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票日倒數 倒數
0
23
11
50

前往選舉專區

世界人權宣言

《世界人權宣言》(英語:Universal Declaration of Human Rights,縮寫:UDHR)是聯合國大會於1948年12月10日在法國巴黎夏樂宮通過的一份旨在維護人類基本權利的文獻(聯合國大會第217號決議,A/RES/217),共有30條。 --來自 維基百科


最新文章

2023/10/10 | Swissinfo瑞士資訊中文

「避免一味指責」「不要照搬照抄別國模式」——中國如何在國際上改寫「人權」定義?

中國政府意欲推廣自己的人權理念,並期望聯合國體系迎合其威權統治。這場較量正在日內瓦萬國宮的會議室展開,近年來,中國外交官的演講也越來越明顯地表現出對現有準則的蔑視。

2023/03/24 | Swissinfo瑞士資訊中文

奇蹟般的《世界人權宣言》,如何改變二戰後殘破的國際秩序?

1948年《世界人權宣言》的誕生,是出於確保第二次世界大戰給整個人類造成的史無前例的的恐怖悲劇不再重演的美好願景。就在2023年這一具有里程碑意義的宣言距發表已滿75週年之際,《瑞士資訊》聚焦於《世界人權宣言》是如何孕育而生的,以及在當今這個時代其是否依然具有現實意義。

2022/07/31 | Right Plus 多多益善

《身心障礙者權利公約》是什麼(下):無障礙不只電梯和坡道,還包含我們日常生活的四大層面

上一篇我們談到CRPD的精神與臺灣要配合國際專家審查的事情,這篇我們來談一些比較硬的議題。包含大家所認知的無障礙該是如何?臺灣社會在面對障礙者時又是怎麼處理?雖然政府總是強調做了多少軟硬體設施,但當回到障礙者日常,外界的不耐煩、訕笑、不理解,這些不常被提起的,才是最真實的「障礙」經驗。

2022/07/30 | Right Plus 多多益善

《身心障礙者權利公約》是什麼(上):為什麼台灣不是聯合國會員國,卻必須履行CRPD的規定?

《身心障礙者權利公約》是21世紀第一部人權公約,意在保障身心障礙人士在日常生活的一切權利有受到完整保障,台灣也不落人後,於2014年公布國內施行法。今年8月初,國際人權專家將來到台灣開會,討論甚麼呢?就是要檢視台灣在實踐上,是否有符合CRPD的精神。

2022/07/27 | 精選書摘

《公民不盲從》:反年改團體世大運陳抗,可以阻擋選手進場嗎?

只要言論沒有立即危險,只要手段並未無故破壞法制,那麼每個人意見及其表達方式都應該有自由進入言論市場,接受其他人的評斷。

2022/07/25 | Readmoo閱讀最前線

朱家安:為什麼要保障宗教自由,就必須先保障墮胎自由?

各宗教的教義或許有衝突,但只要它們能把世俗人類的基本權利當成彼此尊重的最大公約數,一起過活就不會有問題。美國基督徒操弄聯邦政府對美國憲法的詮釋,讓州政府能干預女性中止懷孕的權利,是將那個多文化的國度往宗教衝突的臨界點又推了一把。

2022/06/20 | 精選書摘

《做哲學》:有沒有普遍適用於所有時空文化社會的道德規範存在?

不同社會文化在道德規範上的差異,讓不少哲學家思考,我們口中所謂的「道德」,會不會都只是相對於不同時空文化社會下的產物?會不會其實沒有放諸四海、普遍適用於不同時空文化社會的道德規範存在?這也開啟了相對主義者與普遍主義者之間的論戰。

2022/01/10 | 精選書摘

《扎根:人類義務宣言緒論》導讀:這是一本叩問靈魂的書,也唯有以靈魂來回應才算是相稱

正如本書開宗明義地說道,人的身體與靈魂都有基本需求,必須獲得滿足,道理簡單如飢渴就必須飲食。但讓韋伊感到真正迫切的是,人們似乎總是忘了回應靈魂的根本需求,甚至以為那必須以生理需求的滿足作為前提,因此把後者當作首要之務。

2020/03/30 | 讀者投書

「至上.中正:當代人權影像展」側記:記住一切前進的方向,否則我們將一事無成

隨聯合國大會通過《世界人權宣言》70週年之際,推出由策展人林木材規劃的「中正之下:當代人權影像展」。這個規格小巧的展覽,展出地點就位於中正紀念堂銅像大廳正下方,「中正之下」這個展名除了是這處隱蔽展間的某種空間性描述,另一方面也指向台灣自過往威權治理中走來的種種歷史、記憶與今昔對人權的討論。

2019/07/04 | 精選轉載

我們還有資格講「法治」嗎?

佔領立法會的示威者行動或許有很多可議之處,但有一點我們必須承認:即使缺乏裝備和訓練,仍然挺身而出抵抗暴政的,不是暴徒;他們正是彰顯法治真義的人,我們應該稱他們為義士。

2019/06/14 | 關鍵評論網 ASEAN:Indochina

涉「冒犯君主罪」遭拘5年,泰國作家終於交保

泰國設有世界上最嚴厲的冒犯君主罪,泰國網路媒體Prachathai表示,2012年至今,至少有127人因為違反冒犯君主罪而被逮捕,57人被判入獄,刑期最高的是35年。

2019/02/11 | 廣編企劃

沒有人是局外人!讓聲音成為力量,一起為台灣人權發聲

70年前的12月10日,是全球步向迎接「言論」和信仰自由的關鍵日。全球為紀念這一日,特別舉辦響應活動紀念「世界人權宣言」。自栩為民主、自由國家的台灣,自然也不能錯過這樣的機會,眾多藝文人士、教授都站出來齊聲為人權發聲,身為台灣公民的你,這次也有機會一起來為台灣發聲。

2019/01/31 | 廣編企劃

世界人權宣言 改變世界觀念的力量

70年前的12月10日,是全球步向迎接「言論」和信仰自由的關鍵日。全球為紀念這一日,特別舉辦響應活動紀念「世界人權宣言」。自栩為民主、自由國家的台灣,自然也不能錯過這樣的機會,眾多藝文人士、教授都站出來齊聲為人權發聲,身為台灣公民的你,這次也有機會一起來為台灣發聲。

2018/12/19 | 劉威良

在德國人權日,我聽見呼籲世界關注李明哲的一封信

活動中特別安排宣示朗誦世界人權宣言的30條內容,這人人應該享有基本人權,對照當今因為人權受損而大量出逃的千萬難民,可以說是一大諷刺。

2018/12/11 | 關鍵評論網 ASEAN:Philippines

掃毒槍下亡魂恐接近3萬人,菲總統府堅稱是為「保護守法民眾」

人權委員會目前正在調查1500宗與掃毒行動有關的案件,死亡人數可能高達2萬7千多人,遠高於警方聲稱的4,800多人。

2017/03/02 | 國際特赦組織香港分會

仇恨政治當道,我們還能獨善其身嗎?

「仇恨政治」似乎愈來愈有市場,人們容讓甚至支持將侵害「他者」人權的行為合理化,以保障自己眼前的利益,卻忽略了當人權底線失守,最後可能得不償失。

2017/03/02 | 國際特赦組織香港分會

仇恨政治當道,我們還能獨善其身嗎?

「仇恨政治」似乎愈來愈有市場,人們容讓甚至支持將侵害「他者」人權的行為合理化,以保障自己眼前的利益,卻忽略了當人權底線失守,最後可能得不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