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票日倒數 倒數
0
23
11
50

前往選舉專區

不在場證明

不在場證明(源自拉丁語詞彙 alibī,意思是「其他地方」)是一個人的陳述,該人可能是犯罪者,說明他們在特定犯罪發生時所處的位置,而不是在案發現場。 --來自 維基百科


最新文章

2023/01/12 | 李秉芳

林金貴被控槍殺計程車司機遭判無期徒刑,纏訟16年歷經3次逆轉終於無罪定讞

林金貴的案子纏訟16年反覆逆轉3次,關鍵在於兇嫌的頭髮長度與林金貴當時不符,林金貴之前被判刑坐監9年共計3116天,若依國家補償每日3000元到5000元計算,最少可獲得934萬到1558萬不等的金額。

2019/10/27 | 精選書摘

《法律人4.0》:新一代法律人如何替值得關心的「不在場關係人」發聲或辯護?

當不在場的人成了在場者,局外人成為當事人,我們便不能再只注意在場當事人的想法和訴求,我們必須有所警覺,不在場的局外人可能更將左右我們的成敗,甚至斷定我們的生死。

2018/11/26 | 精選書摘

《幻影女子》小說選摘:那位女子可以證明你的清白,但她根本不存在

「結論是,各位先生女士,我只問你們一個簡單的問題。當一個人活下去與否,就靠他能不能提供另一個人的長相和其他細節,此刻他卻完全想不起來,這正常嗎?這有可能嗎?」

2018/11/25 | 精選書摘

《幻影女子》小說選摘:那位女子可以證明你的清白,但她根本不存在

「結論是,各位先生女士,我只問你們一個簡單的問題。當一個人活下去與否,就靠他能不能提供另一個人的長相和其他細節,此刻他卻完全想不起來,這正常嗎?這有可能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