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6/19 |
創造「中年危機」的是一位加拿大精神分析學家,他在晚年很後悔提出這個概念
步入中年之後,另一個最大的轉變是要去調整、甚至改變過去習以為常的東西,不能再像年輕時期般的持續擴展,超出能力範圍。在家庭、工作和社會的壓力下,重新建立新的「真實自我」系統.像是從跑百米轉換成跑馬拉松,並且要練習適度的「配速」,才能順利進入到人生最後的週期。
2020/06/28 |
《畢業就在夢想的路上,強大!》:你寶貴的大學時光,都是在給那份四十歲要交的考卷寫答案
我管不住自己的時候,就閉上眼睛,去我四十歲那天的清晨。我因為得過且過,經常偷懶,對自己說的「明天吧」比「必須今天」多許多,「算了吧」比「再堅持一下」多許多,寫出一張爛透了的答卷。考試時間結束,我抓著頭髮捂住臉,後悔得痛哭。
2019/11/21 |
《大器可以晚成》:「年少得志」的迷信,讓每個年齡層都苦不堪言
《大器可以晚成》檢視我們如何逐漸瘋狂強調及早成功,以及個人和社會因此付出的代價。社會上愈來愈流行年少有為的觀念,青少年就得承受更大的考試壓力,不僅犠牲其他能力的培養,也沒有給予他們足夠多的時間培育健全的人格和探索人生的興趣,甚至也讓他們錯過試錯的寶貴經驗。
2016/08/12 |
麂皮樂團Suede新作《Night Thoughts》:走出中年危機後的靜謐美好
除了和青春的道別,同時也暗藏著對死亡的思索,這是Suede經常討論的主題,由年近半百的Brett Anderson唱出,有著更深刻的韻味和智慧。
2016/05/22 |
《絕命毒師》沃特與《007:空降危機》龐德的中年危機
今天想討論的是沃特懷特(Walter White)這個角色在《絕命毒師》(Breaking Bad, 2008-2013)前兩季的形象和中年危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