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別報導

想要蘇格蘭威士忌速成班,不妨來這裡一逛

2018/08/16 ,

評論

楊士範

Photo Credit: Mario Yang攝
楊士範

楊士範

楊士範 / Mario Yang,The News Lens 內容長暨共同創辦人。 嗜酒、咖啡、音樂、棒球、籃球、跑步、電影、小說、寫作。 擅長科技世界中的人文觀察。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如果在蘇格蘭卻沒有足夠的時間去酒廠參觀的話,倒是有一個有趣的蘇格威士忌體驗行可以考慮一下,不但可以瞭解威士忌的生產過程,還可以參觀超過3000瓶的威士忌蒐藏。或許你就可以理解,為什麼每一瓶威士忌,背後都是一個故事。

開始喝了威士忌快10年,第一次踏上蘇格蘭也算是某種意外,就跟我很多旅程一樣。

威士忌一般在定義上會有五個主要產區,分別是蘇格蘭、愛爾蘭、美國、加拿大、日本,另外近年也有許多熱門的新興產區如台灣、瑞士和印度等等。不同的產區當然在風味上會各自有些特色,不過一般來說,威士忌的風味25-30%會受到蒸餾原酒所影響,70%會被熟成的過程(包含橡木桶的種類)所影響,所以雖然一般我們會用產區來大致上對於威士忌有一定口感上的區分,但是現在也開始有越來越多威士忌會有出乎既定印象的味道。

蘇格蘭雖然不是威士忌的發源地(一般認為是愛爾蘭),但以酒廠數量、酒款豐富度和各種實驗創新來說,蘇格蘭絕對是當今威士忌愛好者的首選。而以蘇格蘭威士忌來說,目前一般會用產地分為低地、高地、斯佩塞(Speyside)、坎貝爾鎮(Campletown)、艾雷島和島嶼區等六個產區。所以如果想要去蘇格蘭拜訪酒廠的話,自然是會推薦能夠把這六個產區都各自找些自己喜愛的蒸餾廠走過一輪。

如果你沒辦法像我一樣規劃一個在蘇格蘭待超過一週的行程的話,我這次也是有參加一種算是快速體驗的「速成班」,就是The Scotch Whisky Experience裡面的各種威士忌導覽。他們給一般觀光客的導覽總共有五種:白銀、黃金、白金、晨間大師課和蘇格蘭風味(The Taste of Scotland)。

白銀導覽是最基本的導覽,包含威士忌生產導覽、威士忌香氣介紹、一杯威士忌、參觀他們的威士忌蒐藏還有送一個杯子。黃金導覽是白銀導覽之外還有四杯威士忌可以品飲,以及他們的會員一年。白金導覽是黃金導覽之外加一杯他們的30週年紀念調和式威士忌。蘇格蘭風味則是白金導覽之外還可以在他們的餐廳吃晚餐,上甜點時還會加送一杯威士忌。晨間大師課則是在早上10點的時候由他們的專員開始帶著品飲四款威士忌,沒有威士忌生產導覽,但可以參觀他們的威士忌蒐藏。

難得去一次,我們當然是選了包山包海包晚餐的蘇格蘭風味之旅。晚餐很精緻,而且味道也相當不錯,但如果你也有其他想吃的餐廳,我是覺得可以參加黃金或白金導覽就好,兼具知識性,也可以品嚐到威士忌。

IMG_4599
Photo Credit: Mario Yang
蘇格蘭風味導覽中的晚餐主菜

白金導覽一天僅有一場,在傍晚,所以想要彈性更大的話,黃金導覽比較方便,不過你就喝不到他們30週年紀念威士忌。這瓶酒目前官網售價是195英鎊,總共550瓶,喝一瓶少一瓶,而限量這種東西就是這樣,你不見得會覺得好喝,但是聽到難免會覺得有點心癢難耐。

先不管你要選擇喝幾杯的導覽,基本導覽裡面的威士忌生產導覽和香氣介紹是非常適合新手上路用。他們的威士忌生產導覽是讓你坐在一個橡木桶形狀的車中,像是去玩一個迪士尼設施一樣坐橡木桶車走過威士忌生產的每個步驟,包含:發麥、糖化、發酵、蒸餾、裝桶陳年。過程中會有一個鬼魂一樣的虛擬角色為你說明每一個步驟,然後中間還會隨著不同步驟有不同的聲音、氣味、溫度和水氣等等的體驗,真的很像是一個遊樂園的設施。

end_barrel_ride_WEB_large
Photo Credit: The Scotch Whisky Experience
像遊樂園設施一樣的威士忌生產導覽

香氣介紹則是在一個展覽廳中,會有導覽員一邊介紹蘇格蘭五個主要產區的香氣和味道(不包含島嶼區),而且他會先發給你一張聞香卡,上面針對五個產區各自有不同的香味,你可以用手指去搓揉,然後感受不同地區的不同氣味。不過當然這些都是針對該產區最經典的氣味,比如說艾雷島一定會有泥煤(但其實紙卡上面的味道比較接近煙燻)、低地會比較有柔順的柑橘香氣、Speyside有花香等等。但實際上每個酒廠都有自己的特色,更細分的話,每一桶酒都會有自己獨特的香氣和味道,所以這也僅是一個大致上的概念,方便有個對產區特色的認知而已。

20180812-未命名-1
Photo Credit: Mario Yang
香氣卡

在生產步驟與香氣介紹這兩個環節之後,接下來是他們的威士忌蒐藏間:The Diageo Claive Vidiz Scotch Whisky Collection。他們說這是全世界最大的蘇格蘭威士忌蒐藏,原始蒐藏者是一位巴西人Claive Vidiz,從1970年代開始花了35年的時間,最終蒐藏了3384瓶各式各樣的蘇格蘭威士忌。因為他自覺年事已高,雖然有三個兒子,但不希望這批威士忌蒐藏被拆散,所以最後在2006年的時候把整批蒐藏賣給了帝亞吉歐這個全球知名的酒精飲料集團,接著在2008年從巴西運到蘇格蘭,並從2009年起放在The Scotch Whisky Experience裡面展示給遊客和威士忌愛好者。

IMG_4574
Photo Credit: Mario Yang
Claive Vidiz,威士忌館藏的原始蒐藏家

當然3384瓶現在到底是否依然是全球最大的蒐藏的確是個可以討論的題目據說有獲得金氏紀錄),不過裡面確實有太多太多令人流連忘返的蒐藏,最老的一瓶是1897年的Buchanan’s調和式威士忌(該品牌現在也在帝亞吉歐集團旗下了),還有非常多你基本上已經不可能買得到,甚至根本看不到的威士忌。而這批蒐藏裡面,調和式威士忌佔了7成,單一麥芽威士忌佔了3成,這也非常合理,因為調和式威士忌一直都是蘇格蘭威士忌的大宗,追求或偏好單一麥芽威士忌以威士忌的歷史來說是非常晚近的事情。

IMG_4571
Photo Credit: Mario Yang
館藏中最老的酒

每次我看到這種罕見的威士忌,總是忍不住想,到底味道如何。比如說2017年年初我去了日本的山崎酒廠,裡面展示了一瓶山崎50年,總共也僅有50瓶;或是在麥卡倫新酒廠裡面展示的最早一瓶麥卡倫1841年的空瓶;以及在麥卡倫的Easter Elchies House裡面典藏的一批從1937到1949年入桶在2002年裝瓶,陳年53-65年的威士忌等等。看著這些這輩子可能都無緣企及的威士忌,有時候總是覺得,要是能有機會喝上一點,甚至不用一杯,一口就好,不曉得會有什麼感覺。

02
Photo Credit: Mario Yang

於是我突然覺得,或許我們這群威士忌飲者在意的或許已經不是味道了,而是背後的故事。在意這個被稱為Uisge beatha(蓋爾語的生命之水)的液體,在經歷過幾百年的演進過程中,發展出幾百家酒廠,各種各樣創新和實驗之後,透過許許多多威士忌職人日復一日的努力,加上時間的淬煉和天使的分享後,最後呈現在架上這一瓶又一瓶的威士忌。

每一瓶威士忌,背後都是一個故事。難怪我會在The Diageo Claive Vidiz Scotch Whisky Collection裡面,看著一瓶瓶酒征征的發呆,就像我第一次去紐約的MoMA,看著梵谷的星夜一樣。

延伸閱讀:

核稿編輯:楊之瑜



馬力歐的蘇格蘭威士忌之旅:

過去我們介紹了台灣酒吧文化故事,也寫了很多威士忌相關的知識和故事,現在,我們來到威士忌迷最想要朝聖的威士忌產地:蘇格蘭,帶你看幾家風格各自有特色的威士忌蒸餾廠,以及如果你也想要去蘇格蘭,有哪些有趣的旅行小撇步。

看完整特別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