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Shino Jason
看更多
0追蹤者 0追蹤中

參與議題

@TJ Ting 您說“大家反應會那麼大”這部分,我認為就像Lakers的新聞在NBA總是特別受人關注一樣,Fan base總數大自然就有流量、自然有人追捧,但就如同瀏海變成動態島不會是Innovation一般,我認為創新的Apple早就隨著Steven的離去一同消逝了 另我其實並不看好這次蘋果加入NYD市場,即便在iOS生態系的加持下iPhone也很難為其提供加成,我自己手邊就有幾台裝置 我認為要能成為日常使用甚至生產工具都還有一段不小的距離,在此之上訂價顯然有過高的趨勢(Rumors一說為1500美金-與此同時市面上販售的頭戴裝置多在300-400左右),有可能重蹈home pod覆轍(Amazon echo/Google Nest訂價)
@TJ Ting 我主要是覺得這篇報導有太多謬誤 ,並且多有非客觀的觀念輸出(充斥這種文章)才特別註冊留言。 另您說每年穩定迭代這部分Fitbit不論是clip/wristband/ smart watch 都有每年推出新產品喔(除了2010年clip有中斷一年)
??VR/AR等NYD產品 ,從Oculus quest 系列到HTC VIVE Flow/ Microsoft Hololens/EPSON早就正在蓬勃發展也已經商品化;手錶那邊更是無稽之談,從SONY Smart watch/ i'm watch/Google Moto 360/Samsung Galaxy Gear 上述每一個都早於蘋果,甚至還沒有提到13-14年當紅的pebble手錶(後來被Fitbit買去後通通都被Google收購) “逆其道而行甚至當下被嘲笑的蘋果,幾年後都會成為那個領域裡,別家廠商如何追趕都望其項背的領先者。讓我們繼續看下去”----果粉特有的優越感Innovation 難怪台灣媒體素質低落 唉 諷刺的是這位丁先生的主頁介紹還寫著“倡議把媒體識讀納入國民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