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

2023/03/08 | 丁瀚恒

傳統山水畫與西方古典音樂「留白」(下):西方古典音樂家,也喜歡透過「留白」讓人題跋

說到西方古典音樂,一眾作曲家其實也像中國傳統畫家一樣,喜歡透過作品的「留白」讓人題跋。這類的「音樂題跋」有一稱呼,名叫Cadenza,亦即華彩樂段。Cadenza原指意大利歌劇詠嘆調由獨唱者即興演出的段落,後來到了十八世紀,華彩樂段廣泛應用到噐樂協奏曲上,它們通常出現在樂章的結尾部份,而作曲家一般在樂譜「留白」,以一個帶有延音記號(fermata)的休止符代表整個樂段。

2023/03/08 | 丁瀚恒

傳統山水畫與西方古典音樂「留白」(上):中國的積極與西方的消極

中國自南宋以後的水墨畫(直到清末)留白的地方,大多帶有一種積極的涵義,能夠引導觀者從畫面空白的地方,聯想到各式各樣的東西。相比之下,西方世界所講的空白,卻常常帶有消極或否定性的傾向。例如在音樂語境中,我們一般把「寂靜」理解為聽覺上的空白。

2023/03/08 | 丁瀚恒

傳統山水畫與西方古典音樂「留白」(上):中國的積極與西方的消極

中國自南宋以後的水墨畫(直到清末)留白的地方,大多帶有一種積極的涵義,能夠引導觀者從畫面空白的地方,聯想到各式各樣的東西。相比之下,西方世界所講的空白,卻常常帶有消極或否定性的傾向。例如在音樂語境中,我們一般把「寂靜」理解為聽覺上的空白。

2020/04/16 | 精選書摘

《看見與觸碰性別》:中國當代藝術中,女性仍為男性的刻板印象所界定

本文涉及了兩個交叉的主題,二十世紀中國藝術中的女性藝術家和二十世紀中國藝術中的女性主題。兩者似乎都與女性主義和都市文化發展相牴觸。我們發現在毛澤東時代的三十年中(1949–1979)女性藝術家實際地位的下降同在美術作品中理想化的社會主義婦女形象的大量增加形成意強烈的反差。

2020/04/16 | 精選書摘

《看見與觸碰性別》:囿於書法藝評界的保守主義,女性書法家仍無法與男性均勢

當代中國已歷經民國初年以性別平等作為政治社會改革面向的時期,女性書法家仍無法與男性均勢。原因可能是囿於書法藝評界的保守主義,及全國性比賽尚欠公允的評判及性別隔離。「性別盲」使受過良好教育,具文化涵養的女性無法於社會上被體現。

2018/11/13 | 歷史學柑仔店(kám-á-tiàm)

融合了兩種性格,走在自己道路上53年的台北故宮博物院

回顧歷史,開館於1965年11月12日的台北故宮,不是紫禁城故宮博物院的復館,她就是一個新的館。這五十多年間,對外,故宮一直扮演著文化大使的角色(無論是哪個政黨執政);對內,則為台灣的藝術史研究者提供豐富的養分與土壤。

2016/06/19 | 藝趣談 Art Uncovered

最親密的陌生人,一個時代的哀傷:張曉剛的《血緣-大家庭》

畫家的原意究竟是甚麼?我們不會知道,但對大多數觀眾來說,作品已超脫個人的情感。它們說的,不是個人經歷,而是一個時代的故事。畫上灰朦的氛圍,猶如在淡淡訴說一個時代的哀傷。

2016/06/16 | 藝趣談 Art Uncovered

最親密的陌生人,一個時代的哀傷:張曉剛的《血緣-大家庭》

畫家的原意究竟是甚麼?我們不會知道,但對大多數觀眾來說,作品已超脫個人的情感。它們說的,不是個人經歷,而是一個時代的故事。畫上灰朦的氛圍,猶如在淡淡訴說一個時代的哀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