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

上海市,簡稱滬,別稱申,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直轄市,中國的經濟、金融、貿易、航運、商業、上游製造和對外開放中心,上海也是一座港口城市,是中國人口第二多的城市,是中國內地最發達的城市,也是一座全球城市。 --來自 維基百科


最新文章

2023/05/11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中國多城市爭相鼓勵「地攤經濟」,專家稱創造虛假繁榮沒解決真正問題,官媒稱不該變「網紅經濟」

增加「城市煙火氣」成為中國今年拉抬經濟的指標之一,鼓勵「地攤經濟」成重要手段。北京、上海、蘭州、深圳等地陸續宣布放寬擺攤的規範與時程,而至今仍有大小城市持續宣布相關鼓勵擺攤的辦法。中國官媒《經濟日報》10日以「發展夜經濟得下大功夫」為題刊發評論文章,強調「夜經濟不是貴經濟,也不等於網紅經濟」。

2023/05/09 | TNL 編輯

中國突襲搜查諮詢公司凱盛融英,「反間諜法」定義模糊不利疫後吸引外資

近期中國國安機構,以竊取軍事與金融情報為由,對諮詢公司凱盛融英(Capvision)進行「公開執法」。外媒表示,北京的反間諜搜查行動,可能會損害中國在經濟開放與復甦上的努力。

2023/05/03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中國失業青年賣飯糰,整天只賺22元痛哭;北京、上海、蘭州鼓勵擺攤,「地攤經濟」取得正當性

中國官方上月發布的數據顯示,3月份中國整體失業率雖微降至5.3%,但16至24歲青年失業率卻高達19.6%,也就是說幾乎每5個16至24歲的中國青年就有一個工作無著。又因去年中國應屆畢業生數首次破千萬達1076萬,估計今年再創新高將達1158萬,如此因中國青年失業而衍生的社會問題勢必更雪上加霜。

2023/04/24 | BBC News 中文

「銅鑼灣書店」翻版?八旗文化總編富察在上海失聯,疑遭「秘密拘捕」

作者芳姿撰寫的文章「當代知識分子富察」提到,富察是在1995年讀博士班時認識了現在的台籍太太,兩人2001年交往、2005年結婚,婚後仍分居兩地。文章透露,富察當時在上海為公職人員、共產黨員,岳父起初很不能接受女婿是大陸人,反對兩人婚事,後來「看到富察與蘇貞昌、羅文嘉等人在一起,發現這個女婿其實是非典型共產黨員,得意地說共產黨現在做我女婿。」

2023/04/17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上海「地下偶像」演出疫後復甦,粉絲相約到場應援

活動主辦方的成員小平提到,台灣的地下偶像這幾年也發展的不錯,平時有在關注台灣的地下偶像團體,例如「昼食彼女Lunch Girls」,希望有機會能在現場看欣賞他們的演出,以及和台灣的團隊交流、分享辦活動與經營地下偶像團體的心得。

2023/04/13 | 精選書摘

《一段未知的旅程》:武漢即將改朝換代的第一個徵兆,是1948年聖誕夜實施全城宵禁

一九二三年,六名樂勒脫修女踏上這塊土地,她們從無到有組織教會、培養修女、創辦學校,即使面對洪水飢荒、戰爭轟炸、政治驅逐,她們作為一個人、一名修女、一位教師不改傳教奉獻的初衷。本書梳理了修女會日誌、信件、報告與訪談,搭配珍貴的歷史照片,從這群外國修女的視角,深入災難重重而又鮮活生動的中國。

2023/04/10 | 莊貿捷

特斯拉將在上海蓋儲能超級工廠,可望推出廉價版電動車迎戰比亞迪

美中對抗下,特斯拉執行長馬斯克(Elon Musk)做出了一個重要的決定。特斯拉於10日表示,要在上海打造超級儲能工廠將於今(2023)年第3季動土,2024年第2季開始生產,這是特斯拉首個在美國本土以外的儲能超級工廠。

2023/03/29 | 德尼思化

《花樣年華》的秘密:In the Mood for Love,開不了花的年華

《花樣年華》這部電影原本的名字其實是「秘密」。周蘇在餐廳試探及確定,乃緣份之始,始於伴侶婚外情的秘密,下開新的隱私,在樓梯牆壁周旋,雨中蔓生絲絲依戀。

2023/03/28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馬英九成兩岸分治後首位「登陸」卸任總統,學者:國台辦副手接機淡化政治味道

淡江大學中國大陸研究所榮譽教授趙春山表示,馬英九有卸任元首身分,加上台灣總統大選在即,氛圍特別敏感,基於公開透明,動身前就對外公布每日行程。這趟民間交流可以賦與正面意義,台灣社會可採平常心看待。

2023/03/27 | 歪脑|WHYNOT

亞洲金融中心之爭:香港真的會被新加坡和上海所取代嗎?

香港優勢則如過往一樣,金先生指出,「阿爺」要中資公司在香港上市這個情況暫時仍會繼續,中國地大脈博,只要「流少少去香港已經夠吃」,但離開香港的人才資歷卻難以修補,未來香港的勞動力將會出現明顯的變化,香港文化將會因而逐步改變。

2023/01/05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中國疫情謠言多,民眾恐慌搶囤止瀉藥紙尿布,中疾控:3個月內XBB.1.5引發大流行可能性極低

中國放寬防疫管制後疫情大爆發,因網傳染疫將造成排便失禁使得紙尿布一片難求,甚至買不到血氧儀而開始搶購智慧型手錶。媒體日前證實,上海已發現美國新流行的Omicron變種病毒XBB.1.5毒株。中國專家童貽剛直指,入境政策調整(8日)後,國外毒株可能進入中國,並在區域內引發感染高峰。

2023/01/04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上海染疫人口可能已達7成,急診量翻倍醫院擠滿高齡病患;中國各級醫院庫存告罄鬧血荒

中國放寬防疫管制後COVID-19疫情大爆發,疫情肆虐大城上海,據報導可能已有7成人口染疫。年老的病患昨(3)日擠滿各醫院走廊,他們有的咳嗽,有的呻吟,有的快喘不過氣。連各級醫院的血庫也頻告急而鬧血荒,全因疫情嚴峻,原本敲定的各項捐血活動紛紛取消,以致無血可採。

2022/12/29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防疫封控衝擊經濟3年,中國棄清零拚復甦,學者:消費信心不振是大問題,應善用上海市「對外開放」特點

上海社會科學院國際投資研究室主任孫立行指出,現在最大問題就是消費信心不振,疫情反覆限制了實體消費,3年疫情也幾乎重構了市場生態,民眾收入預期下降,更不可能談消費。官方必須從提升民眾收入水平、降低失業率、改善貧富差距、創造投資等方式去逐步地帶動、重振消費信心。

2022/12/27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中國疫情爆炸,年資30年急診室外籍醫師未曾見過醫療如此緊繃,民眾感慨「抗疫3年到底學會了什麼?」

北京外籍醫師柏恩斯坦(Howard Bernstein)表示,他30多年急診室經歷,從沒見過如此緊繃情況。中國當前無準備、無清楚策略的抗疫方式引發民眾不滿。媒體人連清川撰文指出,歷經抗疫3年,「疫苗被穿透,ICU依然匱乏,退燒藥買不到」,農村真實情況不見報導,質疑這是天災還是人禍。

2022/12/23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網傳中國官方內部通報「全國20天近2.5億人染疫」,快遞病倒重創物流,地方政府鼓勵市民當外送員

英國醫療資訊分析公司Airfinity最新分析顯示,中國恐將迎來世界上最大規模的COVID-19感染潮。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趙立堅近日疑似染疫在家,他的妻子湯天如19日在微博發文抱怨買不到藥「好無助」。但文章遭到網友群起嘲諷後火速刪文。

2022/11/30 | TNL 編輯

六四、法輪功、台海危機:中共第三代領導人江澤民96歲病逝上海,關於他任內的幾個關鍵字

江澤民於1995年提出關於發展兩岸關係、推進中國和平統一進程的八項主張,明確了如何達到和平統一、一國兩制構想的實踐,而2000年台灣總統大選之前,被問到兩岸問題,江澤民現場背誦了曹植的「煮豆燃豆箕」。

TNL+ 2022/11/30 | 吳瑟致

「白紙運動」讓中共高層難以應對:要全國禁用白紙?還是要擴大打壓公民社會?

這波「白紙運動」會延續多久?能否形成大規模的學潮?猶如1976年的「四五運動」或1989年的「六四學運」?恐怕還有待觀察。畢竟中共利用數位科技控制的手法已經相當成熟,各地「反對力量」要對接相連有相當之困難。

2022/11/27 | TNL 編輯

中國各地聲援新疆反封控,抗爭起源烏魯木齊宣布「分3階段」恢復生活秩序

在事件爆發起源的烏魯木齊,在長期封控3個多月後,烏魯木齊市常委、宣傳部長隋榮11月26日宣布,烏魯木齊全市「已實現社會面基本清零目標」,將分3階段有序恢復低風險區居民生活秩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