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別報導

關鍵醫學院(第三季)

關鍵醫學院S3E9:《最高睡眠法》告訴你「睡眠負債」很危險,縮短壽命還會讓你胖

2020/10/31 ,

評論

julia

Photo Credit:TNL/ 游承穎
julia

julia

大學就讀醫學檢驗生物技術學系,具備國考醫檢師證照,對臨床醫學知識熟悉。碩士班主要從事斑馬魚、葉酸及阿茲海默症相關研究。曾任生物技術開發中心生物製藥研究所副研究員,因為追求閱讀及寫作的樂趣來到關鍵評論網。心裡存有「將艱澀的醫學論文咀嚼成鄰里老伯都容易消化的醫學新知」之小小使命感。現為The News Lens關鍵評論網編輯。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了解到睡眠障礙與這麼多身體疾病、公共運輸安全與工安意外的發生具有相關,相信你也認為睡眠醫學是一件很重要、值得好好研究的領域。但台灣的政府部會官員,又要到幾時幾刻才能領悟呢?

文:朱家儀|諮詢專家:江秉穎醫師(國際睡眠科學與科技協會德國總會理事長)

你躺在床上,因為現在已經很晚了,你知道如果現在還不趕快睡著,明天勢必哈欠連連、惹得主管對你白上好幾眼。但是雖然強制闔上眼皮,你卻絲毫沒有睡意,反而覺得大腦無比清醒。你不知道該怎麼做才好,而這也不是你第一個「失眠」的夜晚了……。

上述情景你是否很熟悉?希望這不是你每個晚上的寫照。「睡不著」聽起來是個很輕描淡寫的話題,但是和你周圍的人聊過之後,你會驚訝地發現它的普及率竟然有這麼高。根據台灣睡眠醫學學會2019年的調查結果,全台灣平均每十位工作者當中,就有一人為慢性失眠所苦。

本月的關鍵醫學院,主題正是絕不該被輕忽的「睡眠醫學」。主題書則是由史丹佛大學醫學院教授、同時身兼睡眠與生理週期神經生物學實驗室主任的西野精治,於2018年所出版的著作《最高睡眠法》。

getImage
Photo Credit: 悅知文化

另外我們也特別邀請到江秉穎醫師,與我們一起討論睡眠醫學。江醫師除了是台北榮民總醫院睡眠醫學中心前副執行長,同時也是「國際睡眠科學與科技協會德國總會」(ISSTA)的現任理事長。

想了解什麼是睡眠負債、為什麼不睡覺讓你更容易發胖,或什麼是睡眠的「黃金90分鐘」,而藍光、喝牛奶、吃B群真的會影響到人的睡眠嗎?如果這些也是你深埋在心中的疑問,那可千萬別錯過本月的關鍵醫學院。

「睡眠負債」很危險,縮短壽命還會讓你胖

《最高睡眠法》重要的論述之一,便是將「睡眠負債」的觀念帶給讀者。所謂的「睡眠負債」,是因為睡眠時間不夠,造成無法輕易解決的嚴重負面因素不斷累積所造成:

和債務一樣,睡眠的不足也會累積,一旦沒能及時償還,便會週轉不靈,最終變得大腦和身體都不聽使喚,導致「睡眠破產」。

──《最高睡眠法》,第30頁

到若是平時積累大量的睡眠債,周末才想一次將不足的睡眠補回來,其實是有難度的。作者西野精治在書中舉了一個實驗做說明,發現若想要還清平均40分鐘的睡眠負債,就必須連續三週每天都躺在床上14小時才行,簡直就是個坐擁暴利的高利貸集團。

正因為要償還睡眠負債是如此的困難,因睡眠障礙造成的各式社會問題層出不窮。作者在書中提及美國因睡眠障礙引發的疾病及相關意外,造成國內高達700億美元的損失。這樣巨大的經濟連動,促使美國正視睡眠醫學的重要性而成立國立睡眠研究所,包含美國運輸部等各部會首長,也會定期與睡眠醫學領域的專家會報討論。但台灣方面卻不是這樣。

台灣睡眠醫學發展受阻的詳細情形容我隨後再談,先讓我們來了解,當一個人睡眠不足時,可能為身體帶來什麼樣的危害。

早死、肥胖、失智症……睡眠障礙如何影響健康?

睡眠不足會讓你精神不好,呵欠連連,這些是短期看得見的情況。但是在《最高睡眠法》裡提到,其實長期睡眠不足對身體造成的其他危害更是你該擔心的地方。以下列舉一二:

  • 睡眠不足讓你更容易胖:研究發現睡眠不足會影響到內分泌,包括胰島素、瘦素的分泌受到抑制,飢餓素增加分泌,這也是為什麼熬夜常常讓人想吃宵夜的原因。
  • 影響大腦的運作:當一個人長期處於睡眠負債的情況去執行工作,其行為表現可能為自己或他人帶來危險,若是開車簡直就有如酒駕一樣。但是酒駕可以酒測,睡眠不足的累積在爆發前外表乍看卻相當正常,殊不知在這樣的狀態下,許多大腦的反應功能並無法正常運作。而延遲反應(甚至不反應)的後果卻可能造成重大的工安問題,甚至生命損失。
  • 睡眠負債可能與較短的壽命有關:雖然還需更多研究證據,但有百萬人規模的調查得出睡眠缺乏與過度睡眠,與較高的死亡率有關。

其實除了這些問題,睡眠不足還有許多更長遠的影響。「國際睡眠科學與科技協會德國總會」(ISSTA)的現任理事長、思維診所院長江秉穎醫師在接受我們的訪問時,解釋道:

「因為睡眠障礙未及時治療或治療失當,間接導致的死亡案例其實非常多。睡眠障礙有83種。成年人比較常見的是喝酒之後吃安眠藥,喝酒之後會抑制大腦皮質的活動,人會昏昏欲睡,肌肉放鬆下呼吸道被壓迫的情形比較容易產生,而這也是為什麼喝酒之後的人睡著容易打呼的原因。加上吃安眠藥,呼吸抑制的情形就會更嚴重、更明顯,這時產生猝死的機率就會高。」

​​

睡眠品質的好壞怎麼評估?

  • 睡眠結構要是完整的:一個完整的睡眠週期約90分鐘,一個晚上睡7.5個小時會有5個睡眠週期,構成一個完整的睡眠結構。
  • 腦波中斷:有腦波中斷情況的人可能自覺比較淺眠,腦波中斷的次數監測,可以用來判斷睡眠品質的好壞。
  • 是否多夢:正常的睡覺一定會作夢,但是當事者醒來會不知道自己作夢。如果醒來卻記得自己有作夢(甚至記得作夢的內容,或描述自己的夢是有「連續性」的),就代表睡眠結構是不完整的,可能是睡眠障礙所導致。
​​

另外在83種睡眠障礙當中,其中一種叫做睡眠呼吸中止症。當人在睡夢當中呼吸道阻塞超過1分鐘以上,也會有猝死的風險。

江秉穎醫師表示,一般來說,有睡眠障礙的患者本身能夠察覺的是睡眠品質好不好(睡不著、情緒不穩定、睡不飽、精神差、淺眠、多夢、注意力不集中……)的情況。而睡夢中如果常常半夜需要起來上廁所,其實也是一個警訊:

「當遇到經常需要半夜起床上廁所,許多人會直覺的歸咎給泌尿道系統或攝護腺肥大的問題。但卻忽略了如果睡眠當中缺氧的話,心臟會有負擔,體內的抗利尿激素分泌會減少,使尿量增加。因此如果睡前沒有喝很多水,半夜卻需要起來上廁所,經檢查泌尿系統沒有問題的話,其實就是心臟負擔的一個警訊。」

另一個睡眠會影響重要功能的便是我們的腦部。江秉穎醫師說,睡眠品質不良其實還會影響到大腦的排毒。腦脊髓液可以幫忙帶走大腦的廢物,而腦脊髓液的循環再睡眠當中會比較旺盛。如果睡眠品質不好,腦脊髓液的循環會降低,會使廢物的處理出現問題,當中便包含β類澱粉蛋白(β-amyloid)及Tau蛋白這兩個與失智症有關的蛋白質。

睡眠品質較佳的人,睡夢中腦脊髓液的循環較為旺盛,能夠將這些有毒物質帶離大腦,減少大腦神經受損的機會。而研究確實也發現睡眠不足與失智症的風險具有相關聯。

122333048_380776346388901_69209166485788
Photo Credit:TNL/ 朱家儀
江秉穎醫師

台灣對睡眠醫學的忽視,是「一億美元 vs. 十萬台幣」的差距

了解到睡眠障礙與這麼多身體疾病的發生具有相關,相信你也認為睡眠醫學是一件很重要、值得好好研究的領域。事實上,美國固定會請睡眠醫學領域的專家,到政府部會討論相關政策的發展。在今(2020)年2月,江秉穎醫師曾以國際睡眠科學與科技協會(ISSTA)德國總會暨台灣分會理事長的身分,率領團隊造訪美國運輸部,與部長趙小蘭女士共同探討睡眠科技與駕駛安全。

江秉穎醫師說:「美國的運輸部一年,花費在睡眠與運輸安全疲勞駕駛領域的經費,基本上每一年都超過一億美元以上。」由於睡眠醫學的研究,對於輪班及工作制度、勞工休息規定相當重要,如果輕忽對整體社會的經濟會造成極大的損失,也難怪美國相當重視。

台灣許多工作政策都是參照美國,想必對於睡眠醫學也是相當重視吧?不料,江秉穎醫師接著說下去的話,卻讓人相當驚訝:「台灣的話大概是每年十萬塊台幣。」

「美國每年花了這麼多經費在做運輸安全相關研究,政府官員再向我們報告內容,諮詢這些研究結果是否符合我們這些睡眠醫學專家的看法,是官員報告給我們(睡眠醫學專家)聽,而不是我們報告給他們聽。這跟台灣官員的作法,已經是差別太大太大了……」江秉穎醫師說起台灣的情況,語氣透露出濃濃的無奈。

為了讓政府部會了解睡眠醫學與運輸安全的重要,江秉穎醫師與國際睡眠科學與科技協會曾做過不少努力。光是今年的5月26日便曾於立法院舉辦公聽會,討論睡眠健康與運輸安全;8月份好不容易又透過立委的關係,才能在交通部舉辦另一場專家論壇。但是這樣的積極努力,卻往往得不到政府部會的明確回應與支持,而在辦完活動之後不了了之。

「今年被告知的是政府預算被花在用來新冠肺炎防疫……但事實上每一年我們都得到不同的理由。」

江秉穎醫師說,這樣的專家會議從五年前便一直有在舉辦,每一次都盡力向政府部門解釋相關的研究成果並整理好各國法規,希望與睡眠不足有關的各種不當工作環境、號稱合法實則相當危險的輪班班表等等,都能夠有更好的處理方式。畢竟我們不是不知道,我們已經有許多研究結果與他國的實例可看了,只是一直未去處理。

「然而五年過去了,做了很大的努力,卻是一點回應也沒有。」在整場訪談當中,江秉穎醫師的語調一直相當和緩,卻在說到政府的態度時罕見出現激動、用力的語氣。面對龐大的官僚體系,就算心裡希望貢獻所長,解決潛在的公共安全問題,多數時候面對的卻是政府的冷回應,令人碰了一鼻子灰。

翻閱過去的新聞:〈阿羅哈翻車3死今起訴,司機打瞌睡閉眼10多秒〉、〈口罩拚命趕工,華新廠女員工手指慘遭夾斷〉、〈疑疲勞駕駛釀禍,內湖公車暴衝人行道1死1傷〉......究竟還要發生多少類似的憾事,政府才能正視睡眠醫學對於公共安全的重要性?這是我在看完《最高睡眠法》、訪問完江秉穎醫師,心裡浮現的疑惑。

每一次的事件除了人命,後續也會造成社會經濟的損失,如果這樣的憾事能有機會避免,就算只是個可能也應該盡力嘗試。而台灣的政府部會官員,又要到幾時幾刻才能領悟到這顯而易見的道理呢?

「睡眠醫學」延伸書單

覺得看得不過癮?這些是我們推薦你有關「睡眠醫學」的五本延伸書單:

Ep09-建議書單
Photo Credit:TNL/ 游承穎

比起科學,對文學更有興趣?這邊是為特別的你,額外推薦的四本延伸書單:

Ep09-文學書單
Photo Credit:TNL/ 游承穎

參考資料

核稿編輯:翁世航

專題下則文章:

關鍵醫學院S3E8:演化生物學經典《自私的基因》,作者為何後悔取了這樣的書名?



關鍵醫學院(第三季):

在第三季的「關鍵醫學院」,我們會每個月選出一個醫學主題,並依照這個主題,選出一本經典的科普好書,與你分享其中的內容。讓你知道這本書在寫什麼、為何你不容錯過這樣的經典。同時,我們還會邀請該領域的專家,一起討論相關的科學發展。

看完整特別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