爆發於剛果民主共和國(Democratic Republic of the Congo,以下簡稱剛果)的伊波拉(Ebola)疫情進行商討。然而他們認為,儘管疫情嚴重,但尚不符合「國際間公共衛生緊急關注事件」(public health emergency of international concern)。
本次的「國際衛生條例」緊急事件委員會是由世界衛生組織(WHO)總幹事特沃德羅斯.阿達姆博士(Dr. Tedros Adhanom Ghebreyesus)召開,舉行於日內瓦。特沃德羅斯先前造訪了剛果國內受到感染的區域,他表示當地對於疾病的因應令他印象深刻。本週五受訪時他告訴記者:「儘管挑戰艱鉅,但眼前所見的景象使我們備受鼓舞。(剛果)政府與其他夥伴間的協作是十分密切的。」
這項決定由WHO緊急事件委員會主席羅伯特.史特芬博士(Dr. Robert Steffen)宣布。他告訴記者:「委員會認為,(剛果的)疫情尚未達到國際公共衛生緊急事件的標準。」
據WHO指稱,經實驗室測試後,目前為止剛果境內已有14起伊波拉確診病例。儘管多數病情發生於偏鄉區域,但有一例是發生於人口稠密(約有120萬人)的都市姆班達卡(Mbandaka)。同時還有21起的極可能病例(probable case)以及10起疑似病例(suspected case),其中包含三名醫療工作者。WHO已針對伊波拉疫情,請求各國提供260萬美元的援助金。
伊波拉病毒主要透過與患者(或已因病毒而死亡之患者)體液的直接接觸傳播,也能透過動物體液傳染給人類。目前並無解方,但已存在實驗性疫苗。
近期疫情爆發的區域更加使人憂心。由於疫情發生於人口眾多的都市姆班達卡,因此交互傳染的風險也隨之提升。WHO與其他團體皆主張,要控制像伊波拉這樣的病毒,最好的方法是辨識帶有病毒的患者、隔離並予以治療。同時設法確定曾與其接觸人員的所在地點,並加以隔離。但若發生於超過一百萬人的城市,情況就會變得相當困難。在偏遠地區也存在許多挑戰,包含(因交通因素)難以接近患者。爆發於2014至2016年間的伊波拉病毒主要發生於賴比瑞亞、獅子山共和國與幾內亞,共有逾28,600人遭感染並導致11,310人死亡。
剛果衛生部長歐里.伊隆加博士(Dr. Oly Ilunga)周三(5月16日)於一則推特文中表示:「隨著姆班達卡出現伊波拉病毒的確診案例,我們進入了疫情的新階段。我們也正用盡全力對此進行快速而有效率地因應。」
美國疾病管制與預防中心(U.S. Centers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高風險病原體部門(Division of High Consequence Pathogens)的傳染病學家皮耶.羅林博士(Dr. Pierre Rollin)表示,此次疫情究竟從何時何地開始爆發尚不清楚,但有可能早在一月份的感染案例中就已經開始。美國疾病管制與預防中心駐剛果辦事處的成員目前正在當地提供協助。另外,如果WHO認為必要,還有一個由美國專家組成的團隊隨時準備予以支援。羅林博士說,「我們的人員已經準備好要行動了。」
人道救援與醫療組織「無國界醫生」(Doctors Without Borders,簡稱MSF)目前正在剛果提供關懷與協助。該組織在至少兩間區域醫院設有隔離區,同時也正在設立更多伊波拉治療中心。在2014年疫情爆發時,「無國界醫生」是前幾個敲響警鐘的組織之一。
由默克藥廠(Merck)開發的實驗性疫苗將自周日(5月20日)起開始接種於醫療工作者以及曾與伊波拉患者接觸的人員。當前,WHO在日內瓦存有4,300劑的疫苗,在美國則有300,000劑。
自1976年第一次疫情爆發以來,剛果民主共和國經歷了9次大型的疫情擴散。去年據報導共有8起伊波拉病例,其中4人最終死亡。蝙蝠被認為是攜帶伊波拉病毒最主要的媒介物,而專家也認為,由於棲息於此的蝙蝠,剛果擁有的大片森林就形同病毒的儲藏庫。
WHO表示,目前仍不需對國際旅遊祭出限制。但剛果(姆班達卡)機場內的疫情篩檢已經展開,而WHO也呼籲周邊的國家提高警覺並最好準備。緊急事件委員會將會持續關注疫情,並端看擴散的狀況來重新決定剛果的處境是否構成所謂「國際公衛緊急關注事件」。
© 2018 Time Inc.版權所有。經Time Inc.授權翻譯並出版,嚴禁未經書面授權的任何形式與語言版本轉載。
責任編輯:朱家儀
核稿編輯:翁世航
專題下則文章:
為何愈來愈多美國青年選擇搬到小鎮居住?
TNL 網路沙龍守則
TNL網路沙龍是關鍵評論網讓讀者能針對文章表達自身觀點的留言區。我們希望在這裡,大家可以理性的發表自己的看法,並對不同的論點保持開放心態,促進多元意見的交流與碰撞。
現在網路上的留言討論常淪為謾罵與攻擊的場域,反而造成了彼此更大的歧異,無法達成討論與溝通的目的。
為了改善這個問題,我們希望打造一個讓大家安心發表言論、交流想法的環境,讓網路上的理性討論成為可能,藉由觀點的激盪碰撞,更加理解彼此的想法,同時也創造更有價值的公共討論,所以我們推出TNL網路沙龍這項服務。
我們希望參與討論的你謹記以下幾個基本守則,與關鍵評論網一起提升網路沙龍的品質:
- 尊重多元:分享多元觀點是關鍵評論網的初衷,沙龍鼓勵自由發言、發表合情合理的論點,也歡迎所有建議與指教。我們相信所有交流與對話,都是建立於尊重多元聲音的基礎之上,應以理性言論詳細闡述自己的想法,並對於相左的意見持友善態度,共同促進沙龍的良性互動。
- 謹慎發言:在TNL網路沙龍,除了言論自由之外,我們期待你對自己的所有發言抱持負責任的態度。在發表觀點或評論時,能夠盡量跟基於相關的資料來源,查證後再發言,善用網路的力量,創造高品質的討論環境。並且避免對於不同意見的攻擊、惡意謾罵言論。
為了鼓勵多元評論與觀點的碰撞激盪,並符合上述兩個守則前提下,我們要求所有沙龍參與者都遵守以下規範,當您按下同意開始使用本沙龍服務時,視為同意此規範:
- 您同意為您自身言論負完全法律責任,您不會發表不適當言論,包含但不限於惡意攻擊言論、歧視言論、誹謗言論、侵害他人權利或任何違法情事。
- 您同意您不會張貼任何帶有商業行銷或廣告直銷之勸誘式廣告內容。
- 本集團有權管理沙龍所有內容,以利維護沙龍良性的溝通環境與氛圍。
- 本集團有權隨時新增或修改此規範,如有增修將公告於本網站。若公告後您仍繼續使用本網站,即視為同意接受增修版規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