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可以預期的是,未來希拉蕊跟川普的總統辯論,將比任何一場世紀拳擊賽更加血腥、惡質。
文:Tim Montgomerie《泰晤士報》
翻譯:觀念座標
認為川普(Donald Trump)不會勝出的政治評論家,包括我在內,現在都急著要解釋他為什麼勝出。過去48個小時內,我已在各大評論欄找到37種解釋。一個大家鍾愛的解釋是電視台為了爭取收視率,給了川普鋪天蓋地的曝光率。除了他以外,共和黨還有14位候選人,但是他卻獨佔鰲頭,佔了一半的新聞報導時間。加總起來,他得到了價值19億美金的免費電視廣告。那些增加收視率就可以得到優渥紅利的電視製作人,自然把擅長說煽動性短句的候選人選為焦點,而對提出兒童福利政策的候選人興趣缺缺。
這樣的解釋有一個危險:這樣一來,會遺漏美國政治數十年來最非比尋常的發展。所以我在這裡提一個問題:如果川普一路過關斬將是發生在2008年金融海嘯之後,你會感到驚訝嗎?
金融海嘯發生後的那一段期間,許多政論家,不論左翼還是右翼,皆預期選民會以選票唾棄資本主義。事與願違。擔心受怕的選民反而把票投給穩重、讓人覺得安心的人物。所以他們投票選了歐巴馬(Barack Obama)/拜登(Joe Biden),而不是馬侃(John McCain)/裴林(Sarah Palin)。他們投票給梅克爾(Angela Merkel)、卡麥隆(David Cameron)、哈珀(Stephen Harper)等等。
後2008年的第一階段,是各國政壇風平浪靜,令人感到無聊的時期。現在,朋友們,第二階段已經到來,政治不會再令人打嗑睡了。革命發生的時候,是農民吃飽喝足,但沒有忘記他們所遭受的不公不義,而中產階級依然覺得痛苦的時候。
美國到處都可見到民眾依然苦哈哈的證據。《大西洋 The Atlantic》雜誌五月號的封面,是一名中產階級男子的照片,他的頭上罩著一個紙袋。
在雜誌的文章上面,尼爾‧蓋伯勒(Neal Gabler)很慚愧地承認萬一發生什麼緊急變故,他就是48%拿不出400元美金救急的美國人之一。一億一千六百萬的美國人,如果不跟別人借錢或著典當東西,沒有辦法拿出276美金。蓋伯勒的文章解釋說,他一連好幾天只吃得起雞蛋,只能吃蛋度日。他必須告訴他女兒,他拿不出錢辦她的婚禮。冬天暖氣的燃料費,他必須跟別人借。
如果美國的經濟在金融風暴後仍然繼續成長,怒氣也許早已煙消雲散,但歐巴馬主政下的經濟復甦,比起美國現代史上任何一次經濟復甦都更微弱。白宮辯稱美國的經濟比歐洲好,這也許在統計數字上正確,但無法挽救連400美金都拿不出來的47%美國人。美國人對未來的樂觀程度,遠低於英國人或德國人(而我們已經夠悲觀了)。美國中產階級知道,未來自動化以後,他們的飯碗將不保,正如同許多藍領工作被機器化所取代一樣。56%的美國人認為自由貿易協定,加減乘除後,事實上戕害了美國的繁榮。只有23%的美國人認為自由貿易協定是好事。
這就是為什麼川普宣稱「中國正在強暴這個國家」,或者主張中國用其貿易政策「殺死」美國,他所訴求的是絕大多數的美國人。共和黨人反對自由貿易的比例甚至更高於民主黨人。我在維吉尼亞、南卡羅萊納、佛羅里達、喬治亞,採訪川普造勢會場的民眾,他們告訴我,他們不確定這一個共和黨的提名人將會改善他們的生活。但他們很確定的是,盧比歐(Marco Rubio)、傑布布希(Jeb Bush)等共和黨建制派的人物,絕對不會改善他們的境況。
而這是希拉蕊(Hillary Clinton)也會面臨的危險。川普口中「不誠實的柯林頓」,代表的是美國的建制派。她跟華爾街、金融界過從甚密,如同許多共和黨大老一樣。她代表著美國門戶「雖不開放,但容易進入」政策的始作俑者,也是美國工人階級所憎惡,認為造成他們不幸的原因之一。
川普的成功,不只是經濟現象。他上禮拜發表的外交政策演說中,完全譴責小布希(George W. Bush)的伊拉克戰爭以及美國介入別人家務事的政策。他使用「美國第一」作為口號,承諾絕不會在第一時間把美國軍隊派到戰場上。他想要跟普亭(Vladimir Putin)更密切交往,並且強迫北約會員國承擔更多國防的責任。他提醒選民,希拉蕊是利比亞災難的作者之一,也是伊拉克戰爭的支持者。可以預期的是,未來希拉蕊跟川普的總統辯論,將比任何一場世紀拳擊賽更加血腥、惡質。
雖然我還是認為川普不可能入主白宮,然而他已經靠賤招打敗了14位共和黨人候選人。希拉蕊?她週二在印第安那州輸給74歲的民主黨候選人桑德斯(Bernard Sanders)。她是可以打敗的。
文章來源:Get ready for the nastiest fight in US history(The Times)
責任編輯:翁世航
核稿編輯:林佳賢
專題下則文章:
談川普那19世紀的世界觀:老是抱怨別人搭便車,卻沒意識到是美國在掌方向盤
TNL 網路沙龍守則
TNL網路沙龍是關鍵評論網讓讀者能針對文章表達自身觀點的留言區。我們希望在這裡,大家可以理性的發表自己的看法,並對不同的論點保持開放心態,促進多元意見的交流與碰撞。
現在網路上的留言討論常淪為謾罵與攻擊的場域,反而造成了彼此更大的歧異,無法達成討論與溝通的目的。
為了改善這個問題,我們希望打造一個讓大家安心發表言論、交流想法的環境,讓網路上的理性討論成為可能,藉由觀點的激盪碰撞,更加理解彼此的想法,同時也創造更有價值的公共討論,所以我們推出TNL網路沙龍這項服務。
我們希望參與討論的你謹記以下幾個基本守則,與關鍵評論網一起提升網路沙龍的品質:
- 尊重多元:分享多元觀點是關鍵評論網的初衷,沙龍鼓勵自由發言、發表合情合理的論點,也歡迎所有建議與指教。我們相信所有交流與對話,都是建立於尊重多元聲音的基礎之上,應以理性言論詳細闡述自己的想法,並對於相左的意見持友善態度,共同促進沙龍的良性互動。
- 謹慎發言:在TNL網路沙龍,除了言論自由之外,我們期待你對自己的所有發言抱持負責任的態度。在發表觀點或評論時,能夠盡量跟基於相關的資料來源,查證後再發言,善用網路的力量,創造高品質的討論環境。並且避免對於不同意見的攻擊、惡意謾罵言論。
為了鼓勵多元評論與觀點的碰撞激盪,並符合上述兩個守則前提下,我們要求所有沙龍參與者都遵守以下規範,當您按下同意開始使用本沙龍服務時,視為同意此規範:
- 您同意為您自身言論負完全法律責任,您不會發表不適當言論,包含但不限於惡意攻擊言論、歧視言論、誹謗言論、侵害他人權利或任何違法情事。
- 您同意您不會張貼任何帶有商業行銷或廣告直銷之勸誘式廣告內容。
- 本集團有權管理沙龍所有內容,以利維護沙龍良性的溝通環境與氛圍。
- 本集團有權隨時新增或修改此規範,如有增修將公告於本網站。若公告後您仍繼續使用本網站,即視為同意接受增修版規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