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台北

中華台北(英語:Chinese Taipei;IOC編碼:TPE)是中華民國在國際體育賽事中使用的稱謂,源自臺海兩岸分裂分治後奧林匹克運動會的「中國」代表權爭議。 --來自 維基百科


最新文章

2023/05/26 | BBC News 中文

世界衛生大會: 《中央社》記者講述成功申請採訪證,卻遭禁止入內採訪過程細節

曾婷瑄表示,當時使用英語的聯合國工作人員,強調「WHO不再承認台灣護照」,對方又說若二人同時出示中華民國護照及「台胞證」(台灣公民入境中國大陸需要的證件),或可放行。但是,兩人身上沒有台胞證。「他聽起來很有歉意,態度也很好,強調是北京施壓。他說,若他讓我們進去,那麼他的工作將不保。」

TNL+ 2023/05/09 | 楊俊業 博士

你知道1962年印尼蘇卡諾執政時期,曾拒發簽證給中華民國亞運代表隊嗎?

印尼拒絕以色列參加U-20世界杯的舉動並非首例,其實1962年在雅加達舉辦的第四屆亞運會時,當年的蘇卡諾政府也曾以政治因素拒發簽證給中華民國(台灣)代表隊,此後印尼雖遭到國際奧委會開除會籍與取消1964年東京奧運參賽資格等制裁,但政治因素卻始終在印台關係的發展過程中,罩上厚重的陰影與沈重的枷鎖。

2022/08/20 | 讀者投書

華春瑩的確抓到了一個關鍵:為何台灣各地名稱充斥著「中國符碼」?

要是華春瑩問的是「為什麼台灣有這麼多以中國地名來命名的街道?」、「為什麼台灣有一家航空公司叫做China Airlines?」,台灣人將沒辦法再用嬉鬧的態度回應,而這些強制移植到台灣身上的「中國符碼」,也成為中國滲透台灣人心的最大破口。

2022/03/29 | TNL 編輯

林昀儒、鄭怡靜桌球比賽奪冠IG飄國旗惹怒中國,外交部譴責主辦方:道歉助長霸凌

WTT在微博上發文致歉後,中國網友在下方仍持續留言出征,要求該道歉聲明要「同步發Instagram」、「堅持一個中國原則」

2022/02/08 | Tracy

【TNL沙龍本週議題】北京冬奧引發多討論,你怎麼看?

日前冬季奧運於2月4日在中國北京正式開幕,不過2022年有太多不確定因素,包含疫情、人權爭議、地緣政治不穩定等等,這次的奧運中,除了運動員的表現會是大眾關注焦點之外,場邊的風波與事件也會成為大家討論的話題。

2022/02/05 | TNL 編輯

北京冬奧開幕式:普亭等領導人出席回應美國外交抵制,維吾爾裔運動員擔任火炬手「政治意味十足」

在北京冬奧開幕式上擔任火炬手的兩位運動員,其中一位中國政府安排了具有維吾爾血統的運動員。對此,外媒解讀是個政治意味十分明顯的舉動。人權團體以及西方國家,先前曾多次批評中國政府對待維吾爾人的方式。

2021/08/18 | 讀者投書

將中華民國英譯成Rep. of Chinese Taipei,不失為反擊中共打壓的奇招

我們若將「中華」民國英譯成Rep. of Chinese Taipei,不僅符合國際「現況」,也立刻讓此名稱賦予政治意涵,在已參加的國際組織會籍名稱,馬上被正名成我國正式的英文國號。

2021/08/12 | 《思想坦克》

東京奧運出現各國主動「為台灣正名」的現象,是不可多得的國際機會

對於東京奧運所出現國際主動為台灣正名的現象,對我們來說是不可多得的國際機會,但同樣也呈現不小挑戰,特別在6個月後的北京冬奧,挑戰就可能出現。

2021/08/11 | 柳金財

鼓吹「台灣正名」參加巴黎奧運之前,先想清楚「中華台北」當初為什麼會出現?

東奧公投已滿二年,有民間以台灣今年傑出的奧運表現為由,再度發起變更代表隊名稱參與2024年巴黎奧運,但姑且不論內部「台灣」和「中華民國」已經越來越緊密,對外展現「台灣隊」時,他代表的會是台灣共和國,還是中國的一省台灣?

2021/08/05 | 德國之聲

奧運民族主義:小粉紅的「愛國情操」,與渴望被世界看見的台灣

台灣人渴望站上國際舞台,中國則有網民謾罵選手的表現不佳或攻擊他國選手,甚至有台灣藝人因支持台灣選手遭撻伐。民族主義和「愛國情操」充分展現在東京奧運會中,背後是哪些原因造成這些現象?

2021/08/05 | 林家瑜

韓國政府給奧運奪牌選手的獎金遠低於台灣,但是財團的贊助很驚人

因優勢的體育項目相似,造就我國選手在體育賽事上經常和韓國選手競賽抗衡的場面。然而累積獎牌數明顯高出台灣10倍的韓國,由政府所祭出的獎金卻意外地不及台灣高。

2021/07/30 | TNL 編輯

【2020東京奧運】中華隊7/30戰績&各國獎牌榜:林昀儒無緣摘銅,戴資穎、「麟洋配」寫下台灣羽球新紀錄

7月30日賽程,中華隊在女子射擊25公尺資格賽的「台灣雙姝」田家榛、吳佳穎,雙雙晉級八強;下午羽球則有戴資穎女子單打8強賽,以及李洋、王齊麟男子雙打4強,還有林昀儒男子桌球銅牌戰。

2021/07/26 | TNL 編輯

台灣第3面獎牌入手:男子射箭決賽不敵韓國摘銀,平史上最佳戰績

台灣的射箭隊曾在2004雅典奧運拿下男子團體賽銀牌,今年則是隊史相隔4屆奧運後再次重返奧運男團金牌戰。台灣曾在2018雅加達巨港亞運決賽射下韓國奪得隊史首金。

2020/01/05 | 《思想坦克》

當「中國因素」滲入全球日常:今天的胡言亂語,可能是未來自我審查的根源

規則一旦建立起來之後,即使老大哥不再現身,即使強制與誘因都被移除,社群成員仍會因習以為常而自動自發地遵守這些規則,甚至代代相傳。換句話說,今天看起來的「胡言亂語」,有可能就是日後「自我審查」的根源。

2019/08/16 | 李修慧

中華奧會號召運動員對「東奧正名」投反對票,監察院要求教育部檢討

監察院指出,姚元潮的個人信函,能獲國際奧會高層的重視與急速處理,反觀現行我國與國際奧會間,僅透過中華奧會窗口進行溝通,可能未能有效反映國內真實狀況。

2019/04/08 | 李修慧

只剩海南島沒淪陷的中國辦「非洲豬瘟」研討會,又排擠台灣

今年3月,我國自主舉辦非洲豬瘟預防研討會,邀中國學者與會。但今日世界動物衛生組織(OIE)主辦、中國協辦在北京召開的非洲豬瘟國際研討會,我國卻未獲邀請。

2018/11/26 | 幹幹貓

【插畫】選後才開始估狗「九二共識」嗎?

你可以用各種方式逞罰執政黨,但千萬別忘記檢視自己投下的那一票,真正代表的是什麼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