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4/01 |
【2023台大電影節】影評徵文:經典名作《廣島之戀》,到底從二戰的核爆中說了什麼故事?
回到戰爭的主題上,《廣島之戀》訴說了無論是戰勝國的法國,或是戰敗國的日本,其實一同承受了共通的戰爭帶來的代價與痛苦。然而,我們也不要把這部片化約為愛情劇、紀念創傷或是提倡和平的電影,戰爭與復原、創傷與愛戀同時被推至台前,這是《廣島之戀》的不可認識性。
2023/03/28 |
【2023台大電影節】影評徵文:導演雷奈與小說家莒哈絲,如何透過《廣島之戀》描繪真實的不可訴說性?
「廣島」此地名本身具有的歷史意義對觀眾而言皆不陌生——人類史上首次原爆的發生地,象徵二次大戰的終結,也是無數生靈苦痛的開始。當然,戰後廣島也成為和平的標誌。而電影《廣島之戀》揭示了訴說廣島的不可能,而集體的創傷——戰爭——是由個人的生命片段拼湊所組成的,或許,我們能用個人的生命經驗去近似。
2021/08/30 |
【影評】《去年在馬倫巴》:本片全盤放棄內容的詮釋權,因此我用最能合理化的解釋「猜測」
但老實說,我享受《去年在馬倫巴》的觀影體驗嗎?完全不。我有完全看懂這部電影嗎?沒有。因此我用最能合理化解釋劇情的方式來「猜測」出一套詮釋方法。然而,我們不一定要要求一套必然的觀點,正如雷奈所述他期望在這部片中營造一種曖昧感
2016/09/01 |
《無臉之眼》無需表演的恐怖駭人:從「有眼無臉」與「有臉無眼」說起
法國導演喬治・佛蘭敘(Georges Franju)1959年的驚悚電影作品《無臉之眼》,透過面具、鏡像等暗喻手法,表現角色的多重身分與心境,其美學手法影響了日後無數的驚悚類型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