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票日倒數 倒數
0
23
11
50

前往選舉專區

交通運輸

運輸是指某一物體(人或者是貨物)透過運輸工具(或交通工具與運輸路徑),由甲地移動至乙地,完成某個經濟目的的行為。 --來自 維基百科


最新文章

2023/07/09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廣州市嚴格控管電動自行車,年輕人不滿改乘電動輪椅上街

這些廣州年輕人坐著電動輪椅穿梭在馬路上,有的上下班,有的去逛街吃飯,還有人刻意坐著電動輪椅去搭地鐵,更有人號召一同在路上以電動輪椅競速「賽輪椅」。

2022/12/02 | TNL 編輯

高鐵採購新列車因應疫後旅遊回溫,五大便民服務明年上路,手機也可買自由座

疫情漸漸趨緩,國境限制禁令也陸續解除,越來越多人搭乘高鐵南北往來,為因應與日俱增的乘客數,高鐵公司日前透露將增加每日運行的班次,目前也正對採購新列車進行第三次的標案。此外,高鐵預計明年上路五項新措施,未來手機不僅能買自由座、定期票,無障礙座位也能以手機取票,讓民眾方便不少。

2021/11/25 | 國家發展委員會檔案管理局

檔案管理局成立20週年:國家檔案堆疊起來超過50座台北101,呈現台灣發展的多彩面貌

現存最早的一件國家檔案是古文書契,其相對官方文書,乃早期台灣民間交易產生的文字紀錄,包括買賣、借貸、典胎、龜書、丈單、收單、證明書等類型。這些紙質文獻,大部分又散見於由私人蒐藏,屬相當罕見的文件資料。

2021/01/13 | 精選書摘

《世界經濟10000年》:19世紀出現鐵路修建熱潮,但美國鐵路卻是赤裸裸的欺騙

鐵路的發展與被稱為工業革命的經濟變遷交織在一起。由於火車引擎需要煤來發動,列車需要在鐵製軌道(後來以鋼鐵製作)上行駛,所以鐵路的發展促成礦業和鋼鐵工業的發展。反過來看,事實上煤炭工業亦激發了修建鐵路的想法。

2021/01/04 | 精選書摘

《從臺車到巴士》:台北市電車網的構想,最終以大眾運輸捷運系統的形式加以實踐

台灣下一個百年的交通將會是什麼樣貌?本書細說一百年來台灣地方交通的演變歷史,交通工具的日新月異和萬千風貌,在本書中再現風華、展露無遺。

2020/07/20 | 精選書摘

《移動革命》:移動速度定義城市疆界,而新科技將促使現今的大城繼續向外成長

現在,我們終於有百年一度的機會,得以改頭換面。我們從吉馮斯悖論學到痛苦的教訓:移動市場不受控地成長時,只有可怕的人潮能使成長停息。那麼,我們該如何培養高速又健全的平衡,遠離可惡的吉馮斯悖論?

2020/05/09 | 國家發展委員會檔案管理局

從軍事化走向民營化,華航的歷史可謂民航業發展的縮影

民國48年12月16日,中華航空公司正式對外營業,以1架編號B-150的PBY-5A水陸二用機自台北松山機場起飛後抵達日月潭,完成首航。華航發展至今,旗下轄數間子公司,擁有波音、空中巴士等各型航機,航點遍布全球,已成為頗具規模的航空公司。現在,就讓我們透過國家檔案,回顧華航發展歷程。

2018/12/17 | 國家發展委員會檔案管理局

升格直轄市半世紀,台北市城市風貌歷經哪些重大蛻變?

自56年臺北市升格直轄市以降,不斷擴展交通設施,並擘劃城市向東發展,已蛻變為今日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城市。歡迎利用國家檔案資訊網查詢,與我們一同探索臺北市升格直轄市的歷程,及其50年以來之重要變化。

2017/12/14 | TIME

汽車駕駛們將如何決定未來氣候的命運

根據美國能源署的年度能源回顧報告,車輛和大眾運輸在去年慢慢成為美國境內排放二氧化碳的最大來源,超越電業所排放的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