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威士忌總是跟時間脫不了關係,擁有歷史的酒廠當然很喜歡把自己的歷史掛在嘴邊,這是新成立的酒廠難以企及的部分。年份對於威士忌來說當然很重要,更重要的或許是背後各種各樣的故事。
前情提要:穿過墓園見到你:「格蘭路思」威士忌酒廠旗杆上飄揚的台灣國旗
經過墓園還有一個好處,就是你會多聽到一些故事。比如說有一個很奇妙的鬼故事,有位名為Biawa Makalaga的南非孤兒,在波耳戰爭期間被格蘭冠(Glen Grant)的老闆James Grant救回來,後來做了James Grant的管家,並且住在Glen Grant House直到1972年過世。結果7年後當格蘭路思新增一對蒸餾器的時候,據說Biawa的鬼魂出現在兩個地方,有位大學教授Cedric Wilson展開調查,他發現新的蒸餾器在無意間造成了leyline(有點類似風水的概念),隨後他在鄰近的墓園裡的某一個墓碑前面講了一些什麼,然後就宣稱問題已經結束ㄕ了,而那個墓碑就是Biawa Makalaga的墓碑。Biawa的鬼魂沒有再出現,不過為了表示尊敬,這變成格蘭路思的一個傳統:「Toast to the Ghost」敬鬼魂一杯,當然,想來是敬一杯格蘭路思,不過理論上用格蘭冠應該也是蠻合理的。
隨著Alexander從飲用下午茶開始的解說,我們才慢慢更加瞭解蘇格蘭威士忌產業的一些有趣細節。比如說其實不是每一個酒廠都有遊客中心提供固定導覽,像格蘭路思就沒有,另外像我們很想去的Craigellachie蒸餾廠也不開放參觀,想要進廠導覽一定要透過安排才有辦法。這自然會令人好奇為什麼有些酒廠有導覽有些卻沒有。
Alexander的說法是每個酒廠各自有不同的想法,因為經營遊客中心也會是一筆支出。後來去參觀格蘭利威時,有人問導覽員他們酒廠有多少工作人員,她說生產製造酒的組員大概是20幾人,遊客中心大概也是20幾人,如此算來等於是多一倍的人力。加上建築、空間設計、導覽規劃、設備和器材等等,專心生產不經營遊客中心,也是可以理解的一種選擇。
另外值得一提的有沒有提供導覽或遊客中心跟產量應該是沒有關連性。百富週間一天僅提供兩場導覽,但他們的年產量在《2018麥芽威士忌年鑑》上可排在蘇格蘭威士忌酒廠的前10,格蘭路思產量排名則在前20。導覽行程豐富有趣,照片隨便你拍好拍滿的SpringBank蒸餾廠年產量則僅75萬公升,排名落在百名左右。
時間打造威士忌
威士忌總是跟時間有千絲萬縷的關係。剛蒸餾出來的威士忌新酒(new spirit)是透明無色,要放入橡木桶內陳年之後才會開始有顏色,經過時間和橡木桶的洗禮和粹鍊,威士忌才會慢慢演變出各自不同的風味。而因為悠久的時間和漫長的歷史,自然給了威士忌很多故事可以說也可以玩味。
40年威士忌酒廠經歷的說故事的人
隨著參訪酒廠開始,我在簽到的辦公室裡面看到一個應該是用來表揚優異員工的「董事長獎」(Chiarman’s Award)牌子上看到了艾雷島的布納哈本酒廠,而Alexander也說他曾經在布納哈本服務過,我原先以為他是跳槽,後來才知道這中間的故事其實頗為複雜。

雖然複雜,不過對我來說都是很有趣的故事,畢竟我除了是個威士忌愛好者之外,也正在創業中,對於商業經營自然很有興趣。隨著看越來越多的蘇格蘭威士忌酒廠,才慢慢發現這個產業除了有讓飲者沈醉的「生命之水」之外,還有很多有趣的商業故事。
愛丁頓集團最早的歷史可以回溯到1855年,創辦人William A. Robertson在那一年開始從事威士忌業並在1861年找John Baxter加入,成立了Robertson & Baxter公司。William Robertson在1887年參與成立另外一間公司:Highland Distillers並成為首任董事長。接下來有很多年R&B聚焦在威士忌的調和與通路,而Highland Distillers公司聚焦在生產製造,第一批整合進這間公司的蒸餾廠就是布納哈本和格蘭路思。到了1890年代,Glenglassaugh和Tamdhu加入,到了1937年Highland Park也加入 。
1961年的時候,為了避免未來可能發生的惡意併購,William Robertson的孫女們成立了一間新公司也就是愛丁頓集團,同時也成立了Robertson信託基金,後者擁有前者所有有投票權的股份,並靠著前者的獲利來贊助蘇格蘭許多慈善組織。
愛丁頓集團和Highland Distillers雖然有很多交叉持股,不過要一直到1999年愛丁頓才把Highland Distillers買下,而在此之前Highland Distillers在1970年買下知名調和威士忌威雀,然後在1996年買下麥卡倫75%的股份。格蘭路思在2010年的時候曾賣給了知名的酒商Berry Bros & Rudd,然後在2017年再被愛丁頓集團買了回來,而布納哈本則是在2003年的時候賣給了邦史都華。
所以Alexander其實就是一路在愛丁頓集團(他也待過麥卡倫)裡面工作,只是剛好其中一個蒸餾廠後來出售給其他集團。而他本人在服務了40年後也已經在去年退休,現在是兼職幫忙接待特殊來賓。仔細想想,大概也沒有多少人比他們這些在威士忌產業工作一輩子的職人更適合說整個酒廠、集團和產業的故事給到訪的賓客了吧。
格蘭路思在哪一年成立?
擁有歷史的酒廠當然很喜歡把自己的歷史掛在嘴邊,這是新成立的酒廠難以企及的部分。比如說光是格蘭路思到底是建於1879年還是1878年就很有意思。根據Alexander的說法,酒廠是在1878年建立,但是第一批新酒蒸餾出來是在1879年的12月28日。為什麼我沒事會特別問這個問題?因為光是在酒廠的蒸餾室外牆上就有兩個標示,分別寫著建立於1878年和1879年,這麼大剌剌地留在上面,很難不注意到。

這到底是幾年的威士忌?
另外一個關於年份有趣的地方是,格蘭路思是強調年度酒(Vintage)的蒸餾廠,也就是說如果你對格蘭路思有印象的話,除了你應該會注意經典特殊造型的寬寬胖胖瓶身之外,還有一個特別的地方是他們有些威士忌的瓶身上最明顯的數字不是一般常見的陳年了幾年(10年、12年、15年等等),而是標示蒸餾年。
比如說我之前最常看到的是1995年和1998年Vintage,就是都挑選在1995和1998年蒸餾後入桶的格蘭路思威士忌來做單一麥芽威士忌,那這是陳年幾年的酒呢?就要看標籤年份下方標示的裝瓶年來決定。

這種標示蒸餾年的好處是強調了蒸餾酒體和該年各種原物料狀態的影響(選用的桶子、蒸餾的方式、大麥、水等等),每一瓶的確都是反應了該年各種情況和首席調酒師的判斷。不過這樣對於一般威士忌飲者來說也增加了辨識的難度,Alexander也同意這種標示蒸餾年份的方式應該會對一些消費者造成困惑。或許也是因為這個原因,最近推出的格蘭路思版本多了很多標示陳年年份而非蒸餾年度的版本了。
每一瓶威士忌的風味當然差異很大,我們這次在格蘭路思酒廠喝了非常多瓶非常美妙的威士忌,有最近新出的標示陳年年份的版本,有以桶子特色為主如波本桶、雪莉桶、泥煤桶等無年份的酒款,也有一支2004年Vintage酒款。你很難不去注意每一款酒奔放濃郁的香氣,甚至一不小心你佔上一點在身上,就跟香水一樣誘人。柑橘、熟成水果、奶油香草、複雜的辛香料感等等,都是很容易在格蘭路思酒款中找到的味道。

我們在酒廠裡面品飲了6款威士忌,隨後Alexander帶我們去鎮上吃飯,然後回到Rothes House的起居室裡面品飲最新推出的兩瓶高年份酒款:18和25年。

這樣一天從找不到路的緊張感開始,最後用味道複雜、香氣濃郁的25年威士忌做結尾,在剛好天氣涼爽夏天的蘇格蘭斯貝賽區的路思鎮上,我想不到更令人舒服度過一個晚上的方式了。
延伸閱讀:
- 《我的威士忌生活提案》:釀製威士忌的七個步驟&泥煤味是怎麼來的?
- 《我的威士忌生活提案》:如何解讀酒標&何處選購威士忌?
- 【馬力歐陪你喝一杯】非Single Malt不喝,是迷思還是真的比較好?
- 【馬力歐陪你喝一杯】威士忌這麼多種,新手入門該怎麼開始買?
- 【馬力歐陪你喝一杯】給初心者的威士忌品酒會酒單
- 【有劇透】跟上帝打交道,當然要給天使稅:看了會很想喝威士忌的有趣電影
- 想要蘇格蘭威士忌速成班,不妨來這裡一逛
- 穿過墓園見到你:「格蘭路思」威士忌酒廠旗杆上飄揚的台灣國旗
核稿編輯:楊之瑜
專題下則文章:
穿過墓園見到你:「格蘭路思」威士忌酒廠旗杆上飄揚的台灣國旗
TNL 網路沙龍守則
TNL網路沙龍是關鍵評論網讓讀者能針對文章表達自身觀點的留言區。我們希望在這裡,大家可以理性的發表自己的看法,並對不同的論點保持開放心態,促進多元意見的交流與碰撞。
現在網路上的留言討論常淪為謾罵與攻擊的場域,反而造成了彼此更大的歧異,無法達成討論與溝通的目的。
為了改善這個問題,我們希望打造一個讓大家安心發表言論、交流想法的環境,讓網路上的理性討論成為可能,藉由觀點的激盪碰撞,更加理解彼此的想法,同時也創造更有價值的公共討論,所以我們推出TNL網路沙龍這項服務。
我們希望參與討論的你謹記以下幾個基本守則,與關鍵評論網一起提升網路沙龍的品質:
- 尊重多元:分享多元觀點是關鍵評論網的初衷,沙龍鼓勵自由發言、發表合情合理的論點,也歡迎所有建議與指教。我們相信所有交流與對話,都是建立於尊重多元聲音的基礎之上,應以理性言論詳細闡述自己的想法,並對於相左的意見持友善態度,共同促進沙龍的良性互動。
- 謹慎發言:在TNL網路沙龍,除了言論自由之外,我們期待你對自己的所有發言抱持負責任的態度。在發表觀點或評論時,能夠盡量跟基於相關的資料來源,查證後再發言,善用網路的力量,創造高品質的討論環境。並且避免對於不同意見的攻擊、惡意謾罵言論。
為了鼓勵多元評論與觀點的碰撞激盪,並符合上述兩個守則前提下,我們要求所有沙龍參與者都遵守以下規範,當您按下同意開始使用本沙龍服務時,視為同意此規範:
- 您同意為您自身言論負完全法律責任,您不會發表不適當言論,包含但不限於惡意攻擊言論、歧視言論、誹謗言論、侵害他人權利或任何違法情事。
- 您同意您不會張貼任何帶有商業行銷或廣告直銷之勸誘式廣告內容。
- 本集團有權管理沙龍所有內容,以利維護沙龍良性的溝通環境與氛圍。
- 本集團有權隨時新增或修改此規範,如有增修將公告於本網站。若公告後您仍繼續使用本網站,即視為同意接受增修版規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