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票日倒數 倒數
0
23
11
50

前往選舉專區

中資

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介紹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以來境內企業的發展狀況。 --來自 維基百科


最新文章

2023/09/19 | 美國之音

西方企業退出緬甸市場後,中國和泰國企業如何在當地獲取經濟利益?

緬甸發生軍事政變至今已逾兩年半,隨著西方國家對緬甸軍政府進行制裁,許多西方企業退出當地市場,中國和泰國填補了西方企業的角色,持續加大對緬甸的投資以換取經濟利益,如緬甸擁有豐富的礦產,是吸引中國中資的重要誘因。

2023/08/30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中資有意投資矽谷新水壩建案,官員反對:不符當地利益

報導評論,中國領導人習近平的「一帶一路」倡議,過去10年花費逾1兆美元在許多國家投資興建港口、鐵路、風電廠和橋梁等,以此發展對外經貿關係和擴大政治影響力,並由中國工人負責建設,當中不乏水利設施。董事會主席瓦雷拉(John Varela)告訴《信使新聞》,加州乾旱問題日益嚴重,矽谷確實需要更大蓄水量的水庫,將繼續尋找合作夥伴,但反對中資介入。

2023/08/24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美媒:反中情緒抬頭,美多州限制中國經濟聯繫,議員祭新招限制中資取得美國土地所有權

雖然這類法案多半也禁止與其他「外國敵對勢力」有關的土地所有權,包括俄羅斯、伊朗和北韓,然而立法者的言論卻幾乎全都聚焦於中國,有些州的作為甚至超越了鎖定政府實體。這類立法行動在過去2年呈激增趨勢,先前各州立法人員總共提出不到30項此類法案,其中只有2個法案成為法律。今年2月,中國間諜氣球飛越美國,遭美國空軍擊落,人們的擔憂與日俱增,這些法案又再度受到關注。

2023/08/14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中資獲准在密西根設電池廠,地點敏感鄰近台灣國軍訓練基地

美中關係持續緊張,部分居民對中國的國安威脅心存警惕,認為應該將中共和國軒的投資劃清界限。居民瑞波(Corri Riebow)說:「我擔心(國軒)和中國間的關聯,不是因為中國人民,是因為中國政府。」另一名居民克魯斯也擔心中企入駐將有國安隱憂,說當地位置具有戰略意義且「有一個軍事訓練基地正在訓練台灣士兵」。

2023/08/09 | 李秉芳

拿中資在台發展統戰、動員走路工抗議,共和黨主席等人遭北檢以《反滲透法》起訴

事後周克琦將3天將在台的統戰及造勢活動成果的影音和照片,以及參與人數等資料以微信傳給「江海寄余生」的中方人士,之後就收到轉匯來台的人民幣5萬元資助。

2023/07/25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華爾街日報》:中國資本正從西方世界撤離;北京力挽外資,罕見邀請私募基金續留中國

英國《金融時報》報導,為提振陷入低迷的外商投資意願,中國金融監管部門近來不但向全球大型私募股權集團示好,21日更罕見地召開座談會,鼓勵它們繼續在中國投資。這是中國政府多個部門近來努力重新接觸外資的一部分。

2023/06/21 | 德國之聲

面對中國的地緣政治經濟脅迫,解析歐盟「經濟安全戰略」五類反制工具

歐盟將於本週推出一份「經濟安全」戰略文件,定義歐盟面對的商業和安全風險、可應對這些風險的政策措施選項。經濟上對中國聯繫密切的歐盟,「去風險」的過程中有哪些應對工具?

2023/06/08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園區內有針對中國客戶興建的旅館和賭場,中資緬甸「KK園區」遭泰國斷電

KK園區的主要支持者為擁有柬埔寨公民身分的中國人佘智江。佘智江註冊於香港的公司亞太國際控股集團曾宣稱,投入150億美元的亞太新城計畫為北京當局「一帶一路」倡議的一部份,對此中國政府否認有任何關連。

TNL+ 2023/05/25 | TNL國際編譯

加大柏克萊分校爆收取中資2.4億美元未依法申報,美憂高科技軍備技術流入中國

加大柏克萊分校接受中國官方捐助的資金具高度敏感性,校方也有刻意隱瞞之嫌。該資金主要用於該校與中方共同簽訂的研究計畫,雙邊期望在此計畫架構下於中國深圳市建立聯合研究機構「清華-柏克萊深圳學院」(TBSI)。自TBSI成立初期,中國政府在TBSI的理事會11個席位中就佔有3席,當中更設立中共黨委職務。

2023/05/03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義大利挺台總理梅洛尼會繼續或退出中國「一帶一路」?2023年底見分曉

「這個議題對義大利政府極具爭議,其中一個關鍵原因就是台灣」。梅洛尼去年9月當選前在推特貼出與時任台灣駐義大利代表李新穎的合照,接受媒體訪問時直言當選後要強化與台灣的關係。義大利若選擇與台灣走近,勢必損及與中國關係,但若深化與北京的投資連結卻又與梅洛尼選前的政見有悖。

2023/04/11 | 德國之聲

西方國家打壓不斷,為何中國監視器依然熱銷全球?

隨著西方對中國科技的打壓,影片監控企業也面臨著越來越多的審查。不過,儘管人們擔心它們可能被用於間諜活動,但全球對中國監控攝影頭的需求並沒有減弱。

2023/03/31 | 一路向南:東協政經研究資訊平台

從洪森訪中看東南亞區域政經發展:東協各國雖強調獨立自主,仍不免成為中美拉攏對象

東南亞國家雖然長期以來努力維持著獨立自主的外交政策,但也可以明顯看出在中美兩大強權之間搖擺的兩手策略。最明顯的例子即是菲律賓新任總統小馬可仕,他是中國在2023年首位到訪的外國領導人,與習近平見面後,同意和平處理南海爭議,在訪中結束不到一個月,美菲兩國又於2月2日達成協議,美國獲准進入菲律賓的四個軍事基地。

2023/03/21 | BBC News 中文

數百人遊行要求終結「中國入侵」:肯亞「中國廣場」超市的平價商品為何惹議?

BBC在奈洛比的記者報導,「中國廣場」顯然不是售貨亭,但重新營業讓肯亞小商小鋪感到壓力,因此他們的不滿和抱怨也就會持續下去。

2023/03/16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最低度開發國家峰會:中俄插旗榨取天然資源,非洲賠上慘重代價

「當這些國家無法償還貸款,中國就會接管該國的戰略資產。」全球第二大經濟體中國否認從事「債務陷阱外交」,聲稱這是西方競爭對手的不公平批評,並說西方各國同樣讓多國背負著巨大的債務負擔。

2023/02/14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沖繩無人島「屋那霸島」遭中資買走一半土地,日本內閣官房長官:持續關注相關動向

伊是名村表示,屋那霸島面積74萬平方公尺,村擁有包含沿岸地帶大半的26%土地,這家中國公司向之前的土地所有人購得其他土地。村於2021年2月掌握到土地所有人變更一事,但不知買下的公司是中資企業。

2023/02/08 | 德國之聲

中國女子宣稱買下沖繩小島,鄰近美軍基地引發「清兵入關」的國安疑慮

一名中國女子因為上傳購買沖繩小島影片,一夕間成為中國網路熱議話題。同時間也引起日本網路上網友們不安,認為有國安疑慮。在2020年疫情後,中日關係持續緊張,如果這樣的購島行徑屬實,也間接指出了日本土地購買等可能成為新的安保漏洞,未來可能會愈來愈多。

TNL+ 2023/02/03 | TNL國際編譯

德州政府擬禁止中俄等特定國民購買不動產,華裔眾議員反對:「我將持續捍衛美國夢」

德州農業廳長米勒(Sid Miller)認為,德州的農場與牧場等農業用地,絕對不能落入中國等共產政權手中。「無論是養牛場還是耕種一般作物的農場,都不能讓他們買走,德州立法機關一定要在2023年通過法案禁止才對。」米勒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