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台灣購買多少疫苗、疫苗有多少到貨、疫苗已經接種施打多少,此頁面整合以上疫苗相關資訊,帶我們一次瞭解。
關鍵COVID-19疫苗追蹤
一次掌握台灣疫苗最新資訊
累積施打數
疫苗到貨數
疫苗施打率
累積施打數/全國人數
疫苗即時短訊/即時動態
日期:06-11
標題:日本捐贈的AZ疫苗配送到各縣市
內文:食藥署提前完成封緘作業,指揮中心表示今晚就會配送50萬劑到各縣市。預計施打時間為6/15。
日期:06-09
標題:莫德納疫苗開始施打
內文:5/28運抵台灣的莫德納疫苗,已在6/7完成封緘檢驗,在6/8分配給各縣市。在今日開始施打,預期會在2-3天施打完畢。
日期:06-04
標題:日本捐贈AZ疫苗送抵台灣
內文:日本捐贈124萬劑AZ疫苗,經由空運在今日下午2點40分送達台灣。
日期:05-28
標題:首批莫德納疫苗送達台灣
內文:台灣訂購的莫德納疫苗,首批15萬劑在今日下午三點送達,由盧森堡直接空運抵台。
全台疫苗施打情形
7日移動平均
每日施打人次
各類對象疫苗施打情形
醫事人員45.64 萬人
中央/地方防疫人員8.72
高接觸風險第一線工作人員5.79
自費對象4.12
65歲以上長者3.26
社福照護人員/受照顧者2.25
維持社會運作必要人員1.59
維持國家安全正常運作人員0.90
因公務出國者0.13
其他0.08
疫苗訂購與交付狀況
疫苗施打FAQ
台灣有多少疫苗? | 依照目前採購計畫,分別透過COVAX平台採購476萬劑,直接跟藥廠購買的AZ疫苗1000萬劑、莫德納疫苗505萬劑,國產疫苗則預計各採購500萬劑,總計約3000萬劑。另外還有日本捐贈的124萬劑AZ疫苗,以及美國承諾捐贈的75萬劑疫苗。 |
(圖卡不放,因為要用指揮中心的圖)目前施打順序為何,何時輪到我? | 疫苗施打優先族群有7類,醫事、防疫人員和高風險工作者優先,若計算目前到貨的疫苗212多萬劑,粗估可以打到第五類長照機構工作人員及第六類75歲以上長者。如果無法確認自己為何類施打順序者,可透過健保卡查詢及檢附相關證明文件確認。 |
可以選擇要打哪一種嗎? | 待疫苗數量更充足,預約系統上線後,就會開放民眾自選施打疫苗種類。 |
打疫苗要付錢嗎? | 目前列為優先施打的公費對象不用付錢,未來將依序開放全體國民都是「公費接種」,相關行政費用皆由政府負擔 |
打疫苗就不會得COVID-19(武漢肺炎、新冠肺炎)嗎? | 疫苗不是打了就100%不會被感染,取決於打了1或2劑、產生抗體的時間和能力、遇到的病毒是否為變種病毒株或是病毒數量高等;但根據試驗結果,打疫苗可以提高免於重症的機率,對病毒的整體保護力也會提升。 |
打了可能會有什麼副作用? | 有些打了AZ疫苗的人出現發燒、肌肉痠痛、頭痛、疲倦等症狀,但大多可以透過休息和治療恢復。 |
目前出現過多少嚴重不良反應? | 截至6/10為止,嚴重不良反應有104例,比例約為0.01%,包括視線模糊、血栓等。 |
怎樣的人不建議施打疫苗? | 懷孕中、哺乳期的婦女,18歲以下不建議施打,對「賦形劑」過敏也不適合接種mRNA疫苗如莫德納、BNT |
兩劑要間隔多久? | 通常需要28天以上,AZ建議8週以上 |
開放自費接種後,要如何預約? | 目前各大醫院都不接受自費接種預約,「疫苗接種預約平臺」最快6月下旬上線,可透過健保快易通App、超商、藥局等進行預約。登入後,預約系統會列出當下所在位置附近支援的醫院、社區接種站或診所,可查詢疫苗的數量額度,在1週前預約,預約後資訊會傳送到接種點,完成接種後會領到記錄卡並標記在健保上。 |
哪裡可以打疫苗? | 現階段疫苗主要提供醫護人員接種,所以接種地點以醫院為主。未來大量施打疫苗,將有300間醫院、200間衛生所、800間診所,提供疫苗施打服務。 |
採購來源 | 採購數量 | 到貨時間 | 到貨數量 | 疫苗效期 | 施打狀況? | |
AZ(原廠) | 共1000 | 3/3 | 11.7 | 6/15 | 已施打完畢 | |
AZ(COVAX) | 共476 | 4/4 | 19.9 | 5/31 | 已施打完畢 | |
AZ(COVAX) | 共476 | 5/19 | 41 | 8/31 | 施打中 | |
莫德納(原廠) | 共505 | 5/28 | 15 | 11月 | 6/8開打 | 優先給第一類風險一、二級人員施打,約7萬人 |
AZ(日本捐贈) | 6/4 | 124 | 10/14 | 6/15開打 | 第一、二、三類人員之外,也提供機構和社福照護系統住民、照護者、75歲以上長者、洗腎患者及離島地區 |
ㄑ | 類別 | 說明 | 預估人數 | 累計人數 |
1 | 醫事人員 | 維持醫療量能 | 50.6 | 50.6 |
2 | 中央及地方政府防疫人員 | 1.維持防疫體系運作之中央及地方政府重要官員 2.衛生單位第一線防疫人員(1) 3.港埠執行邊境管制海關檢查(Customs)、證照查驗(Immigration) 人員檢疫及動植物檢疫(Quarantine、安全檢查及航空保安(Security) 等第一線工作人員 4.實際執行居家檢疫與居家隔離者關懷服務工作可能接觸前開對象之第 一線人員(含警察、提送餐等服務村里長或村里幹事、垃圾清之環 保人員、心理商及特殊狀況親等人員) 5.實際執行救災、救護人員(指消防隊及民間救護車執行緊急救護技術 之第一線人員) 6.第一線海巡、岸巡人員 7.實施空中救護勤務人員 | 13.9 | 64.5 |
3 | 高接觸風險人員 | 1.國籍航空機組員、國際商船船員(含國籍船舶船員權宜國籍船員) 2.防疫車隊駕駛 3.港埠CIQS以外之第一線作業人員: 於港埠入境旅客活動區域需接觸旅客之第一線工作人員 執行港口各類船舶之碼頭裝卸倉儲、港埠設施及職安、環保管理巡 查,水等各項作業,須與外船員接觸等第一線工作人員 4.防疫旅宿實際執行居家檢疫工作之第一線人員 5.因應疫情防治經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認定有接種亟需之對象 | 6.1 | 70.6 |
4 | 因特殊狀況必要出國者 | 1. 因外交或公務奉派出國人員、以互惠原則提供我國外交人員接種之該國駐台員眷等 2. 代表國家出國之運動員或選手 | 0.2 | 70.8 |
5 | 機構及社福照護系統之人員及其受照顧者 | 1.住宿型長照機構住民及其照護者 2.居家式和社區式長照機構及身障服務照服員及服務對象 3.其他機構(含矯正機關工作人員) 4.洗腎患者 | 46.7 | 117.5 |
6 | 75歲以上長者(具原住民身份者為65歲以上) | 感染後容易產生嚴重併發症或導致死亡 | 150 | 267.5 |
7 | 1.軍人 2.事機關及國安單位之文職人員 3.未執行防疫相關工作之警察 4.憲兵 5.國家關鍵設施必要工作人員(能源、水資源、通訊傳播和交通等) 6運輸及倉儲業者 7高中職以下學校教職員工與校內工作人員 8.幼兒園托育人員及托育機構專業人員 以上對象需報指揮中心同意 | 維持治安等社會機能和國家安全正常運作 | 86 | 353.5 |
每日施打人數資料依據疾管局每日公布資料,但因週日不公布資料,所以每週日都沒有數值。
圖中變化趨勢線為7天移動平均數的變化,計算方式為將當日與前6天,共7天的數值取平均數,即為當日的7天移動平均數。
疫苗施打率母數為台灣人口數,因外國籍也可接種,故接種率略微低估。
使用率代表配送疫苗有多少已被使用的情形,計算方式為接種人物/配送數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