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款遊戲真的很讚,當年我是在iPhone和iPad上玩得欲罷不能
的確,我覺得副線有點太多,但是都點到為止,略微可惜,這些議題都是很值得有更多延續,但這樣一來可能就會變得太長了
@Chang-Tsung Lin 謝謝你的留言,我瞭解了。
這篇分析的挺有意思的。只是另外也挺好奇,公務體系有沒有機會變得不一樣,更減少一點點官僚或是怕犯錯的可能作法。
@王日新 感謝資料提供。雖然這僅是台北市資料,但有很大參考價值,我們會提供給原作者參考。
@王日新 喔喔,那請問一下你有「事故的主責方較多的是汽車」的相關的統計數字來源可分享嗎?我們也可以轉給作者,因為這個警政統計的確沒有寫到主責方。
@王日新 文中我們補充了「機車使用者雖是造成事故的主要原因」的來源連結,可參考
@湯子忻 如果都是用此想法看,有點太過負面。當然我自己非教授,無法評估我會怎麼看,但就我們做專題時訪談到的老師來說,他們還是會認真看學習歷程檔案的。當然我們不會說每個教授都是這樣,看親子天下的調查也看出來有些教授真的無法花很長時間看每一份檔案,但何必打翻一切?
另外每個年代不同,如果總是用自己的年代看一切,有點可惜。
分析得很深入,很有意思。但也期待有更多介紹不對稱作戰規劃的文章..ㄡ
7年前,我在Yahoo前寫過兩篇專欄,一篇談車子讓行人、一篇談自行車不是行人。7年又過去,好像也沒有太多改善,好像把文章複製貼上過來,也是一樣。很期待作者的下集,看看有沒有其他的意見分享。
台灣平常以羽球作為主要運動的人不少,各地運動中心要租場地打羽球也常一位難求,不曉得如果辦更多大型高水準比賽,會不會吸引更多人前往觀賞呢?
這個太棒了,大推限制。以及一本有趣的書《美麗的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