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票日倒數 倒數
0
23
11
50

前往選舉專區

乳癌

乳癌是由乳房組織發展成的癌症。 --來自 維基百科


最新文章

2023/11/10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肺癌擠下大腸癌登上罹癌人數之冠、胰臟癌首次擠進前十,醫生:50歲以上得糖尿病需提防胰臟癌

國健署今(10)日公布最新癌症登記報告,過去15年蟬聯癌症榜首的大腸癌,這次退居第二,由肺癌登上「癌症冠軍」。此外,早期症狀不易察覺,被稱為「癌王」的胰臟癌,今年則首次擠進前十大好發癌症名單。

2023/09/08 | 大象醫生

避孕藥怎麼選、哪些人不適合吃?「口服荷爾蒙」會增加癌症和血栓風險嗎?

很多人只要聽到荷爾蒙都會非常擔憂,不管是癌症風險還是血栓風險等,這些大家害怕的議題真的如此駭人嗎?其實避孕藥中的學問非常多,而且很多的疑慮,或許就其實是過慮了。

TNL+ 2023/05/09 | 李修慧

【知性散文特快車】「自然書寫」難以避開的主旨:人類影響力或許更甚於千萬年的地質運動

佛氏通泉草這種「原生種」在一般人的想像中,或許就是自然、荒野的代表。然而,作者告訴我們,佛氏通泉草之所以能夠大量繁衍、如今遍地可見,正是因為都市發展:人類砍掉了遮蔽陽光的大片森林,加上人工草坪大量出現,矮小的佛氏通泉草才能爭到生長的空間與資源。

2023/02/27 | 大象醫生

擔心乳癌風險「拒喝豆漿」有道理嗎?研究顯示大豆異黃酮反而有助於降低風險

許多人習慣早上來一杯溫暖的熱豆漿,暖心又暖胃。無奈江湖上不斷盛傳,豆類製品中的雌激素會提升乳癌或子宮內膜癌的風險,難道我們女性朋友就該從今日起禁絕豆漿了嗎?

2023/01/20 | 精選書摘

《台灣女性乳癌白皮書》:飲食生活作息正常、家族無相關病史,為何還會得乳癌?

即使沒有乳癌家族史,也可能會罹患乳癌。根據統計,大約僅有5%至10%的乳癌患者有乳癌家族史。此外,大約有高達75%的乳癌患者沒有明顯的罹患乳癌危險因子,卻仍然罹患乳癌。

2022/12/14 | 照護線上

圖文解釋什麼是「乳房纖維腺瘤」:如何檢查?有辦法預防嗎?

通常乳房纖維腺瘤不會造成什麼疼痛感,即使壓著那個硬塊處,也不會感覺到疼痛。常常,要到乳房突然痛起來的時候,才會讓女性朋友們想要求診就醫,檢查是否乳房出了狀況;然而這裡要強調一下,真正乳房長了腫瘤時,其實很少會引起乳房痛。

2022/12/11 | 大象醫生

安潔莉娜裘莉因家族史預防性切除雙乳,這樣的決定真的夠周全嗎?

2013年影星安潔莉娜裘莉(Angelina Jolie)因家族病史加上自己也篩檢出BRCA1的突變基因,所以選擇預防性的切除雙乳,在當時被稱為是女英雄。然而BRCA1突變帶來的癌症風險,其實並不只侷限於乳癌。

2022/10/15 | 讀者投書

乳房疾病手術史:最古老的手術之一,3000多年前古埃及人就嘗試以燒灼治療乳房腫塊

在多人的齊心下,乳房手術的發展逐漸萌芽。然而,千萬別想像當時的手術是乾淨優雅的乳房切除,文獻中,將燒紅炙熱的鐵環套在患有乳癌的乳房上,藉由組織的燒灼破壞,將乳房與腫瘤一起拿下;或者以器械套住乳房後,再用利器將其切除......幸好,麻醉藥物以及手術器材的演進,開刀不再像中世紀來的粗暴。

2022/10/13 | 問8

青春期少女常吃雞排、喝珍奶,會增加罹患乳癌的風險嗎?

常吃雞排、喝珍奶會提高乳癌風險嗎?能確定的是:高醣高脂飲食的確會造成罹患癌症的風險增加。最好的方法是減少飲食的能量密度,多攝取新鮮蔬菜水果,讓「國民美食」變成生活中偶一為之的享受才是。

2022/10/04 | KingNet國家網路醫藥

網傳「使用止汗劑靠近淋巴易增致癌風險」?美國癌症協會來解答

止汗劑會防止腋下淋巴結排出致癌毒素?清除腋毛後使用止汗劑,會讓化學物質從腋窩進入體內增加患乳癌的風險?止汗劑中的鋁有健康疑慮?這些網路上盛傳的說法,真相到底是什麼?

2022/07/04 | TNL 編輯

《超級偶像》冠軍朱俐靜離世享年40歲,專輯《來日方長》唱出罹患乳癌心情

朱俐靜勇敢對抗乳癌約兩年左右的時間,昨日仍不幸離世。而朱俐靜官方臉書則在今(4)日晚間7點31分,由家人發出聲明宣告死訊,也引起歌迷、演藝圈的不捨。

2022/03/26 | 常春月刊

朱芯儀36歲生日自爆罹乳癌:台灣乳癌患者年輕化,自摸發現通常已是中晚期

蔡明霖指出,相較於20年前,國人乳癌病患明顯「年輕化」。隨著飲食西化、環境荷爾蒙暴露,年輕族群罹患乳癌的比率越來越高,發生高峰約在45~69歲之間,相較於歐美國家,乳癌的好發年齡約提早了10歲。

2022/03/21 | 常春月刊

BRCA1基因變異者乳癌機率達八成,可考慮「預防性全乳房切除手術」

針對BRCA1或BRCA2帶因者,預防性切除是醫界認定可行的方法。它能降低很高的死亡率,但手術邊緣務必切除乾淨。

2022/02/13 | 照護線上

醫師圖解說明:女性乳房容易因荷爾蒙變化呈現不同樣貌,但有這些狀況務必要就診

許多專家認為,一位女性要等到懷孕、哺乳過之後,乳房這個器官才算是成熟了。因此,當經歷懷孕、哺乳後,女性罹患乳癌的機率會比從未生育的女性來得低。

2021/12/19 | 照護線上

醫師圖文解析:乳癌晚期復發轉移,抗荷爾蒙併用標靶藥物提升存活率

「記得有位患者在發現乳癌轉移時,便優先選擇使用CDK4/6抑制劑治療,至今已經三年半了,」沈士哲醫師說,「這段期間她的生活品質得以維持,還能夠出國旅遊好幾次,這是在接受化學治療的過程中難以做到的。標靶藥物的出現,顛覆了大家對於轉移性乳癌的印象。」

2021/04/04 | TNL 編輯

兒保制度推手、釋憲推翻「父權優先」條款:前法務部長羅瑩雪3日辭世享壽69歲

前法務部長、兒福聯盟基金會董事長羅瑩雪於2015年發現罹患乳癌,經治療後近期復發,於昨(3)日晚間辭世,享壽69歲。2016年時以法務部長的身分接受立委質詢時,脫口說出「然後他就死掉了」,因此曾被網友封為「最狂法務部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