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極航線 5世紀地理大發現以來,歐洲歷史舞台從近陸地的「海」,正式轉向到「洋」,但一直有一片海域覆蓋著神秘面紗,就是北極的北冰洋。 雖然北冰洋氣候嚴寒惡劣,卻沒有打消人類探險的慾望。近年,氣候變遷成為世代課題,但矛盾的是,北冰洋的航線與經濟價值,因為融冰增加而逐漸提升,這條東亞到亞洲、美東到東亞最短的航線,正在改寫全球貿易網路。 此外,北極也擁有豐富的漁礦資源,美國、中國和俄羅斯,紛紛展開「21世紀北極爭霸戰」,將揭開新的海權競賽。 每年氣溫變化 北冰洋的海上冰面積隨季節起伏,冬天最多可達1500萬平方公里,北半球夏季8至9月則會縮小到僅原先的四分之一。 1979至2009年,北極夏末平均冰層面積為609萬平方公里,但到了2012年卻降至341萬平方公里,在2020年又被記錄僅374萬平方公里。據估計,2030年後的冰層面積將不到300萬平方公里。 以1951年至1980年的均溫為「基礎溫度」比較,北極均溫自從2000年以來每年都高於基礎溫度,且持續上升,超過全球升溫速度有兩倍之快。到2020年時,已經比基礎溫度高了攝氏3度,未來夏季融冰狀況會更加明顯。 每年可航行天數 北極航線每年夏季會有幾天時間出現無海冰的狀況,讓船隻暢行無阻。近10年,除了2009年曾出現無融冰的狀況外,每年都有無須破冰船即可航行的天數。 2020年,這個完全融冰的日期開始在8月2日,是有史以來最早的時間,一直持續到10月28日,長達88天的時間,東北航線都是無海冰狀態,亦創下紀錄。 北極航線歷史 東北航線:最早在11世紀,就有俄羅斯人開始探詢經過西伯利亞北極海域的航路,至17世紀就有航行至葉尼塞河口的航線開通,是東北航線最早的雛形;直到1878年,才由芬蘭裔瑞典籍的諾登舍爾德男爵(Adolf Erik Nordenskiöld)開通整個東北航線。 西北航線: 15世紀末開始,隨著歐洲人開始抵達北美洲,就有經加拿大北極海域的西北航線探險計畫。但西北航線的開發並不順利,許多探險行動以悲劇收場,到1906年才由挪威籍的探險家阿蒙森(Roald Amundsen)完成格陵蘭至阿拉斯加的航行,正式開通西北航線。 由於融冰面積擴大,2007年西北航線首度在無需破冰船的狀況下全線暢通,航線商業價值逐漸提高。 北極航線跟傳統航線比較 東北航線:歐洲最大商港鹿特丹到日本主要港口之一的橫濱,若依照傳統航線走蘇伊士運河、馬六甲海峽,全程約2萬0618公里,如果改道走東北航線,可以縮短為1萬2982公里。從西北歐到東北亞,東北航線距離平均可減少30%至40%。 西北航線:從美國東岸主要的紐約港,到全球最大貨櫃吞吐量的上海港,走過去的巴拿馬運河路線約需2萬0200公里,如果改走西北航線就變成約1萬6000公里。從北美東岸到太平洋西岸,西北航線可省下約20%的距離。 北極理事會(會員、觀察員) 北極理事會成立於1996年,會員國有環北極海的俄羅斯、美國、加拿大、丹麥、冰島、芬蘭、挪威與瑞典等八國,並有中國、日本、韓國、新加坡等13國,以「重要利益攸關方」的觀察員身分參與。 其中,中國在2018年公布《中國的北極政策》白皮書,將自己定義為「近北極國家」,展現插旗北極地緣政治的意圖;日本與韓國則有商業捕魚、航運等經濟利益的具體利害關係。 最特別的是接近赤道的新加坡,由於所在的馬六甲海峽為過往航運必經之路,因此也被視為北極航運上的直接關係國。 俄羅斯、美國距離(白令海峽) 依照傳統地圖來看,俄羅斯與美國兩大北極地緣政治強權,似乎距離相當遙遠;但若換個角度以北極海為中心,可以發現美國跟俄羅斯其實相當靠近。 美國阿拉斯加州與俄羅斯楚科奇自治區,隔著白令海峽遙遙相望。海峽中間有代奧米德群島,西島是俄羅斯所有的拉特曼諾夫島,東島為美國所屬的小代奧米德島,兩島距離僅3.8公里,是美俄間最短的距離。 格陵蘭島 2019年,傳出美國總統川普有意向丹麥買下格陵蘭島。從北極為中心的地圖上來看,如果美國據有格陵蘭,加上原有的阿拉斯加,等於控有北大西洋與太平洋的北極入洋口,佔有絕對優勢。 此外,格陵蘭擁有稀土及鈾礦等重要礦產資源,近年因氣候變遷使得凍土層變得容易開採,未來商業價值大幅提高。 石油 根據美國地質調查局在2008年做的預估,北極圈內約有900億桶石油儲量,占全球未探勘能源儲量的13%。 石油分布的區域多半在美洲大陸一側,在阿拉斯加一帶有近300億桶,格陵蘭與阿拉斯加之間的亞美盆地約有97億、東格陵蘭盆地則有近90億。 天然氣 北極天然氣儲量有1669兆立方英尺、液化石油氣也有多達440億桶,分別占全球未探勘能源儲量的30%與20%。 天然氣分布以歐亞大陸為主,在西伯利亞盆地北部的卡拉海約有651兆立方英尺儲量,東巴倫支盆地附近的巴倫支海也有317兆立方英尺;而阿拉斯加亦佔有221兆立方英尺之多。 據估計,這些油氣資源有八成以上在近海且無主權爭議的區域,因此北極各國未來很有潛力開拓新能源。 北極漁業資源 北冰洋與鄰近海域已發現633種魚類,其中被捕撈過的有58種,這些魚類大多數生活在亞北極地區,如巴倫支海、白令海峽或格陵蘭附近海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