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票日倒數 倒數
0
23
11
50

前往選舉專區

中文

漢語又稱中文、華語、唐話,概指由上古漢語(先秦雅言)發展而來、書面使用漢字的分析語,為漢藏語系最大的一支語族。 --來自 維基百科


最新文章

TNL+ 2023/09/04 | TNL國際編譯

中國形象差中文學習熱退燒,「韓流」席捲全球,韓語成美國大學選課大熱門

過去十年,與學習國際事務及安全的學生相比,西方國家商學院學生對於中文課程的參與度有所下降。有些人將中文在國際社會的式微歸因於市場變化。隨著Google翻譯和ChatGPT等人工智慧科技的進步,且能掌握雙語的中國畢業生已填滿中文相關職缺,新進求職者不再需要掌握基礎中文技能。

TNL+ 2023/08/25 | Lucy Chang

柬埔寨中文教學求生記(二):從「陪讀媽媽」到「中文老師」,柬居母親的國際學校觀察筆記

台灣學生在畫國旗的活動,被中國老師強行糾正改畫五星紅旗;台灣女孩跟印度女孩打鬧間,叫對方「黑女孩」,遭到印度家長怒氣沖沖客訴。也有印度家長在入學面談開門見山,表示孩子絕不學中文,請校長允許他缺席中文課。種種國家族群之間的摩擦,在柬埔寨國際學校的中文課堂屢見不鮮。

TNL+ 2023/07/13 | 留德趣談

遇上會說亞洲語的西方人

學過一門亞洲語的人,都不會隨街向亞洲人高呼「ni hao」和「konnichiwa」,因為他們都知道亞洲語言不知凡幾,自己所知皮毛,這樣叫喊只突顯無知。

2023/05/29 | 德尼思化

《星河戰隊》:初被誤解成擁護法西斯,諷刺極權獨裁非人化世界

殖民、法西斯等,都強調他者非人化,只要將有血有肉、情感的生命標籤,像曱甴這種具厭惡性的蟲類,下手自然不必留情。這呼應電影刻意強調蟲族的醜陋,噴血士兵也臉不改容。

2023/05/20 | Hang-TV越南夯台灣

你知道台灣有一間移工學校嗎?不只讓他們更適應異鄉生活,也能與雇主有更好的溝通

在「One-Forty」當任媒體關係的蘇欣儀表示,通常能夠來移工學校上課的人,都是和雇主關係較良好的移工,而雇主也願意讓移工一個月中休假一日來進修,營運長黃妤婷也分享,組織在一開始是土法煉鋼地到台北車站拿小文宣去介紹,並藉由移工們口耳相傳,到如今已有一個7萬人的線上學習社群。

2023/05/06 | 德尼思化

閱讀Forest:異地戀的不安與浪漫,有情人永不放棄

Forest的情詩不止感傷,多有深刻內省。孩童相信童話,那些幸福美好的星光,誰又想到幻象背後的現實落差巨大。我們都曾被哄騙,成為日後希望的陷阱。

TNL+ 2023/05/04 | 留德趣談

在外地,常被人問到粵語是否有自己一套文字

沒學過中文的人,要是能夠分辨正體和簡體,已是十分厲害。很多來港多年的外國人,要是給他們兩個招牌或兩篇文字,分辨哪是正哪是簡,相信很多人都未必做到。

TNL+ 2023/03/25 | 留德趣談

Student*innen是甚麼?對於非母語者,有些問題被誤會是「阿茂整餅」

在外地生活,聽著非母語時,使人思考到同一個字詞可有不同意思。德國人說話直接,說「不好」時,或許代表其實你已做得不錯,但仍有些欠佳之處;然而華人說話較婉轉,很少直接說對方做得不佳。而一些歐洲語言的字詞亦常被華人誤解。例如

2023/02/22 | Abby Huang

外交部與美國AIT三度進行「台美教育倡議會議」,今年拼在美多開設20所「台灣華語文中心」

為因應國家戰略目標,在國安會主導下,我國近年積極在海外開設「台灣華語文中心」,與中國的孔子學院相抗衡。僑委會副委員長呂元榮今(22)日表示,截至去(2022)年為止,美國一共有13個州設立、一共34所「台灣華語文中心」,今年度更將增加開設20所「台灣華語文中心」,讓台灣華語文中心在美國一共達到54所。

2023/01/16 | 德尼思化

悽悽慘慘之外,李清照少女時期的可愛情詩

李清照鍾情唐代男性詩人韓偓,詞句恰和其〈偶見〉一詩相映照。「笑」與「羞」,只是一字之差,卻可觀男性與女性之心,分別大矣。

2023/01/15 | 精選書摘

《譯者即叛徒?》:熱區、舒適圈、佛系⋯⋯說穿了全是譯者偷懶直譯釀成的疫情

少了這些外語直譯詞,中文難保不會被港台語和中國更巨大地影響我們。我倒寧可捨「論理」(logic)而屈就「邏輯」。語言又不是一潭死水。拉丁文作古兩千年了,朽木都能吐新芽,新拉丁文(Neo-Latin)裡的電腦、手機、網際網路樣樣不缺,誰又壓得住活跳跳的中文?

2023/01/06 | 德尼思化

西西〈浮城誌異〉:超越時間的香港寓言,叩問浮城的未來可能

西西的〈浮城誌異〉通篇五千多字,圖文竟互涉了十三張René Magritte畫作。西西曾記七篇觀看其作品的隨筆,香港文人與比利時畫家,神交文思,激發向來求新的作家,揮筆香港名篇。

2022/12/04 | 方格子vocus

身為國文老師,我們不應該只回答學生「因為大考要考,所以你必須學國文」

學國文到底有什麼用?我們念那麼多古文要做什麼?隨著越來越多頂大的二類組科系不採計國文,大一國文到底該不該廢除,關於國文是否為廢科的討論越來越熱烈。身為國文老師,我們不應該只回答學生「因為大考要考,所以你必須學國文。」而要談如何改變之前,應該要先確認的是「我們到底想透過國文教育帶給孩子什麼,是對他的人生真正有幫助的?」

TNL+ 2022/12/03 | 留德趣談

應該怎樣翻譯足球員德文名字?

與德國人談到這些足球員中文翻譯爭議,他們都會笑笑口,不懂回應。因為他們很難明白字母語言譯成方塊字的困難,也不知道因為中文的方塊字都有意思,所以除了讀音外,還要考慮用字,就是信達雅中的雅。

TNL+ 2022/11/16 | 留德趣談

粵語、普通話、德文文化比較:你會講「愛人」嗎?

現今一輩中國人好像也不多說「愛人」這個字,多說「老公老婆」。從東歐人身上聽到上一輩中國詞彙,都很特別,令人想到上一代中國和東歐國家的密切關係,還有中國人留蘇和南斯拉夫的段段故事。

TNL+ 2022/11/07 | 李少民

中國賄賂全世界(上):培養外籍學生成為國家未來領導人,用錢輕鬆買到國際影響力

在幾乎所有的賄賂-腐敗案件中,政府官員通常是接受而不是支付賄賂的人。不過有一種模式,是一個國家的政府賄賂世界上其他國家,以影響他們的態度和行為。這樣的賄賂-腐敗關係是否存在?中國政府的努力,可能會對這個問題有所啟示。

2022/09/19 | TNL 編輯

英國政府醞釀關閉境內31所孔子學院,傳跨黨議員洽談從台灣引進華語師資

根據英國保守黨議員組成的中國研究小組報告,英國政府在2015年到2024年間,幾乎所有華語教學的支出都是用在孔子學院上,近十年間一共撥款了2700萬英鎊(約9.6億新台幣)。不過,英國官方華語教學補助經費未來可能轉向提供包括來自台灣的計畫。

2022/08/19 | 方格子vocus

為什麼有些人講外語總是讓人聽不懂?要怎麼練出道地的發音?

這篇文章介紹了一些關於發音的一些觀念,不知道有沒有讓發音不好的各位讀者有點釋懷了呢?最後,下次再次遇到發音問題時,可以應用本文的概念觀察發音的變化,也許也能看到更多筆者沒看到的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