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

2023/01/18 | 張博丞

印度將成為世界人口第一大國,專家憂就業機會不足恐錯過「人口紅利」窗口

印度每年培養70萬名工程科系畢業生。然而,印度科技業無法提供這麼多職缺,科技業的就業市場過度飽和,使很多工程學科畢業生無法將自己的所學運用在求職上。她表示,政府在教育政策上,存在巨大缺失,並補充:「印度的教育政策強調死記硬背,而不是創造性思維。」

2022/08/26 | BBC News 中文

中國出生率低迷不僅是「養不起」的問題,清零政策更是搞得民不聊「生」

中國生育率下降有三大原因,首先是如台灣、香港、韓國那樣因為社會發展導致生育率下降;其次中國幾十年的計劃生育不可逆地改變了人們的生育觀念,從幼兒園就開始接受「少生」的教育。另外COVID-19疫情是生育率下降的一大原因。

2022/08/11 | 德國之聲

中國嚴格清零讓女性生育率也「清零」?「我們是最後一代」引發年輕世代強烈共鳴

中國多地疫情連爆之際,中國仍堅持「清零」。《路透社》分析指出,這項防疫政策正讓越來越多的女性不想生孩子——因為她們無法承受「清零」凌駕一切之上所帶來的惶恐與不安。這對中國前景黯淡的生育率預料將是又一打擊。

TNL+ 2022/07/13 | TNL國際編譯

聯合國預測報告:全球人口11月將突破80億,印度2023年超越中國成為人口最多國家

聯合國在每2年發布一次的報告中表示,由於死亡率呈下降趨勢,全球人口預計在今(2022)年11月15日突破80億大關,至2023年時,世界人口將增長至85億,而到了2100年,總人口數估計約為104億。

2020/08/24 | 精選書摘

《以少創多》:如果我們關心環境,或許該慶幸「回歸農村運動」熄火

在美國環保主義史上,回歸農村運動是迷人的一章,但大體上是無足輕重的一章,小規模自耕農和遠離現代科技生活而回歸農村的人口,從沒有多到足以產生影響。話說回來,這對環境其實是好事。

2019/07/24 | TIME

「氣候脆弱指數」居高不下,撒哈拉以南非洲國家難以擺脫貧窮

貧窮、低度開發國家正遭受氣候變遷衝擊;富裕、受影響較小的北方國家則碰上人口高齡化,害怕且拒絕移民進入。兩者間的鴻溝日益增長,我們很有可能觀察到未經核可、無計畫且不規則的人口遷徙。

2019/02/25 | Project Syndicate

生育率下降造成人口收縮,反而為人類帶來福祉

生育率加速下降將為這些國家帶來巨大的利益,同時也有助於降低全球可持續發展的現實難度。幸運的是,實現這樣的下降並不需要中國一胎化政策那樣令人無法接受的脅迫。

2015/09/22 | 林佳賢

中南部人口減少有多嚴重?9張圖表帶你從人口了解台灣區域發展問題

近年來,中南部人口萎縮的問題屢屢登上新聞版面,儼然成為台灣區域發展待解決的頭號問題。不過,人口減少的問題不僅僅發生在中南部,在花東地區,甚至在首善之都台北,人口都呈現下滑跡象。以下利用行政院戶政司的資料,帶讀者了解台灣人口發展趨勢。

2015/03/15 | TNL 編輯

人口爆炸 埃及斥資1.3兆在開羅東部打造新首都

新首都如果真的能完成,將促使民眾離開現在擁擠、混亂的開羅。然而過去埃及經濟不振的最大問題在於官僚與腐敗,總統無法承受新首都計劃失敗,但若沒有完善的經濟規畫,前方的路只會出現更多變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