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8/30 |
中資有意投資矽谷新水壩建案,官員反對:不符當地利益
報導評論,中國領導人習近平的「一帶一路」倡議,過去10年花費逾1兆美元在許多國家投資興建港口、鐵路、風電廠和橋梁等,以此發展對外經貿關係和擴大政治影響力,並由中國工人負責建設,當中不乏水利設施。董事會主席瓦雷拉(John Varela)告訴《信使新聞》,加州乾旱問題日益嚴重,矽谷確實需要更大蓄水量的水庫,將繼續尋找合作夥伴,但反對中資介入。
2023/08/24 |
美媒:反中情緒抬頭,美多州限制中國經濟聯繫,議員祭新招限制中資取得美國土地所有權
雖然這類法案多半也禁止與其他「外國敵對勢力」有關的土地所有權,包括俄羅斯、伊朗和北韓,然而立法者的言論卻幾乎全都聚焦於中國,有些州的作為甚至超越了鎖定政府實體。這類立法行動在過去2年呈激增趨勢,先前各州立法人員總共提出不到30項此類法案,其中只有2個法案成為法律。今年2月,中國間諜氣球飛越美國,遭美國空軍擊落,人們的擔憂與日俱增,這些法案又再度受到關注。
2023/08/14 |
中資獲准在密西根設電池廠,地點敏感鄰近台灣國軍訓練基地
美中關係持續緊張,部分居民對中國的國安威脅心存警惕,認為應該將中共和國軒的投資劃清界限。居民瑞波(Corri Riebow)說:「我擔心(國軒)和中國間的關聯,不是因為中國人民,是因為中國政府。」另一名居民克魯斯也擔心中企入駐將有國安隱憂,說當地位置具有戰略意義且「有一個軍事訓練基地正在訓練台灣士兵」。
TNL+ 2023/05/25 |
加大柏克萊分校爆收取中資2.4億美元未依法申報,美憂高科技軍備技術流入中國
加大柏克萊分校接受中國官方捐助的資金具高度敏感性,校方也有刻意隱瞞之嫌。該資金主要用於該校與中方共同簽訂的研究計畫,雙邊期望在此計畫架構下於中國深圳市建立聯合研究機構「清華-柏克萊深圳學院」(TBSI)。自TBSI成立初期,中國政府在TBSI的理事會11個席位中就佔有3席,當中更設立中共黨委職務。
2023/02/24 |
《從MIT到中國製造》:馬英九有兩項政策影響尤大,一是開放陸客來台,二是開放中國投資台灣
美國著名臺海問題專家任雪麗,於書中追溯並勾勒了戰後至今數十年來,兩岸經濟從完全脫鉤到逐步整合的過程。她認為,臺商與臺企居中牽線,領航中國接軌國際,是中國經濟得以騰躍的一塊最重要跳板。她更主張,若無上述二者之助,中國未必能有今日繁榮光景,至少無法上升如此快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