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人才可以交流培養、實質關係可以努力推動,但最不願見到的情況,是東南亞國家認為台灣根本就不在發展議程上,或認為台灣對東南亞並不重要。
美國候任總統川普近日和蔡英文通上電話,在個人社群帳號上更以「台灣總統」(President of Taiwan)稱呼,引發美國是否要微調政策的揣測,當天更躍上歐美主流媒體快報頭條,「台灣」一度成為熱門搜尋詞。
相較歐美媒體,東南亞媒體對此事顯得安靜,唯有新加坡海峽時報(Straits Times)與西方媒體同一時間報導此消息,但多數東南亞媒體都等至當晚甚至隔天,才引述外電報導,而泰國最有影響力的英文報紙《曼谷郵報》(Bangkok Post),則只在數日後轉載台灣媒體評論,為可能的區域局勢變化留下註解。
台灣人多數在意西方媒體如何報導兩人熱線,並未注意對東南亞媒體對「川蔡通話」的集體失語,但高喊「新南向」的台灣,其實應跳脫島內觀點關注此現象,因其背後反映的是東南亞國家如何看待台灣,如何評價兩岸關係的現狀,我們不能仍帶「以錢為本」的主流島嶼思維,只想著推動南向而忽略對方想法。
不過,對許多台灣人來說,「外媒」、「躍上國際」其實指的是「歐美」主流媒體,多數人不太在意東南亞媒體如何報導台灣,如何看待台灣。以登上CNN、BBC就是「外交突破」的指標,而這當中,沒有東南亞。
失語的東南亞媒體:公民社會的發展
由於中國在東協的影響日漸增加,東南亞各國對台灣的政治定位幾乎都奉行「一中」政策,不過多國依舊和台灣維持非官方接觸,也不否認台灣護照的效力,除了寮國及緬甸用另紙簽證,多數東協國家都會在台灣護照蓋章,顯示台灣國際地位上「不承認、不否認」的曖昧。
「無國界記者」(Reporters without Borders)每年發表的新聞自由指數(World Press Freedom Index),東南亞國家新聞自由排名都位居世界中後段,例如新加坡,在東協十國的新聞自由只排名第七,而柬埔寨、印尼、泰國分列東協十國新聞自由的前三名,和經濟發展不成正比,。
(表:2016年東協各國新聞自由指數)
東協排名 | 國家 | 全球排名 |
台灣 | 51 | |
香港 | 69 | |
1 | 柬埔寨 | 128 |
2 | 印尼 | 130 |
3 | 泰國 | 136 |
4 | 菲律賓 | 138 |
5 | 緬甸 | 143 |
6 | 馬來西亞 | 146 |
7 | 新加坡 | 154 |
8 | 汶萊 | 155 |
9 | 寮國 | 173 |
10 | 越南 | 175 |
中國 | 176 |
參考資料:2016 World Press Freedom Index, Paris: Reporters without Borders
「川蔡熱線」及川普後續多次對中國放箭,種種都牽動未來的亞洲區域變化,東南亞媒體的低調也衍伸另一個問題:對於東南亞媒體的失語,是因畏懼中國壓力?是東南亞媒體缺乏認識台灣的人才?是東南亞媒體根本不認為台灣議題重要?是因對美國是否會轉變「一中」乃至影響區域平衡,也顯得不太在意?
東南亞缺乏民主,卻享有資訊流動自由
泰國首都曼谷歷來是資訊流通的重鎮,東南亞規模最大的「泰國外國記者協會」(FCCT)就設在曼谷,冷戰時代更是西方收集共產世界資訊的據點,而泰國雖然是軍政府執政,但對國內言論管控其實相對寬鬆,除「泰國皇室」的特定議題,其餘並無明顯打壓,境內非政府組織蓬勃發展,更是東南亞各國民運人士在人權民主議題的集散地,境內資訊高度流通,不管是民眾透過社群媒體與世界聯繫,乃至閱讀外語新聞報導,都與西方國家別無二致。
然而,泰國媒體在未來對台灣議題上的沈默失語,反而應讓積極推動新南向的台灣感到擔心:人才可以交流培養、實質關係可以努力推動,但最不願見到的情況,是東南亞國家認為台灣根本就不在發展議程上,或認為台灣對東南亞並不重要。
在曼谷從事政治社會新聞工作多年的P,以自身經驗告訴我,泰國國際新聞記者多數都知道台灣政治,也了解台灣現況,加上泰人赴台免簽,泰國中產階級赴台旅遊的比例與人數日漸增加,這群掌握泰國政經資源的族群,多少都因實際走訪而增加對台灣的認識。
「至於中國大使館過去曾針對西藏問題的報導,去信抗議泰國英文報紙《民族報》(The Nation)」,其實中國使館的作法與各國使領館作法沒有不同,當台灣認定的國家利益被其他駐在國媒體「不實報導」時,台灣外交機構多數也會積極反應,是干預或捍衛國家利益,只是立場及出發點的差異。
而在這裡遇見的泰國社運人士,對台灣的理解也不全是經濟角度,而是基於人權自由議題,例如現正討論的同性婚姻,都讓許多仍在爭取民主平等的東南亞民眾羨慕,對很多東南亞國家來說,同性婚姻這種「前進」議題,不管是修民法或立專法,都不可能進到國會進行辯論,多數都在街頭就被政府滅聲。
換言之,台灣為亞洲提供不同選項:經濟發展與民主成就是可並行不悖,而台灣相對東南亞的「宜居」及社會議題的進步,更是除商業之外,台灣能佇立在東南亞公民社會的不滅燈塔。
在現行「新南向」多數仍聚焦在經濟面向的前提下,我寧願相信,東南亞媒體的失語是因對台灣議題的陌生,只要台灣更努力讓東南亞社會理解台灣,從公民社會切入,吸引支持台灣的東南亞人士為台灣發聲,勢必能成為填補台灣拓展南向缺口中,一個關鍵的選項。
相關報導:何時留學泰國能成為一種流行,「教育新南向」能不是只想到「新加坡」?
責任編輯:吳象元
核稿編輯:楊之瑜
TNL 網路沙龍守則
TNL網路沙龍是關鍵評論網讓讀者能針對文章表達自身觀點的留言區。我們希望在這裡,大家可以理性的發表自己的看法,並對不同的論點保持開放心態,促進多元意見的交流與碰撞。
現在網路上的留言討論常淪為謾罵與攻擊的場域,反而造成了彼此更大的歧異,無法達成討論與溝通的目的。
為了改善這個問題,我們希望打造一個讓大家安心發表言論、交流想法的環境,讓網路上的理性討論成為可能,藉由觀點的激盪碰撞,更加理解彼此的想法,同時也創造更有價值的公共討論,所以我們推出TNL網路沙龍這項服務。
我們希望參與討論的你謹記以下幾個基本守則,與關鍵評論網一起提升網路沙龍的品質:
- 尊重多元:分享多元觀點是關鍵評論網的初衷,沙龍鼓勵自由發言、發表合情合理的論點,也歡迎所有建議與指教。我們相信所有交流與對話,都是建立於尊重多元聲音的基礎之上,應以理性言論詳細闡述自己的想法,並對於相左的意見持友善態度,共同促進沙龍的良性互動。
- 謹慎發言:在TNL網路沙龍,除了言論自由之外,我們期待你對自己的所有發言抱持負責任的態度。在發表觀點或評論時,能夠盡量跟基於相關的資料來源,查證後再發言,善用網路的力量,創造高品質的討論環境。並且避免對於不同意見的攻擊、惡意謾罵言論。
為了鼓勵多元評論與觀點的碰撞激盪,並符合上述兩個守則前提下,我們要求所有沙龍參與者都遵守以下規範,當您按下同意開始使用本沙龍服務時,視為同意此規範:
- 您同意為您自身言論負完全法律責任,您不會發表不適當言論,包含但不限於惡意攻擊言論、歧視言論、誹謗言論、侵害他人權利或任何違法情事。
- 您同意您不會張貼任何帶有商業行銷或廣告直銷之勸誘式廣告內容。
- 本集團有權管理沙龍所有內容,以利維護沙龍良性的溝通環境與氛圍。
- 本集團有權隨時新增或修改此規範,如有增修將公告於本網站。若公告後您仍繼續使用本網站,即視為同意接受增修版規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