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無論如何,作為一個政治人物,不容對國際現實主義心存忽視,也不容對空泛理想主義的歷史失敗經驗知識失去警惕。美中臺三邊關係,不是知與不知的問題,而是願與不願或能與不能的問題,這也是人民生存與性命攸關的問題。
文:李黎明(台北市立大學兼任助理教授)
「川蔡熱線」把台灣的處境帶到一個轉折點,而非休息點,甚至勝利點。若為後者,則可以靜觀其變、保持低調,若為前者,就必須主動作為,以免坐失良機,甚至淪為魚肉。這個觀點,近些日子已經逐漸被媒體接受,然而,並未見到任何具體的政策建議。本文嘗試從戰略三角理論的思維,提出一些看法。
就戰略觀點而論,台灣目前正處於美、中、台三角戰略關係的關鍵時機。政策的處置若不同,就往往將此種三角戰略關係帶往截然不同的後果。政府應該進行一種戰略的思考,找到對國家社會的安全保障,而非將人民帶進戰爭的賭局。
三角戰略關係,並非必然存在。在上個世紀50、60年代,美、中兩國對抗的年代,亦即兩岸軍事對立的兩蔣時代,台灣只有偏向美國這一邊,沒有其他選擇,自然沒有三角戰略的條件。然而,自從蔣經國晚期開放兩岸交流,馬政府時期加強兩岸關係以來,美中台戰略三角關係已然成型。簡言之,在這個關係中,任一方的態度均將引發其他兩國的敏感性反應。
例如,馬政府與中國大陸過從緊密之際,美國就公開表示負面的關切。這一次,川蔡一席電話,引起國際媒體非同小可的震撼與臆測,其實就是將台灣提升到了一個前所未有的戰略高度。然而,這個情勢是動態的,尚有諸多未知的可能變化。
在戰略三角架構中,有一項最基本的戰略原則。那就是:任一方都不利於同時對其他兩方交惡,從而使自己淪為「孤雛」之地位。反之,任一方都應追求與另兩國的友善關係,力求居於「樞紐」之地位。這個邏輯,在人際關係中,任誰都知,但在國家政策之中,卻極少能夠或願意做到。

台灣應該如何運用這種戰略架構?使自身避免淪於極為不利的孤雛地位,甚至,能夠扭轉情勢,將台灣置於三方之間的樞紐地位?答案是,台灣必須進行兩項革命性的任務。所以稱之為「革命性」的任務,是因為蔣經國晚年以來,包括蔣經國的解嚴、李登輝的全盤自由化、陳水扁的政黨輪替、馬英九的兩岸蜜月,都是台灣進行翻轉大局的革命性進程。對這一次變局的因應,亦具有革命性的意義,除非無所作為。
台灣究竟應該如何施展美中台三角戰略作為?戰略不是陰謀,它是客觀理性的「陽謀」。因為,每個國家都堅持並理解雙方的國家利益,承認它是一種同時存在而不可做為理想主義式一廂情願的固執。具體而言,台灣要做的第一項革命性任務,就是要翻轉兩岸關係,從民進黨主席蔡英文2010年「十年政綱」隱含的「民共論壇」或「民共對話」意涵為記憶起點,重新與中國大陸建立良善的「民共關係」。先回復到「九二共識」為「再起點」,期使後續的問題可以良性發展。
台灣要做的第二項革命性任務,就是讓美國回顧台美雙方的歷史鏈結,喚回共同防禦的歷史經驗。更具體的說,在川普(Donald Trump)有意或無意之間,對美至少大膽提出軍購基本目標,例如連土耳其、義大利、以色列均已購置的F-35第五代戰機等等。雖然台灣這些建軍目標,對解放軍空軍已無超越邊際效應的意義,但至少可以做為對週邊國家的現代主權國家的基本防禦性能力,這是台灣的基本權利。以上這兩項台灣的革命性創舉,目標在於與美、中雙方建立良善的雙邊關係,以確保國家社會的安全條件,至少不致淪於「孤雛」地位。更值得一試的理由是,看不出它的風險可能。
至於美、中兩方,他們比我們有實力亦聰明,最佳的結局是三邊維持現狀,台灣也可能同時獲得中共的善意與美國的實質軍售。而較差的結果可能是美、中任一方獲致「樞紐」地位,但由於台灣釋出的對兩方善意,在美、中兩方國家利益前提之下,應該會降低使台灣淪為魚肉之境地。如果不相信台灣的退讓,會使中共釋出善意,那就問問習大大吧!
上述革命性的作為,在已經蛻變為保守屬性的國民黨看來,或曰離經叛道。然而,對於一個日正當中的革命政黨民進黨言,應該不難認同。僅僅在21世紀的第二個十年之中,世人已經看到川普的「顛覆」、安倍的「豹變」、杜特蒂(Rodrigo Duterte)的「鷸蚌相爭」,以及更早一些歐巴馬(Barack Obama)對共產古巴的「和解」。縱觀全球,大家都在進行著革命性的轉變,至少它是在國家社會利益的名義之下。蔡政府是否要重新反思國際現實、時代風潮,甚至是被譽為「時代思想人物」的浪潮之中,作出理性而非理想的革命性行動?讓時代記得妳,而非被時代所吞噬?
無論如何,作為一個政治人物,不容對國際現實主義心存忽視,也不容對空泛理想主義的歷史失敗經驗知識失去警惕。美中台三邊關係,不是知與不知的問題,而是願與不願或能與不能的問題,這也是人民生存與性命攸關的問題。
附記:閱讀貴刊〈台灣只是美國跟中國交換利益的籌碼嗎?〉一文,深覺一篇相當主觀的戰術層次推論,竟能做為戰略層次的結論,此勢將造成知識偏狹化所導致的可能悲劇,慎哉。
責任編輯:彭振宣
核稿編輯:翁世航
專題下則文章:
「川蔡熱線」對台灣的戰略因應:如果,一通電話換取中共一絲讓步?
TNL 網路沙龍守則
TNL網路沙龍是關鍵評論網讓讀者能針對文章表達自身觀點的留言區。我們希望在這裡,大家可以理性的發表自己的看法,並對不同的論點保持開放心態,促進多元意見的交流與碰撞。
現在網路上的留言討論常淪為謾罵與攻擊的場域,反而造成了彼此更大的歧異,無法達成討論與溝通的目的。
為了改善這個問題,我們希望打造一個讓大家安心發表言論、交流想法的環境,讓網路上的理性討論成為可能,藉由觀點的激盪碰撞,更加理解彼此的想法,同時也創造更有價值的公共討論,所以我們推出TNL網路沙龍這項服務。
我們希望參與討論的你謹記以下幾個基本守則,與關鍵評論網一起提升網路沙龍的品質:
- 尊重多元:分享多元觀點是關鍵評論網的初衷,沙龍鼓勵自由發言、發表合情合理的論點,也歡迎所有建議與指教。我們相信所有交流與對話,都是建立於尊重多元聲音的基礎之上,應以理性言論詳細闡述自己的想法,並對於相左的意見持友善態度,共同促進沙龍的良性互動。
- 謹慎發言:在TNL網路沙龍,除了言論自由之外,我們期待你對自己的所有發言抱持負責任的態度。在發表觀點或評論時,能夠盡量跟基於相關的資料來源,查證後再發言,善用網路的力量,創造高品質的討論環境。並且避免對於不同意見的攻擊、惡意謾罵言論。
為了鼓勵多元評論與觀點的碰撞激盪,並符合上述兩個守則前提下,我們要求所有沙龍參與者都遵守以下規範,當您按下同意開始使用本沙龍服務時,視為同意此規範:
- 您同意為您自身言論負完全法律責任,您不會發表不適當言論,包含但不限於惡意攻擊言論、歧視言論、誹謗言論、侵害他人權利或任何違法情事。
- 您同意您不會張貼任何帶有商業行銷或廣告直銷之勸誘式廣告內容。
- 本集團有權管理沙龍所有內容,以利維護沙龍良性的溝通環境與氛圍。
- 本集團有權隨時新增或修改此規範,如有增修將公告於本網站。若公告後您仍繼續使用本網站,即視為同意接受增修版規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