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

2023/01/07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中國推第10版診療方案,快篩列診斷標準、廢止集中隔離;防疫鬆綁後,中國工程院半個月20位院士離世

中國政府放寬防疫管制導致疫情大爆發,諸多相挺政府防疫政策的專家屢遭抨擊。中國社群平台微博昨天公告,針對1120個發布攻擊專家學者言論的帳號給予禁言處置,包括被網友稱為「毛左」的北大學者孔慶東。

2023/01/06 | 莊貿捷

暖冬意外救了歐洲的天然氣危機,專家:能源轉型下化石燃料難擴產,價格低點回不去了

聯合國於2015年通過2030永續發展議程,這些國際法規對傳統能源企業而言,已預告2030年傳統能源需求將快速降溫,未來還恐面臨各國的法律限制生產燃油車等的困境,這也導致日後能源將持續在高點。

2023/01/06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歐盟對陸客防疫「放牛吃草」效果打折扣,比利時等國檢測中國航班廢水用意、作法一次看

歐盟27國為整合各國對中國入境旅客防疫措施的不同立場召開會議,最後結論只見「鼓勵」、「建議」字眼,簡言之就是讓會員國「放牛吃草」各取所好,科學效果大打折扣。為因應中國COVID-19病例激增,多國表示將檢測中國起飛航班的廢水。這雖無法阻止病毒散播,但可一窺中國疫情蔓延程度,以及新變異株是否已在當地現蹤。

2023/01/05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WHO:中國數據顯示未出現新變異株,但低報死亡人數;中國入境旅客陽性率降至19.9%,莊人祥分析2原因

世界衛生組織(WHO)官員今(5)日表示,來自中國的數據顯示,沒有在當地發現新的COVID-19變異株,但中國在疫情快速散播之際低報了染疫死亡人數。台灣自1月1日起,加強當地來台旅客機場採檢,陽性率卻不升反降,從首日27.8%降至2日的19.9%,疫情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表示,可能與近日加強檢驗等原因有關。

2023/01/05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中國疫情謠言多,民眾恐慌搶囤止瀉藥紙尿布,中疾控:3個月內XBB.1.5引發大流行可能性極低

中國放寬防疫管制後疫情大爆發,因網傳染疫將造成排便失禁使得紙尿布一片難求,甚至買不到血氧儀而開始搶購智慧型手錶。媒體日前證實,上海已發現美國新流行的Omicron變種病毒XBB.1.5毒株。中國專家童貽剛直指,入境政策調整(8日)後,國外毒株可能進入中國,並在區域內引發感染高峰。

2023/01/04 | 莊貿捷

中國疫情拖累,短短一年蘋果市值蒸發1兆美元,業內人士:iPhone若趕工不及恐湧現「退訂潮」

中國是蘋果最大的生產基地和市場,受到其國內疫情影響蘋果市值正式跌破2兆美元,而業內人士指出,如果中國再趕不出貨,民眾可能因為經濟狀況不好而退訂,再推升供應鏈廠商的高庫存情況。

2023/01/04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北京砸錢洗腦「偉大抗疫精神研究」被罵翻,白宮:中國沒有理由對各國檢測措施進行報復

中國政府突鬆綁防疫,民間搶無藥自主艱難抗疫,但官方卻在這種糟糕時間砸重金請北京學者協助洗腦,舉辦「偉大抗疫精神研究」,引發網路一片撻伐,被罵到翻車後急轉彎喊停。而面對WHO要求中國定期分享流行病狀況的明確與即時數據,中方官員稱自放寬防疫的新10條發布以來,已兩度和WHO召開交流會議。

2023/01/04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上海染疫人口可能已達7成,急診量翻倍醫院擠滿高齡病患;中國各級醫院庫存告罄鬧血荒

中國放寬防疫管制後COVID-19疫情大爆發,疫情肆虐大城上海,據報導可能已有7成人口染疫。年老的病患昨(3)日擠滿各醫院走廊,他們有的咳嗽,有的呻吟,有的快喘不過氣。連各級醫院的血庫也頻告急而鬧血荒,全因疫情嚴峻,原本敲定的各項捐血活動紛紛取消,以致無血可採。

2023/01/03 | 莊貿捷

中國疫情衝擊太陽能產業供給,13家台廠喜迎歐美轉單效應

中國疫情影響的太陽能產能,而目前歐美各國正積極打造太陽能設備,整體市場供不應求,此外加上國內政策利多頻傳,共計將有13家太陽能模組業者受惠。

2023/01/03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中國第二波疫情恐在農村爆發,四川70萬人調查感染已破8成,昆山台商:狀況慘烈只能提前放假

中國已有10餘省以問卷調查方式收集當地COVID-19感染狀況。其中,對逾70萬四川居民的調查顯示,整體感染發病已超過8成。一名昆山台商告訴《中央社》,只能用「慘烈」2個字形容昆山在地COVID-19疫情發展狀況,「很難找到沒有陽的人」。

2023/01/02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中國來台旅客唾液PCR、首日陽性率27.8%,專家估會再高一些

中國來台旅客唾液PCR採檢,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分析,檢驗首日陽性率27.8%,是高、是低無法直接判斷,需持續觀察。陳秀熙接受媒體聯訪時表示,預估未來入境陽性率大約會介於20%至35%。

2023/01/01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日本機場檢疫陽性爆增,92例中有90人具中國旅遊史,紐時:中國疫情如大型科學猜謎

去(2022)年《紐約時報》報導指出,中國疫情復燃,情勢嚴峻而難以預測,像是大型科學猜謎,未料昨(31)日,日本政府公布於12月30日開始普篩從中國本土入境人士的數據,發現染疫92人中有90人具中國旅遊史。

2023/01/01 | 《思想坦克》

中國疫情大爆發難以避免,但要再度引發台灣大流行也不容易

中國離台灣如此接近,兩地交流與台商流通往返最有相關,有關政府部門忌憚中國疫情是否會再度吹向台灣,導致台灣疫情又一次爆發,這樣的顧慮不能說不對,只是應該不容易發生。

2022/12/31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英法憂中國疫情不透明將設入境管制,WHO會中國官員要求共享資訊

北京當局解除COVID-19清零政策,包括定期對人民進行核酸檢測等措施後,各地的確診病例攀升。美國、韓國、印度、義大利、日本與台灣等已要求來自中國的旅客採檢COVID-19。中國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昨(30)日稍早在聲明中說,中國高階衛生官員與世衛透過視訊交換對新型冠狀病毒的意見。

2022/12/30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義大利對中國入境旅客強制採檢,籲歐盟各國跟進;泰國有意提供免費疫苗迎接中國旅遊大軍

義大利昨(29)日敦促大致上沒有實體邊界的歐洲聯盟其他國家,對來自中國的入境旅客實施COVID-19強制性採檢。歐盟衛生機關則表示,他們仍認為「不必要」強制要求來自中國的旅客接受篩檢。隨著中國放寬防疫限制,亞洲國家開始準備迎接中國觀光客人潮,許多國家準備推出套裝行程,希望趁中國這波報復性旅遊大發利市。

2022/12/30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專家估北京感染率恐破8成,憂中國成新變異株溫床,民眾興起赴澳門「疫苗旅遊」

隨著中國取消COVID-19清零措施,病毒得以在擁有全球1/5人口的中國境內迅速傳播。公衛專家警告,中國可能成為新型變異株誕生的「潛在溫床」。中國陷COVID-19爆發3年來最嚴重疫情,但本月意外決定撤除嚴厲的清零政策後經濟有恢復生機跡象。經濟圈研判只要撐過第1季的陣痛,明年中國整體經濟成長料有強勁反彈。

2022/12/28 | TNL 編輯

中國明年防疫降級1/8恢復旅遊簽證,國際機票預訂暴增5倍,多國憂心疫情設入境管制應對

中國宣布自明年1月8日起解除入境隔離措施,並有序恢復中國公民出境旅遊。消息發布不到一小時,網路平台的國際機票預訂量暴增5倍。相較於此,不少國家憂心疫情擴散,包含印度、日本、義大利紛紛宣布對中國的入境管制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