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看這篇很有感,因為分科測試還是維持不考數乙,很多系所最後應該還是選數甲,而學生也就要因此多上數甲的課程。值得後續觀察。
我也心有戚戚焉。另外我還感覺可以當各個學校畢業典禮的標準講稿。
這篇很有意思,第二個事件的確我沒有用這個角度去思考過。
@emerson1227
同意應該要讓席次比例更符合票數比例,降低門檻的確是個作法。黨意太強我始終不是很放心,不過本來不分區就會有這個情況,也很難避免。
@emerson1227
試著討論兩點:
1. 這點可能可以藉由人數來控制?比如說雖為大選區,但若僅選兩到三人,極端候選人也要拿到一定比例的票才能當選,或許會稍微好一些?
2. 若加大政黨票分配席次,會有更多立委可能被「黨意」影響,這點也是另外一個可能弊病。
這種要求的店家並不算少,但我也的確很難理解這種設定方式的背後道理。當然,我也支持店家有權利自訂規範,也可以婉拒消費者,只是也常常會思考「低消為一杯飲料」的邏輯.....點上千元的餐點,真的賺沒有一杯飲料多?很有意思。
現在看到這篇,台灣已經要開放打第三劑了,可以好好參考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