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7/20 |
如果台北市街頭只有一棟棟新穎豪宅,絕對不可能成為世界設計之都
如果從更高的制高點看台北市的發展需求,台北大巨蛋本身設計以及與周邊環境如何整合、互動,都是在規劃前就應該思考的問題。
2015/01/03 |
分析柯P小內閣的5路人馬,100天後見成敗
分析柯P在台北市府的人事團隊,主要來自遴選、新黨與綠營人士,這些背景殊異的各路人馬,如何贏得民心,柯P的100天成績單,就會初見成敗。
i-Voting 世界大學運動會 More... 世界設計之都 人事權 人民火大行動聯盟 倪重華 傅永茂 全民參與 公訓處長 公車專用道 公辦都更 兵役處長 副市長 副祕書長 劉銘龍 勞動局長 原民會主委 台北市 台北市長 周禮良 圈叉三角形 姚立明 嫡系人馬 客委會主委 小內閣 工務局長 市政小組 張景森 張益贍 彭振聲 忠孝西路 捷運局長 政治素人 文化局長 新黨 曲兆祥 李應元 李文英 林欽榮 林洲民 林錦昌 柯P新政 柯文哲 楊芳玲 民政局長 民進黨 法務局長 泛藍 洪智坤 環保局長 研考會主委 社會住宅 社會局長 祕書長 競選團隊 簡余晏 綠營 莊淑芬 蔡璧如 藍世聰 蘇建榮 蘇麗瓊 衛生局長 觀傳局長 許立民 財政局長 賴香伶 辦公室主任 遴選 遴選委員 都發局長 鄧家基 鍾永豐 開放政府 陳秀惠 陳銘薰 首長 黃世傑
2014/05/10 |
辦世界設計之都只是浪費錢嗎:看看首爾,台北能否因此脫胎換骨?
「世界設計之都」獲選城市,究竟要傳達如何的意象呢?客觀地說,台北市容逐漸落後新興都市,許多觀光客直言低矮老舊,或許與台灣長期政治內耗,缺乏宏觀規劃有關。城市文化當然不在於比誰的樓高,但台北的問題出在建物不美。首爾當然有類似建築,所以,當首爾獲選WDC時,市長吳世勳即制定一項驚人的建築法規:首爾新建築不能再蓋火柴盒般一模一樣的樓房―指沒有語意的現代主義建築。 我們應透過「城市品牌」和「城市色彩」內涵去思考城市美學,而執政者必須擴大施政的理想性,並藉由此次WDC的獲選,計劃性的透過設計引導至市政建設,讓台北市成為一個真正的「創意設計之都」,進行一場城市改造運動。
2014/05/07 |
單打獨鬥的台灣文創:我們擁有世界級的文創人,為何無法成為世界級的文創國?
2013年11月19號,國際工業設計協會(The International Council of Societies of Industrial Design,ICSID)在蒙特婁正式宣布台北市獲得「2016世界設計之都」(The World Design Capital, WDC)的代表。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為申辦2010年WDC,首爾完整回顧代表高麗的精神與事物,統整出51項可精進的文化資產,建設包括北村韓屋、東大門設計廣場、漢江文藝復興計畫,首爾頓時脫胎換骨,成功變身為設計新聖地,而對取得入場門票的台北,與其批判「是否燒錢辦活動」,不如藉此討論能否能藉WDC整合台灣文創產業,成為名符其實的「設計之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