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天新聞

中天新聞台,是旺旺中時媒體集團旗下中天電視的新聞頻道,於1994年9月1日開播,前身為傳訊電視中天頻道;2020年因未能續台灣NCC執照,該台轉型為網路電視,移往YouTube以及境內OTT服務上直播。 --來自 維基百科


最新文章

2023/05/20 | 《思想坦克》

解析中天電視台換照案:「一部勝訴、一部敗訴」,52頻道已有新住戶,原本的客群也回不來了

本案司法判決意旨也只是指摘程序瑕疵問題,要求通傳會要拿2018年2月的新修正評分表為中天電視台打成績,俾作為決定准駁換照與否的根據,而非直接逕行發照。在可預見未來數年除了繼續法律攻防,中天電視台仍將以網路電視台之姿持續營運。

2022/04/21 | 精選書摘

《假新聞政治》:旺中集團離職高層透露,「我們挺韓不挺藍,作為員工只能符合集團方針」

《中時電子報》形成支持特定候選人韓國瑜的現象,同時引發假新聞可能出現的疑慮。在假新聞的討論中,意識形態式的回聲室(echo chambers),以及日益增加的同族意識(tribalism)、情感分享等,都能影響社會大眾。《中時電子報》表現明顯的挺韓立場,進而引發社群媒體呼應。

2021/06/30 | TJ

【關鍵眼中盯】48到55台「黃金地段」出現兩家三立,但頻道多真的就好「洗腦」嗎?

TVBS最近設立一個網路頻道「TVBS選新聞」,廣告說那是「沒有監視器畫面、不分色彩、沒有預設立場」的報導,換句話說,他們也知道自己的新聞並非如此,但哪家又不是?而電視台對那些想看「認真新聞」的人的處理,卻是將他們「分流」到電視機之外的平台。

2021/03/31 | TNL 編輯

NCC通過華視上架52頻道、約124萬民眾可收看,華視:3年內員工擴編至400人

NCC今天通過15系統申請《華視新聞資訊台》遞補52台案件,全台約124.5萬觀眾將可在52台收看華視新聞資訊台,市占約25.58%。

2021/02/24 | TNL 編輯

練台生的北都遞件「52放台視新聞」,為何NCC對華視仍情有獨鍾?

NCC證實收到北都數位送出的移頻申請案,希望把原本位在97頻道的「台視新聞台」移到52,但在第一波「全軍覆沒」的移頻送件下,NCC為什對華視情有獨鍾呢?

2021/02/08 | TNL 編輯

趙少康:有意代表國民黨參選2024總統,目標促進兩岸和平、藍綠和解

趙少康分析,對中共來說「反獨重於促統」,只要台灣不獨,就不會發生戰爭,然而現在蔡政府雖不宣布台獨,私下卻透過修改課綱、提名大法官等政策,以此靠近美國,往獨立方向走。

2021/01/15 | TJ

【關鍵眼中盯】多虧NCC幫忙「斷開鎖鏈」,中天新聞得以順利「轉型」

NCC關中天長遠來看對民進黨並不好,一大原因就是轉至「地下」的中天新聞更難被管理。因為在網路時代,與第四台的連結反而是政府管制新聞台的唯一管道,而「斷開鎖練」的中天不只不再受制任何監管,其他競爭者也永遠無法超越中天的彈性。

2020/12/15 | TJ

【關鍵眼中盯】陳文茜轉投TVBS,原來天下真能有不散的筵席

12月初陳文茜發了一篇感人肺腑的貼文,感謝《文茜的世界周報》團隊在關台之際堅守專業,好加在過沒幾天就傳出與TVBS簽下新合約。只是筆者仍然擔心陳文茜轉至中天新聞眼中的「綠媒」TVBS,會不會引起原本觀眾的反感?也不僅想問許多人如此糾結要「上電視」的原因,究竟是什麼?

2020/12/11 | TNL 編輯

最高行駁回抗告:中天新聞台確定走入歷史,12日零時電視停播

中天新聞台執照將於今晚到期,12日凌晨零時起將無法在電視上播出。不過中天旗下有2個YouTube頻道,可成為中天新聞告別有線電視後轉戰的新戰場。

2020/12/11 | TNL 編輯

最高行駁回抗告:中天新聞台確定走入歷史,12日零時電視停播

中天新聞台執照將於今晚到期,12日凌晨零時起將無法在電視上播出。不過中天旗下有2個YouTube頻道,可成為中天新聞告別有線電視後轉戰的新戰場。

2020/12/09 | 吳瑟致

「中天假處分」與「52頻道上架」不應混為一談,NCC也不該再「積極表態」

NCC曾表示在中天假處分未有結果前,「52頻道」恐怕有「空頻」的可能,甚至傳出用行政指導的方式發文給系統商將「52頻道改送空頻」,甚為不妥,如今法院確認上訴遭駁回,NCC也該回歸市場機制,保有行政中立尊重系統商或代理商的申請。

2020/12/07 | TNL 編輯

中天新聞換照案聲請假處分,台北高等行政法院4大理由裁定「駁回」

北高行認為,若准許《中天》新聞台本件假處分申請,等於藉由假處分程序迴避國家對於衛星頻道事業換照監理的規範,除將使6年定期換照制度形同具文,更影響NCC有效管理秩序之權能。

2020/12/04 | 莊貿捷

【關鍵時事】內容優質的公廣集團,若進駐52頻道能帶來哪些好處?

這幾年公廣集團,在戲劇上表現叫好以外更是叫座,但相較於戲劇上的成果,公廣製播之新聞卻苦無發展的機會,一方面受限於「財源」掣肘,另一方面則苦無專屬於公廣的新聞台,如果能藉這次「52台換家」的時候進駐,將有機會打開「新聞製播」能見度。

2020/11/23 | 吳瑟致

藍裡透紅的訴求,被國民黨失焦的反綠「秋鬥」

美豬議題本當是「台美經貿議題」與「進口檢驗標準」之間的政策討論,中天新聞撤照是「新聞製播」在「專業」與「自由」之間的平衡,然而藍營一再簡化成「食品安全」與「言論自由」,完全不提對策建議與替代方案,反而一再暗喻「蘇揆任期」與「蔡蘇矛盾」。

2020/11/20 | TNL 編輯

搶攻新聞頻道「蛋黃區」,中嘉集團正式向NCC申請將《寰宇新聞台》移頻52台取代中天

中天換照未過關,各集團摩拳擦掌要搶攻52台。中天新聞頻道代理商中嘉集團已向NCC申請,欲將旗下代理的另一新聞台《寰宇新聞台》移至52頻道。NCC主委呼籲給公廣集團機會,但對有線系統業者而言,商業考量不可忽略。

2020/11/20 | 《思想坦克》

中天撤照只是一小步,阻絕台灣民主威脅的未來還有漫漫長路

沒了中天,未來恐怕還有其他電視台會接棒中天的位置,繼續用偏頗的新聞替中國政府說話,許多多元平台不像有限的電視頻譜,可以用換照來審查、制約,要處理這樣的狀況,我們可能需要不一樣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