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票日倒數 倒數
0
23
11
50

前往選舉專區

特別報導

營養不良的中非孩子,為何成為內戰前線的「娃娃兵」?

2018/06/05 ,

評論

TIME

Photo Credit:Reuters/達志影像
TIME

TIME

時代雜誌是全球最受信賴的新聞來源,透過卓越報導、文字與攝影捕捉那些形塑我們生活的事件。時代集團旗下擁有100個經典品牌如時人(People)、運動畫報(Sports Illustrated)、時代(Time)、與財星(Fortune)等雜誌,以及其他如英國創立的Decanter、Wallpaper等超過50個各式各樣的媒體品牌。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中非共和國的人道與安全處境於今年持續惡化,41%的孩童正在為慢性營養不良所苦。聯合國兒童基金表示:「在這波新的暴力浪潮中,兒童付出了最高的代價。世界不該遺忘中非共和國的兒童。」

文:Sandra Olsson
翻譯:許睿洋

自2012年後半,反政府武裝聯盟「賽雷卡」(Séléka,當地桑戈語中意指「聯盟」)從前總統弗朗索瓦・博齊澤(François Bozizé)手中奪取政權以來,中非共和國(Central African Republic,以下簡稱中非)內戰已造成3,000至6,000人死亡、700,000人流離失所,還有無數村莊遭到摧毀。

由於穆斯林武裝團體(即賽雷卡)、基督教民兵組織「反巴拉卡」(Anti-Balaka)與其他武裝團體為搶奪政權而相互仇視,中非共和國正深陷於暴力血腥的囹圄中。

在這場日漸深化的危機之中,逾14,000名童兵受各方武裝團體徵募參與了內戰。然而,由於中非有80%的疆域係由武裝份子所掌控,因此實際的童兵人數應該更高,且仍持續增加中。有些孩童是由綁架而來,但許多人是「自願」挺身而出,保護自己與家園,或是為了失去至親之痛而報仇。

今(2018)年5月,我們造訪了位於中非首都班基西南方的村莊丕薩(Pissa),試圖和當地社區居民談談如何避免兒童遭到徵募,但當地人對於兒童須拿起武器踏上戰場這件事卻鮮少感到驚訝。「你必須保護你自己,(賽雷卡)甚至會強暴像我這麼年老的女性……你要這些孩子們如何是好?」一名老婦人如此告訴我們。

儘管已有上千人參與戰鬥,童兵在內戰中的角色並不限於在前線作戰。許多人被當作伙伕、搬運工、信差和間諜。女童兵則經常遭遇可怕的身體虐待與性虐待。

中非共和國的人道與安全處境於今年持續惡化,今年1月起至少有55,000人流離失所;而41%的孩童正在為慢性營養不良所苦。聯合國兒童基金(以下簡稱UNICEF)表示:「在這波新的暴力浪潮中,兒童付出了最高的代價。世界不該遺忘中非共和國的兒童。」

然而,要保護孩童免於暴力,並避免他們受到徵募甚至「再徵募」是項艱鉅的挑戰。

一名在首都班基PK5區(此區為首度最動盪的區域之一,今年5月曾發生造成至少22人死亡的教堂攻擊事件)工作的兒童保護網絡志工團體領袖告訴我們,童兵徵募仍然非常氾濫。

在他負責的區域內,至少有66名兒童(包含四名女童)與穆斯林和基督教武裝團體有掛勾。其中有些人已獲釋放,但後來又重新加入。據UNICEF稱,2014年以來,約有12,000名童兵遭釋放。然而,卻有逾5,000人沒有受到任何「重返社會」(reintegration)協助。

「重返社會」計畫本身往往資金短缺。而聚焦於技職訓練的計畫則常常無法提供兒童適當的材料或設備,或是無法給予兒童全面的援助,使他們難以妥適地了解一項職業。

與其他國家衝突不同的是,在中非的內戰中,多數武裝團體會留在他們徵募士兵的社區中。「反巴拉卡」武裝份子更是如此:他們多數人沒有精良裝備、缺乏組織性、參與戰爭只為了保護自己與社區。這意味著,即使童兵獲得釋放後,他們很可能仍處於武裝團體領導人的影響力之下,也有極高的風險遭到再次徵募。

中非政府與武裝團體協商的失敗,使得停止軍事動員、解除武裝等決策遲遲無法達成,為成年士兵設計的「重返社會援助計畫」也仍然未果,導致兒童仍有極高的風險淪為童兵。這也表示,留在社區內的兒童仍是處於武裝的狀態、仍抱著恐懼的心情,在權力與生存間掙扎擺盪。

我們在中非共和國的任務是改善此問題,並協助當地社區防止童兵徵募。今年5月,我們與當地團體、政府與聯合國共同發行了全新的繪圖冊,希望能幫助兒童權益保障的工作者了解童兵徵募的法律框架,並倡導武裝團體釋放童兵。

同時,我們也推出了「社區訓練措施」,在徵募童兵帶來負面影響的同時,希望能藉此促進兒童與社區間的對話。

中非已於2017年9月成為全球第167個正式批准OPAC(Optional Protocol to the Convention on the Rights of the Child on the involvement of children in armed conflict,是第一部聚焦於終結童兵使用的國際條約)的國家。該條約的批准說明了童兵徵募與戰時童兵的使用實屬違反國際法之行為。雖然這是正面的一步,但要在當前的環境下付諸實現可說幾乎不可能。

5月25日正值OPAC正式批准18週年,在2000年至2016年間全球童兵的情況已有長足進展,共有逾115,000名童兵重獲自由。儘管如此,我們還有一大段路要走。

從中非內戰的經驗我們能夠發現,將兒童從武裝團體手中釋放僅僅是確保他們能重拾美好童年的第一步。

© 2018 Time Inc.版權所有。經Time Inc.授權翻譯並出版,嚴禁未經書面授權的任何形式與語言版本轉載。

責任編輯:羅元祺
核稿編輯:翁世航

專題下則文章:

頻繁做惡夢令人深感痛苦,卻不見得完全一無是處



【TIME】【FORTUNE】全球中文獨家授權:

《關鍵評論網》獨家獲得時代雜誌與財星雜誌全球中文數位版授權,將每日提供兩大媒體品牌文章的中文譯文,題材涵蓋國際政治、財經、科技、文化、歷史、生活、娛樂等各領域。

看完整特別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