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票日倒數 倒數
0
23
11
50

前往選舉專區

最新文章

2023/09/23 | 精選書摘

《也許該試著丟掉妳的「完美男」清單》:許多女性眼中的「妥協」,其實只是簡單的「接納」

「找個理由說『好』,而不是『不』,」他提醒我:「是挑選進來,不是一直挑選出去。每次都問自己:如果某個有趣的男人就在妳面前,妳真的會因為幾磅、幾吋、或者個人資料中妳不喜歡的一句話就拒絕他嗎?是的話,沒關係。只是找不到合適對象就不要抱怨,因為妳在細微末節的事上淘汰了所有潛在對象。如果這些人也會因為細微末節的事淘汰別人,他們可能也不會和妳約會。」

2023/09/23 | 精選書摘

《也許該試著丟掉妳的「完美男」清單》:網路約會在見面之前,妳對潛在對象的瞭解越少越好

如果我們不知道自己想要什麼,約會就會很困難,網路約會更是難上加難。畢竟,網路上的個人檔案讓妳尋找的東西看似客觀(依據個人檔案的資料),但實際上人與人的連結卻是極度主觀的。正是這種客觀性的錯覺毀了我們。

TNL+ 2023/07/28 | TNL國際編譯

AI成為「戀愛教練」助單身男女言談更有吸引力,提升交友軟體配對成功率

約會教練達米他(Sal Damiata)創立「Attraction Truth」服務軟體,希望能讓幫助客戶節省時間、力氣並減輕沮喪感,讓單身男女之間的訊息聊天變得更加輕鬆。該服務網站提供的項目主要為「創造具吸引力的個人簡介」、「具特色及有趣的回覆內容」、「增加更多配對及約會的機會」等。

2023/07/22 | 精選書摘

《線上愛情學》:落入朋友圈 VS. 人間蒸發——哪個比較慘?

心理學博士安潔拉.雅赫拉親身實測10000成功配對、100次見面約會,結合最新人際關係研究與實戰經驗寫下本書,將手把手帶你走過不同的戀愛階段,給你最切實的約會建議,讓你精準定位最適合自己的對象!

2023/06/08 | 黃靖芸律師

跟網友相約出遊小心可能會觸法!怎麼樣算是涉犯「略誘罪」?

少女與男網友是在網路上認識相約外出,看起來沒有使用強迫或是欺騙的手段,怎麼會有略誘的問題呢?確實,在雙方都同意的情況下讓未成年男女脫離家庭的情況,一般會是「和誘」,不過在法條中有另外規定,假如對象是未滿16歲的未成年男女,儘管是得到對方同意以和平手段讓對方離開家庭,仍會屬於略誘行為。

2023/06/04 | 合和拾間 小當家

錯把匱乏當作愛,你會喜歡上任何一個好像有機會的人

其實我何嘗不想像其他黑心業者,告訴這類最好銷售的感情小白:給我幾十萬,我可以陪在你旁邊,教導你要說什麼,做什麼,讓你去演個不是你的人,就能追到對方。然而,真實的感情其實是用再多錢都不能代勞或買到的,只能當事人自己下功夫去學習,沒有捷徑。

2023/05/07 | 精選書摘

《渣男排行榜》:陳男騙砲的手段如出一徹,四個受害女生決定給他一個教訓

加入群組後,Queen才知道陳男的手段如出一徹,他向每個女生泣訴前女友讓他抓姦在床,也嚷嚷他很想結婚,希望能以結婚為前提交往...四個女生懷疑陳男根本不是工研院員工,也在Dcard上發現有好幾個大學生出面爆料曾被一個名叫「陳彥維」的男子騙砲,她們決定把陳男拐出來,給他一個教訓。

2023/03/25 | 精選書摘

《九歌111年散文選》:黃家祥 〈直男的研究〉

《九歌111年散文選》從整年度的散文創作,精選出四十三位作家具代表性的佳作,分為六大類:求投餵、自由、等孩子長大、新生、一支軍隊在路上、這樣也很好。

2023/02/12 | 方格子vocus

這三個原因,讓你的交友軟體變得不好玩——該如何挽救?

文章介紹的這三個因素,都會讓我對交友軟體感到不信任,進而放棄交友軟體。但考慮到未來交友軟體幾乎是一定會成為主流,我們捨棄交友軟體,也就等於放棄了一個最主要的管道,這勢必會增加我們尋覓對象的難度。因此,我認為我們當然有必要幫助自己提升交友軟體的使用體驗,而不是抱怨。

2023/02/04 | 精選書摘

【對談】《徵婚啟事30年經典再現》陳玉慧 X 楊士範:時代不論新舊,尋找愛情和婚姻一直是人類的恆古議題

在2022年,這個網路交友軟體盛行,徵友比徵婚更容易的不確定年代中,回顧1989年的《徵婚啟事》,相較於當時兩性關係略為單純的社會氛圍,作者於完成此書的作法與書中紀錄的想法,仍屬前衛與大膽的實驗之作。

2022/11/25 | 方格子vocus

為何Tinder能成為交友軟體的代名詞?從商業設計談「往右滑like」的精妙之處

tinder基本上已經是交友軟體的代名詞了,不管在你心中,它是一個好的或是不好的交友軟體,我們都不能否認它的確是開創一個超級棒的交友軟體設計。但是,你有沒有想過,tinder是如何靠著精巧的「APP設計」讓大家沈迷於其中嗎?

2022/09/10 | 辣台妹聊性別

租屋平台「交友軟體化」:跟面試、交友一樣高度仰賴個人條件,這會造成什麼問題?

租屋「面試化」或「交友軟體化」之所以變成問題,在於它顯化了社群空間原本對陰柔女性的不友善。它把長期以來陰柔使用者在交友軟體、面試被預設為可欲的,因此可能收到的對話,變成公開訊息,才引發社群熱議。因此問題不在租屋「交友軟體化」,問題在社群騷擾慣習。

2022/08/28 | 方律元

「暈船」的人越來越多、親密關係越來越短,社會學家如何談論流離失所的現代愛?

自從網路與通訊軟體相繼出現在人們的日常生活後,人與人的相處變得快速且即時,但同時這也讓關係變得相對薄弱且廉價,畢竟唾手可得的一段人際關係,又為何需要傾一生之力去細心呵護呢?

2022/07/13 | 法操FOLLAW

假交友集團誘騙受害者購買高價商品,這種行為算是刑法「詐欺罪」的範疇嗎?

近年流行網路交友,讓使用者可以突破地區、生活圈的障礙接觸到更多戀愛機會,然而不肖份子也利用假交友、真推銷商品的方式,來藉此詐取財物。但這種詐騙手法會有刑責嗎?被騙的是愛情跟錢財,哪一個能贖回來呢?

2022/06/13 | 方格子vocus

線上交友為何讓人心累?為何交友軟體無法完全取代傳統的相親公司?

我努力思考相親公司有什麼AI做不到,又不可取代的服務,左思右想,終於想出來了——傳統相親公司替你搞定與對方第一次實體見面聊天。

2022/04/14 | 精選轉載

為何男同志交友軟體充斥「無臉男」?除了身份汙名,也與害怕受傷的恐懼心態有關

就這概念來看,如果使用「交友」軟體的目的是為了能多認識點人並從中找到自己要的、適合的關係的話,那為何有人不願意放上自己的臉照給他人看呢?背後最主要的原因,就出在同志身分的櫃子與圈內所在意的外貌資本這兩點上。

2021/11/17 | 移人 Migrants' Park

越南新銳小說作家怎會到台灣定居?這就要從一段跨國戀情說起

一位派駐印度的台灣青年、一位土生土長的越南女孩,兩人雖然素未謀面,但聊著聊著,Mark漸漸發現他已經愛上手機鏡頭另一端那位氣質姣好的越南女孩,趁著工作休假,他前前後後搭飛機去了越南好幾趟跟美緣碰面,最後終於打動才女芳心。

2021/11/01 | 潘柏翰

被壓抑的女同志公共空間:許多人認為女性之間的情誼只是姊妹情、手帕交,而非愛情

Amy表示女性自小就被教導「你應該要待在家裡、不應該外放自己的性」,並指出社會對女生或女同志的性,自小就是「你不應該說或是做」。在這樣的教育之下,要一下子變得像男性般活躍,還有很大的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