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票日倒數 倒數
0
23
11
50

前往選舉專區

最新文章

2023/10/19 | BBC News 中文

台灣廠商助攻華為突破美國封鎖?《彭博社》:美中晶片大戰,台灣是「破口」

李忠憲表示,《彭博》的記者告訴他說,在華為晶片廠區看到整片廠區幾乎台籍工程師,「覺得非常驚訝」。前陣子美國頒布禁止美籍公民參與中國半導體禁令當天,據他所知,所有同中國半導體業務有關的美籍工程師,或持綠卡的台灣人,皆即刻中斷與中國半導體公司的聯繫。「因此,台灣經濟部說『無涉關鍵技術』,可能太過輕鬆了。」

2023/10/18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英國《經濟學人》:台灣極力維持半導體優勢,不會輕易放棄自己的「矽盾」

台灣政府也有意維持國內晶片業優勢,長期抑制新台幣幣值以支持晶片等出口,以及補貼能源及水的價格,這都是晶片製造商大量使用的資源。台積電創辦人張忠謀上個月表示,台灣設計高鐵網路的時候很可能將晶片製造納入考量,讓晶片製造廠員工能快速穿梭於不同生產地點。

2023/10/15 | 精選轉載

解讀《晶片戰爭》:翻開覆蓋的陷阱卡,美光與Intel讓美國超越日本逆轉勝

在技術上,美國企業抓住了個人電腦和微處理器的機遇,同時建立標準化流程實現大規模自動化生產;在政策上,美國政府增加進口關稅,積極扶持國內公司,又善用地緣戰略與韓國合作增加優勢。在美國往好的方向走時,日本卻往壞的方向進,於是美國在20世紀80年代重新掌握了世界第一的主導地位。

2023/10/06 | 關鍵評論網 ASEAN:Indochina

半導體在越南:三星供應商Hana Micron宣佈投資10億美元,美國計畫將越南打造成晶片中心

南韓三星供應商Hana Micron目前在越南北江省的第二間工廠佔地6公頃,公司的目標是到2025年年收入達到8億美元,屆時將僱用4000名工人。目前Hana Micron已在越南投資了6億美元,並計劃在2025年增加到10億美元,除此之外也正在與韓越工業技術學院進行培訓和招募。

2023/09/23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美晶片法補助細則出爐,防構成國安疑慮國家受惠,台積電、三星等國際半導體廠可能被迫撤出中國

美國商務部今(23)天發布「晶片法」最終施行細則,防止中國等可能造成國安疑慮國家受惠於其提供的半導體製造補貼。然而這卻造成台積電、三星等國際半導體大廠面臨在中美之間選邊站的壓力,而可能被迫撤出中國或減少投資,未來中國半導體產業發展只能仰賴本土業者和政府補貼。

2023/09/13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台積電拍板以不超過1億美元策略性投資安謀,有助未來在邊緣運算發展

台經院產經資料庫研究員暨總監劉佩真分析指出,台積電是晶圓代工廠,主要客戶為晶片設計廠,需要相關的矽智財(IP),而安謀生態系相當關鍵且全面,台積電入股安謀,對於台積電強化生態系,以及未來製程技術發展都有加分效果。此外,未來AI發展,可預見邊緣AI運算滲透率拉高,劉佩真指出,邊緣運算是安謀的強項,台積電入股安謀,也有助台積電未來在邊緣運算的發展。

2023/09/08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黃崇仁:台灣是全球「AI硬體首都」不擔心中國威脅,力積電明年推AI運算晶片

他表示,力積電規劃到2025年前轉型至人工智慧(AI)、新型材料記憶體、3D堆疊、電源管理等晶片晶圓製造,會減少面板驅動晶片和感測元件等成熟製程比重。記者提問力積電在日本、印度、東南亞布局進展,黃崇仁指出,日本一定會去,設廠地點和投資規模待最後定案;至於印度布局,仍須看印度政府的決定。

2023/09/06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突破美國技術封鎖?華為新機Mate60用7奈米晶片引熱議,專家:已達技術極限

楊瑞臨說,中國已經具備製造7奈米晶片技術,包括試劑、封裝。若華為新手機短期內的銷量不錯,這將對高通、聯發科在中國手機晶片市場的銷售造成一定的影響。華為新手機若外銷,可能取得蘋果、三星手機的一部分市場份額。不過,楊瑞臨說這些只是短期影響,未來1、2年,中國的晶片製造已無法提升。

2023/08/15 | 德國之聲

德國政府自掏腰包補貼設廠,但台積電的人文衝擊將比美國更大 

台積電在德國建廠前,同樣的計劃已在日本和美國開始實踐。本文作者烏凌翔認為,原本深耕台灣的台積電在德國建廠與經營,未必一帆風順。

2023/07/26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台積電竹科銅鑼園區設先進封裝廠,國科會感謝力積電黃崇仁大方讓地

隨著人工智慧(AI)帶動伺服器、高階晶片訂單成長,先進封裝供不應求,經濟部官員表示,台積電預估2年內產能仍無法滿足需求,因此建廠需求迫切,也感謝力積電董事長黃崇仁在考量產業戰略和國家利益下,將尚未啟動建廠計畫的用地讓出。經濟部官員強調,最新的CoWoS先進封裝技術留在台灣,也將持續鞏固台灣在半導體供應鏈中的優勢。

2023/06/28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韓國半導體名人崔珍奭遭控竊三星機密,企圖替鴻海在中國蓋晶片廠未果

知情人士則透露,韓國檢方發現,鴻海曾同意提供8兆韓元(約新台幣1914億元)來建新廠,並已每月支付數百萬美元給碁諾半導體,直到退出合約時才停止。起訴書中也未揭露鴻海退出的原因。

2023/06/27 | 莊貿捷

三星Q2獲利暴跌99%,晶片、記憶體和手機事業全面重挫,韓國GDP受拖累下修

研究調查機構集邦科技(TrendForce)指出,自2022下半年起晶圓代工產業下行,二、三線晶圓代工業者受限於製程技術、產品重疊性較高,導致競爭激烈而缺乏議價能力,因此營運表現在需求反轉向下的情境中變化更為劇烈,未來韓國三星(Samsung)的營運狀況更顯艱難。

2023/06/20 | 莊貿捷

英特爾獲百億補助,將在德國投資300億歐元設晶片廠,助攻歐洲半導體生態系成形

過去半導體產業是由歐美設計、亞洲製造封測的全球化模式,如今,隨著英特爾(Intel)在德國鉅額投資正式定案後,已經形成美洲、亞洲及歐洲等三大半導體生態系。

2023/06/19 | 莊貿捷

英特爾推全新處理器,並將斥資250億美元設新廠,納坦雅胡:以色列有史以來最大的國際投資

半導體業內人士透露,英特爾除了在以色列擴大投資至250億美元以外,還分別於波蘭投資46億美元建廠,德國投資總額達到170億歐元(協商中),以及斥資200億美元在美國亞利桑那州修建2座新的半導體工廠,這些巨額投資對英特爾來說是沈重的負擔。

2023/06/17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英特爾砸46億美元波蘭設廠,助歐盟打造晶片供應鏈;傳英特爾爭取成為安謀IPO錨定投資者

英特爾於今(17)日在聲明中表示,這座位於弗羅茨瓦夫(Wroclaw)的新廠,「將有助滿足英特爾預期在2027年前出現的組裝和測試迫切產能需求」。

2023/06/13 | 莊貿捷

美對中晶片禁令再鬆綁,拜登政府擬延長台、韓廠商豁免期

近日禁晶片政策似乎有所轉圜。根據《華爾街日報》報導指出,美國商務部負責工業和安全事務的高階官員於近日表示,拜登打算延長這項晶片出口管制政策的現有豁免期限。

2023/06/13 | 莊貿捷

《華爾街日報》:三星前高層被控偷晶片廠設計藍圖,吸引60億美元投資企圖在中國設廠

本次技術外洩事件,韓國半導體尚未傳出重大虧損。不過,據集邦科技(TrendForce)報告指出,近期受到全球經濟下滑影響,三星產能利用率下滑,第1季營收僅34.5億美元,季減36.1%,是所有同行中第1季跌幅最高的業者。

2023/06/12 | 莊貿捷

越南熱浪引發缺電危機,北部工業區輪流限電,蘋果、三星全球供應鏈轉移受衝擊

今年越南首季的經濟成長由前期的5.9%下滑至3.3%,停電問題威脅經濟,事實上越南的缺電問題,比想像的還要嚴峻,今(2023)年5月底越南已經開始實施「關閉路燈」政策,並協調製造業者避開用電尖峰時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