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佳緯
看更多
0追蹤者 0追蹤中

參與議題

笑了,拿穿戴裝置對比行動裝置,覧叫比雞腿。不論手錶還未來的眼鏡頭盔,目前根本就不可能超越手機帶來的營收,以後也不會,因為這幾年看來成長率就是有限,手機不只是手機、不只是消費性電子,已經是個平台了。如果蘋果是個航母戰鬥群,iphone就是那艘航空母艦,其它產品都是圍繞它的,幫助iPhone掌握整個行動平台,所以才要開刀華為,本末倒置了。
跟監管無關好嗎...聯準會升息導致長債帳面價值下跌,而矽谷銀行又押了過多資產在上面,若客戶需取回資金,則沒有足夠的現金(因為現金拿去投資長債了)而必須賣出資產(但長債價格至升息來就一路向下)。問題來了,客戶要領錢銀行又不能不給,只好賤賣資產(債券)來籌錢。因為市場有效率,矽谷銀行流動現金不足的風聲一傳出,該行的客戶當然什麼都不管錢先領出來再說,矽谷銀行面對更多提領資金的要求只能賤賣更多資產籌錢,最終一定是破產,這就是流動性不足造成的擠兌。蛋供應不足導致蛋價格上漲,人們怕買不到蛋爭先恐後的搶購,需求加大對蛋價高漲進一步提供支撐的同時放大缺蛋恐懼,惡性循環,怎麼解?暫時不要消費蛋等待供需回穩啊。矽谷銀行也是,只是它等不到長債到期換回現金了(虧損是按市價的損失,到期拿回本金加2%的利息仍賺一點)。以上,跟什麼結構性問題,什麼雙頭馬車一點關係也沒有。如果你說的監管是銀行為什麼可以把那麽多錢放在債券上,那正是因為政府監管所以銀行只能把資金投入無風險資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