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票日倒數 倒數
0
23
11
50

前往選舉專區

一國兩制

一國兩制(英語:One country, two systems)意指「一個國家,兩種制度」,是中國共產黨為了實踐並發展中國統一而提出的基本國策。 --來自 維基百科


最新文章

2023/12/01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北大法學院教授陳端洪:香港要「由治及興」,可與英美修和

《明報》報道,對於陳端洪提出香港與英美修和,有政界人士指出,北京中央目前的策略是將政治及經濟分開處理,政治重國安,經濟領域則強調國際化,這種策略是否可行尚待觀察。

2023/11/23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美眾院外委會29日審法案,香港駐美機構或須在180天內關閉

美國眾議院外委會將審議「香港經濟貿易辦事處認證法案」。法案明定,若香港駐美經貿辦被認定不值得享有目前的特權、例外與豁免,須於180天內關館。

2023/10/25 | 精選書摘

《總統的脊梁》:「九二共識」只是一只澡盆,「一中各表」則是澡盆裡的嬰兒,所以不可「砸盆殺嬰」

面對2024總統大選,其實就是一場「大地板中國」究竟要不要封底的選擇。藍營的中心主張可能仍是「九二共識/一中各表/求同存異」,封底。民進黨的中心主張則是「砸爛九二共識/否定一中各表」,不封底。

2023/10/10 | 精選書摘

野島剛《中國的執念》:如何避免「昨日香港,今日烏克蘭,明日台灣」?

「如何面對中國」,這個問題長久以來被稱為是「二十一世紀最大課題」。許多國家不斷提出這個疑問,而問題的答案正逐漸浮現:不是被中國吞噬的「香港化」,就是與中國保持安全距離的「台灣化」。該如何與中國打交道?要得到解答,必須深入探討「中國」這個國家的本質。本書將從台灣及香港兩地出發,為讀者呈現中國的真正面貌。

2023/09/25 | 德國之聲

習近平恨之入骨的英國「半年報告」,逐漸變成「另類中英聯合聲明」

英國政府1997年將香港主權移交中國,英國外交部每半年都會針對《中英聯合聲明》在香港的實行情況,向國會發表「香港半年報告」,更新香港最新的社會狀況,北京對「一國兩制」的維持或破壞如何。這為何令北京生氣?

2023/08/19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歐盟《香港報告》稱一國兩制瓦解、企業外資退場,中國外交部:港人自由保障更好

《香港情勢觀察報告》指出,在《國安法》實施第2年下,236人遭逮補,145人及5家公司被起訴,定罪率100%。而截至去年10月,由於外企撤離和港人外移,2年來香港共流失14萬工作人口。

2023/08/08 | 精選書摘

《異國兩制》:香港病毒論——流著「中國血液」,但又被「西方」汙染?

凱大熊於二〇一九年撰寫《異國兩制:從香港民族主義到香港獨立》時,想著未來能在香港舉辦新書發表會,然而如今已經完全不可能,這座城市崩解的速度證明了現實的殘酷。這是一本見證香港內部對決的書。見證知識與權力、新政治願景與過時主流觀念、民主與獨裁之間的對決,以前所未見的加速度越演越烈。

2023/07/02 | BBC News 中文

香港特首李家超就任滿一週年,各界如何評價他的施政表現?

約一年半前仍是《眾新聞》主筆的楊健興對《BBC中文》說:「過去這12個月,特區政府有許多動作,有許多口號,有許多新玩意,有許多架構改動,增加了許多『工作小組』,搞許多運動——『開心香港』那一類——但很實在的東西,例如說疫情後的經濟恢復得比預期慢,股市金融也不理想。」

2023/06/21 | TNL特稿

【小笠原欣幸觀點】何為「台灣獨立」?看似熟悉實則模糊的關鍵詞

從大方向看,台灣局勢並不是統一與獨立的拉鋸,而是統一與維持現狀的拉鋸,但面對拉向統一的強大力量,獨派需要在幕後提供支持,成為台灣站穩維持現狀的支撐力量。不過,一旦獨派站上台前搶戲,美日都會對此擔憂,民進黨將會輸掉選戰,獨派是否能堅守無名英雄的角色,將是本次選戰的焦點。

2023/05/31 | 精選書摘

李怡《失敗者回憶錄》:如果要選一個最看好九七可以保持不變的人,我想黎智英當之無愧

「永憶江湖歸白髮,欲迴天地入扁舟」,他見證了香港的興衰,而且秉持良心和原則,以一生心力,盡了一個讀書人應予的義務。香港這個一度的國際經貿大都會,獨欠他一具銅像,因為全球華人世界有無數的醫生、工程師、律師、學者教授,但七十年來,香港只有一個李怡。 ——陶傑

2023/05/24 | 方格子vocus

一國兩制到朝鮮模式?伴隨俄國是否讓步,俄烏戰爭可能出現的各種態勢變化

在了解美俄意向後,北京想進一步探詢烏克蘭、波蘭(代表新歐洲)、德法(代表老歐洲)的想法,再到俄羅斯進一步溝通。然儘管斡旋空間已現,俄烏的領土爭議依舊難解,北京要如何就此議題勸和促談,既取決於俄羅斯是否讓步,也涉及烏克蘭與西方的堅持程度。

2023/05/19 | 德國之聲

侯友宜兩岸論述向中間靠攏,學者:有如「國民黨裡的蔡英文」

2024年台灣總統大選倒數8個月,國民黨17日確定徵召侯友宜參選。身為新北市長,侯友宜的兩岸與國際經驗相對薄弱,也成為各界檢視焦點。他提過哪些兩岸論述?專家怎麼看?

2023/05/18 | BBC News 中文

台灣2024總統大選:代表國民黨參戰的侯友宜,拒絕為一國兩制和台獨背書

位於華府的全球台灣研究中心智庫執行長蕭良其在個人社交網站評論說,由於侯友宜是國民黨內的本省人、他又擔任警界高層和新北市長的相對穩固的紀錄,以及迄今為止溫和的兩岸政策立場,民進黨要將他與自己差異化將更具挑戰性——至少比起郭台銘親北京的形象,民進黨和民眾黨要借著兩岸政策攻擊侯友宜會更難。

2023/05/09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侯友宜:我反對一國兩制、反對台獨,2025年非核家園做不到

新北市長侯友宜昨天面對民進黨籍新北市議員質詢兩岸等國政議題時,強調一切按照中華民國憲法,台獨沒有法律根據,所以他反對台獨。侯友宜昨天列席新北市議會市政總質詢議程,民進黨籍新北市議員不斷質詢國政議題,侯友宜上午才就兩岸議題表示,「我反對一國兩制,堅持台灣自己的民主價值,往前走」。

2023/04/26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台灣,沉睡的炸彈」登上西班牙《國家週報》封面故事,18頁深度分析美中地緣角力下的台海情勢

《國家週報》是每週日隨著西班牙讀者最多的主流媒體之一《國家報》出刊的綜合性週刊,以具指標性的深度報導和人文色彩濃厚的新聞攝影,成為許多西國讀者固定閱讀的刊物。此篇封面故事,帶領西國民眾認識台海議題的發展脈絡和複雜性,進而更加理解台灣的立場。

2023/04/06 | 精選轉載

馬英九挨批再度凸顯:想要消滅中華民國的,不只共產黨還有民進黨

馬英九在中共面前要求正視一中各表的「各表」存在,以及「中華民國憲法」存在的事實,這時真正被統戰的不是台灣,而是大陸。矛盾的是,當小粉紅為了這段話氣憤不已,民進黨與陸委會卻也聲稱是「矮化台灣」,這再度凸顯從頭到尾想要消滅中華民國的,不只共產黨,還有民進黨。

TNL+ 2023/04/06 | 張宇韶

馬英九大談「台灣是中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唾面自乾淪為中國大內宣的傳聲筒

馬英九玩文字遊戲刻意偷渡概念,將《憲法增修條文》中「自由地區」與「大陸地區」與一中各表畫上等號更是荒唐,完全曲解「憲政主義」與「國民主權」的價值,而這也是兩岸之間在價值理念、民主人權、制度條件最大的區別。

2023/03/22 | Abby Huang

美國前AIT理事主席卜睿哲:台灣兩黨政策高度對立,需在對中態度上「展現團結」

卜睿哲認為,台灣許多政策議題高度對立,每當政權交替,政策就像鐘擺一樣搖擺,有些問題從未獲得解決,在國安方面,他建議國民兩黨共同宣示幾項原則展示團結:如要求民進黨暫停黨內的台獨黨章,另外也共同表達期望北京在台灣選舉中保持中立,尊重選舉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