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票日倒數 倒數
0
23
11
50

前往選舉專區

特別報導

向來是共和黨鐵票的猶他州摩門教徒,為何集體背棄川普?

2016/11/03 ,

評論

觀念座標

Photo Credit: Peretz Partensky @ Flickr CC By SA 2.0
觀念座標

觀念座標

觀念不只是認同表態,也是價值的確立,理性分析的抉擇:透過資訊瞭解世界,我們追尋觀念的理路,試圖描繪知性的座標。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我們很難不欣賞摩門教徒為了原則而集體背棄川普、轉而支持麥克馬林,尤其是他們深知,如此一來,他們就是在增加希拉蕊當選的機會。

文:Patrick Allitt《觀者雜誌》
翻譯:觀念座標

埃文・麥克馬林(Evan McMullin)正在參選美國總統。他是一位來自猶他州摩門教徒,一位前CIA幹員,他擁有共和黨今年本應尋求的領袖特質。麥克馬林與他同信仰的其他教友,都認為川普(Donald Trump)讓美國蒙羞,因此他很自信地談論如何重建美國的保守主義,如何重新找回其尊嚴與公信力。

雖然他的大名只出現在11個州的選票上,但他參選的幾個月期間,已經在洛磯山脈各州獲得一定的支持,事實上,他很有可能贏取摩門教的大本營——猶他州。麥克馬林今年40歲,跟他搭檔的敏迪・芬恩(Mindy Finn),是一位信仰猶太教的高科技企業家、保守的女性主義者,今年才36歲。他們當然無法席捲全美,但他們顯然享受競選的機會,自信地告訴選民川普與希拉蕊都很糟糕。

摩門教徒一向是共和黨的鐵票,今年的情況卻大不相同,幾乎一面倒地唾棄川普。2012年共和黨的總統候選人羅姆尼(Mitt Romney),代表了摩門教徒的典型 : 勤勞、菸酒不沾、富裕、遵循傳統的家庭價值。在他們眼中,川普代表著(共和黨)可怕的退步。摩門教的報紙《德敘理新聞報》(Deseret News)最近才譴責「川普陣營的銷售術、憎女症、自戀症、潛在的暴君症」。在川普吹噓性騷擾女性的錄音公諸於世後,一位猶他州的國會議員表示,再支持川普的話,他無法面對他15歲的女兒。

諷刺的是,麥克馬林比川普更富有政治經驗 : 川普從未出任過官職,也不曾參與過任何選舉。麥克馬林曾經在約旦及其他中東國家擔任CIA幹員,稍後成為共和黨在國會山莊的外交政策顧問。關於自由貿易的好處,他有實際的經驗,也對於移民改革頗有見地(不像川普一樣嘩眾取寵),並主張降低所得稅率。但另一方面,他是一個沒沒無聞的人物,美國東部各州幾乎沒有什麼人聽說過他的大名。他的選舉經費,比起兩位大黨候選人動輒數億美元的規模,只能說是少得可憐,全靠小額捐款。

然而,川普的重大挑戰來自猶他州,亦其來有自。摩門教徒為了堅持自己的信仰,其歷史充滿了迫害與衝突。在所有源自於美國的宗教之中,摩門教最為顯著,其全名是耶穌基督後期聖徒教會(Church of Jesus Christ of the Latter Day Saints),創辦人約瑟・斯密(Joseph Smith)在1823年見到天使莫羅尼(Moroni)。莫羅尼給了史密一套金質的平板,上面書寫的文字,從「改良的埃及語」翻譯成為英文後,就成了《摩門經》。這本書的內容講述耶穌基督如何在羅馬帝國的巴勒斯坦生活、死亡、復活後,在古老文明興盛發展的美國生活。

早期的摩門教徒、實行一夫多妻制度者,受到鄰人的憎恨嫌惡,必須一再搬遷以逃避迫害。1844 年,斯密在伊利諾伊州被暴民殺死後,繼任者楊百翰(Brigham Young)是娶了51位新娘的新郎,他發誓會帶領她們到一個永遠不再被騷擾的地方。他選擇了大鹽湖(Great Salt Lake)的湖邊,一個乾熱貧瘠、看起來好像百草不生的土地。然而,此地經過摩爾門教徒勤奮的耕耘,在楊百翰嚴格神學的指導之下,成為鹽湖城(Salt Lake City),一個引水灌溉的綠洲,繁榮興盛至今170年之久。

1890 年,後期聖徒教會在摒除了一夫多妻制度,成為一群超級愛國、超級保守(主義)的美國人族群。他們講求道德、健康、助人,每個人生階段都有特殊的宗教任務。根據摩門教的習俗,年輕人在上大學之前,或者大學畢業以後,都應該從事兩年的傳教工作,費用自行負擔——或者由家人供給。(因此,總統候選人麥克馬林在高中畢業後,曾在巴西南部呆了兩年,學習葡萄牙語、並且對當地人宣教。)如此一來,摩門教徒絕大多數明瞭外國的風俗民情,也了解戰火蹂躪地區的人民苦境,所以他們不仇外、也不排外。

十幾歲年輕人在從事海外的傳教工作之前,必須參與替代洗禮,意思是他們暫時使用已經過世的非摩門教徒的名字,替代受洗,好讓死者的靈魂可以上天堂。這個儀式在1990年代引起外界反感,因為摩門的年輕人不但為納綷大屠殺的受害者替代受洗,也為加害者替代受洗——這意謂著不只是安妮・法蘭克(Anne Frank)獲得摩門的施洗,希特勒(Adolf Hitler)也一樣獲得施洗。

摩門教會超級注重家庭生活,所有的教會活動都是以家庭為中心作各種安排。出生率高、大家庭也很常見、離婚率低。摩爾的信徒必須繳交稅前所得的十分之一給教會,教會再利用這筆錢來賑濟時運不濟的成員。摩門教徒禁絕咖啡、茶、香煙、以及其他所有的刺激品,他們的平均壽命比其他美國人的平均要高——平均而言,可以多活七到八年。

摩門信仰要求信徒全心全意投入——與半調子的英國國教完全相反。後期聖徒只有兩個選擇,不是全心投入,就是完全不信,沒有一半一半。離開教會的人通常會被其他摩門所排斥,而前摩門教徒對於教會感到幻滅的回憶錄,也已經成為美國文學常見的文類。

然而,在2016年的前十個月,我們很難不欣賞摩門教徒為了原則而集體背棄川普、轉而支持麥克馬林,尤其是他們深知,如此一來,他們就是在增加希拉蕊當選的機會——希拉蕊支持懷孕婦女有選擇墮胎自由(pro-choice)、大政府的原則,都是摩門教徒所無法欣賞的。麥克馬林主張美國應該擺脫官僚系統的問題、恢復自由、認真看待少數族群的權利。

因為美國選舉人團制度的古怪之處,理論上麥克馬林還是有可能當上美國總統。假如兩黨的候選人都無法取得多數,而麥克馬林贏得猶他州,那麼選舉的結果就必須由美國眾議院來決定——此類的情況在歷史上發生過一次,在1828年。如果眾議院的議員覺得兩個候選人都不是總統人材,決定找一個折衷方案,麥克馬林就會成為他們的替代選擇——因為他在猶他州的勝利將會使他取得選舉人團的最後幾張重要的選票。穩重務實的麥克馬林應該不太可能會認為這種事情會發生,但這種可能性讓他的支持者抱持著一絲絲的希望。

如果,2012年飲恨的總統候選人羅姆尼宣布支持麥克馬林,就很有可能會影響許多猶他州的選民。羅姆尼今年三月曾經痛批過川普,但是他對共和黨的忠誠、還有想要幫助自己兒子步入政壇的心情,使他無法投入麥克馬林的陣營。

文章來源:How the Mormons dumped Trump(The Spectator)

本文經觀念座標授權刊登,原文發表於此

責任編輯:翁世航
核稿編輯:吳象元

專題下則文章:

從「不誠實」到「不健康」,希拉蕊能否重新贏得選民的信任?



2016美國總統大選:

美國史上第一位黑人總統歐巴馬(Barack Obama)即將卸任,現在人們都在討論,究竟下一位總統會是美國史上第一位女總統的希拉蕊(Hillary Clinton)?還是被戲稱為美國史上最後一任總統的川普(Donald Trump)?

看完整特別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