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票日倒數 倒數
0
23
11
50

前往選舉專區

交通部

交通部,或稱交運部、運輸部,通常是指一個國家或地方的政府中,專門負責管理交通運輸事務的行政機構。 --來自 維基百科


最新文章

2023/11/26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機車團體提3訴求,盼開放大型重機上國道,交通部:持續觀察檢討

社團法人中華民國大型重型機車經營同業全國促進會在交通部旁的台北市杭州南路,封路舉辦陳抗集會。YouTuber通勤者之歌表示,大型重機通行國道的法規早在12年前就已通過,交通部一再推託。日前交通部長王國材卻說要在快速公路走到大家能夠放心的情況再來討論,根本只用歧視的既定印象來決定政策。

2023/11/10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交通部:違停配套措施完成前,不記點但仍罰款;路權團體不滿不排除上街頭抗議

台北市計程車駕駛員職業工會發言人李威爾表示,11月6日交通部與職業駕駛人會議,自己有參加,記點延緩也是由他提出。他之所以提出暫緩實施,因為要依法有據,然而,實行4個月後,每位職業駕駛人平均記點達7至8點,甚至到8點不敢開車,以致幾乎影響營運生計,才會提出。

2023/11/04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赴中國團體旅遊禁令明年3月解除,旅行社即日起可規劃販售行程,預估引起台胞證辦理熱潮

「禁止組團赴中國旅遊」禁令將於明年3月解除,恢復旅行業可組團赴中及接待中國團客,對此旅行業者樂觀其成。雄獅旅遊指出,目前已針對既有直飛航點城市做產品規劃,但初期受限於航班恢復率,以及直航航點等因素,產品規劃將朝向「複合性」、「深度性」2大方向。

2023/11/04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旅宿頻喊開放移工:飯店高層稱缺工關鍵是輪班機制、經濟市場轉變,學者擔憂排擠本國勞力和薪資水準

旅宿業面臨史上最大缺工潮,飯店高層分析,少子化伴隨疫後經濟市場轉變,科技業挖走製造業人力,製造業再挖走旅宿業和餐飲業人才。再加上輪班工時不友善,旅宿業已非求職者首選。旅宿業呼籲引進外籍移工填補基層人力,但學者擔憂移工排擠本國勞工與薪資水準,呼籲開發如新住民、二度就業人士等潛在勞動力,導入更多工具減輕勞務,比拉高薪資更有用。

2023/11/03 | 梁敏萱

【圖表】從數據看客運載客流失狀況:一般公路客運縮減最多,不同區域減少程度差異大

交通部最新數據顯示公共載具市占再創新低,其中客運業衝擊最大。面對搭乘人次下滑、成本提升,客運不是減班,或是停駛。透過數據,我們發現影響最大的並非長途客運,反而是行駛在郊區的一般客運,可能原因是什麼?

2023/11/01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行人地獄」變「行車地獄」:職業駕駛抗議違規檢舉及記點新制影響生計,交通部允改善臨停空間

針對職業駕駛不滿民眾任意檢舉部分,交通部說,交通新制生效至今,民眾檢舉案件激增數倍,警察勤務執行量也隨倍增,社會輿論及民意代表對違規記點新制有要求廣納各界意見檢討修正的建議,交通部將新制實施情形持續檢討。

2023/10/25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國道車禍頻傳,交通部長承諾3週內提檢討報告、明年3月安裝800輛大型車主動預警輔助系統

近幾日,國道頻傳大型車、遊覽車發生交通事故,造成多傷亡。今(25)日,交通部長王國材在立院備詢提到,未來將檢討遊覽車安全評鑑項目,並對業者課責,3週內提檢討報告。面對自主研發的主動預警輔助系統進度延誤,王國材也承諾會再檢討。

2023/10/20 | 讀者投書

解析中捷藍線兩大爭議:賴清德一句「有力人士」,真正該著急的應該是綠營

單從數據看,台中捷運藍線盧市府版本總經費比林前市府暴增了633.65億元,但有沒有注意到,林前市府版本是「可行性研究」,盧市府版本則是「綜合規劃」?這兩個差別可大了!而交通部長王國材的回應,更讓火燒回綠營......

2023/10/17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誰卡中捷藍線多年?綠營:盧秀燕更改路線及站點才是原因,中市府:改路線後徵收最少

交通部昨日表示,原則支持中捷藍線,但路線規劃及經費增加等爭議,需由台中市政府釐清;中市府表示,路線更改後徵收最少、最合理,經費增加因物價漲幅及納入土地徵收等因素。

2023/10/16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專訪】首任觀光署長周永暉:加碼2億元抽獎力邀日韓旅客來台,國旅挨批貴又難玩應「獎優汰劣」

觀光署長周永暉透露,觀光白皮書將會通盤檢討修正,國外旅客跟台灣旅客應該拆開來看,活動設計、景點規劃都應該分眾化,以每年的元宵燈會來說,大型的台灣燈會要能吸引國際旅客,各縣市燈會在地特色則要以台灣旅客為主。

2023/10/12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旅宿業擬開放移工,王國材:已提出初步方案,學者:茲事體大、應再想想

文化大學勞動暨人力資源系教授李健鴻說,任何移工開放政策都應該要有客觀調查數據作為依據,而不是只憑某一方喊,過去不管是製造業、農業或者是營建,要開放移工都會提出客觀調查數據,但旅宿業目前都還沒看到,若只因為說缺工就要討論,「憑感覺要怎麼討論」。

2023/10/02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改善人行空間,交通部訂3大指導原則及作法,路權團體拋更科學有感公益提案

林志學說,包括他在內,協會有多名有工程背景的成員,主動蒐集並學習國外先進的道路設計方法,大家利用工作之餘,將台灣設計不良的道路,集思廣益,並透過公開圖資檢視,再研究改良校正,以電腦繪製模組改善設計圖,目前已建檔上百個案例。協會願意義務提供協會的改善設計案讓政府參考,因觀念及作法都較創新,被接受的範例不多,但已有公家單位注意到,有少數建議案正在執行中。

2023/10/02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重機團體停滿石碇服務區,爭取停一般機車位,交通部將洽地方討論

交通部發布新聞稿指出,針對開放大型重機視車身長度停放汽機車停車位課題,曾徵詢地方主管機關實務意見,基於停車管理涉及現行各地方主管機關實務布設多為長2公尺、寬1公尺,必須慎重考量相關地方政府所提意見及可能面臨問題。交通部表示,包括車行動線、車道寬度、車格尺寸需要釐清外,收費方式也可能造成爭議;另外,機車區常有車輛挪移搬遷等行為,易造成糾紛爭議。

2023/09/29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中秋連假首日交通:蘇花改南下車潮估計午後疏通、上午西部國道南向高乘載和單一費率

交通部高公局表示,29日是中秋連假首日,預估國道交通量為123百萬車公里,為年平均平日1.4倍。其中,南向交通量可達70百萬車公里。週五(29日)上半天南向三路段,以及週六下午1點到6點北上蘇澳到頭城路段,將實施高乘載管制。

2023/09/20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台鐵工會接受交通部善意,暫緩「中秋不加班行動」

近來,因不滿台鐵公司化相關的子法未法制化、訴求遲遲未獲交通部與台鐵回應,全國火車駕駛產業工會啟動連署,醞釀中秋節與國慶日不加班行動。今工會與交通部協商後,接受交通部的善意與承諾,暫緩不加班行動。但工會也強調,會持續觀察交通部後續有無兌現承諾,如有落實就會完成交通運輸責任。

2023/09/15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台鐵逾99%駕駛連署中秋國慶不加班,行政院同意相關訴求,工會:看到白紙黑字才算

國營台鐵公司明年元旦掛牌,與公司化相關的10多項子法多半還未公布,駕駛更擔心權益受損,全國火車駕駛產業工會一直傳達希望備勤津貼能法制化,遲未獲得答案,醞釀中秋節及國慶日依法休假不加班,7日動員連署,要在29日的中秋節及10月10日的國慶日不加班,昨天送出連署書,有1400多名駕駛響應,比率超過99%。

2023/09/01 | 邱宜君

太魯閣號事故車廂疑有人骨碎片,法醫檢驗專家分析:3到7天可驗明人骨、物歸原主有難度

台鐵太魯閣號出軌案罹難者團體「太魯閣的眼淚」發言人王薇君昨(8月31日)在事故車廂撿到一片巴掌大的疑似骨骸,並當場認定為人類頭蓋骨。法醫學專家提醒,經過科學方法鑑定才能確定是否為人骨,醫事檢驗師則分析,DNA鑑定準確度高,但若當時未留下罹難者DNA樣本,現在也無從比對。

2023/08/24 | 蕭如芯

陸委會宣布恢復兩岸團體旅遊、第三地中國籍來台觀光,放寬中國籍來台商務交流

中國籍團客來台、台灣旅行業組團至中國旅遊將依對等原則,初期皆每日限額2000人。而自8月28日起,將恢復中國籍人士來台從事短期商務交流。然而,若涉及特定高科技產業,仍維持專案申請。觀光局表示,兩岸民間旅遊交流是雙方的重要市場,政府歡迎大陸旅客來台觀光之立場不變,希望以健康有序的方式分階段逐步恢復相關觀光旅遊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