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格權

人格權或知名權(英語:Personality rights)大致上包含兩項權利:公開發表權(英語:Publicity Rights)——拒絕自己的影像或其他類似的代表性物件未經同意或簽約就被作為商業用途的權利,類似商標的權利;隱私的權利——拒絕自己身份未經同意就被公開的權利。 --來自 維基百科


最新文章

2023/05/26 | 讀者投書

網路上已出現滿坑滿谷的AI孫燕姿翻唱,法律無法保障歌手的「聲音」嗎?

AI技術正在顛覆創作,目前網路上已出現滿坑滿谷的AI孫燕姿翻唱,當誰都可以用AI工具簡單隨手生產作品的情況下,有經濟價值的或許並非是創作內容,而是特定的被模仿的真人。但更麻煩的是,不僅是否為某人的創作也已經真假難辨,將來鑑別真人的「人類」作品或「類人」的AI作品,也會成為困擾。

2022/07/03 | 一起讀判決

台母義父爭女兒,異國親權怎麼判?史上第一次最高法院的裁定被廢棄發回

一般來說,在遭遇法定程序上用盡審級救濟的情況,才得以去聲請憲法法庭作為最後的手段,但在本案中,僅「暫時處分」就讓憲法法庭介入做出憲法判決,難道是程序的錯誤嗎?本文對憲法判決以及異國親權的判決標準做出詳細分析。

2022/01/07 | Inside 硬塞的網路趨勢觀察

如果我的臉被「盜圖上架」變成其他人的NFT,法律上怎麼辦?

如果哪一天我的臉變成你的 NFT,法律上可以怎麼辦?在回答這之前,我們必須先思考一個本質上的問題,NFT究竟代表著什麼「權利」,到底我的什麼「權利」遭受損害呢?有些人很直覺的認為取得NFT,就取得該作品本身的所有權或是著作權,實際上可能並非如此。

2021/12/29 | 鄭揚宜

LSE為何不一次公布蔡英文博士學位等證明?談西方世界對「隱私權」的保護

質疑論文真實性的民眾,日前宣布在論文門一案取得重大勝利,也就是ICO於11月26日的仲裁指出,LSE並不持有口試委員資訊。但實情是,這些資訊本來就不在LSE手中,而是歸屬倫敦大學的其他單位。那倫敦大學為何不一次公布釋疑呢?其實倫敦大學所要保護的,並不是只有蔡英文一人。

2020/10/16 | 黃靖芸律師

YouTuber偷拍遭控「侵害肖像權」,但法律上真有這個規定嗎?

不管是YouTuber偷拍的行為,或是在路上未經路人同意就隨意拍攝後傳到網路上,都很有可能會侵害到他人的肖像權而遭到求償,假如偷拍的部分及內容是他人身體的隱私部分,更可能會要擔負刑事責任。

2020/06/06 | 一起讀判決

博恩〈TAIWAN〉二創劉樂妍〈CHINA〉,符合《著作權法》的「戲謔仿作」或合理使用嗎?

博恩的MV〈TAIWAN〉二創了劉樂妍的MV 〈CHINA〉,屬於戲謔仿作。而在美國的知名案例,則是嘻哈團體「2 Live Crew」曾翻唱電影《麻雀變鳳凰》的主題曲〈Oh ,Pretty Woman〉,在歌曲大賣後被告。

2020/04/24 | 法操FOLLAW

Lebron James分享自己的照片被告侵權,他能主張肖像權受到侵害嗎?

提告的攝影師雖然有照片的著作權,但他拍攝的對象是Lebron James,那Lebron James可以主張自己的肖像權受到侵害嗎?

2017/06/28 | 法操FOLLAW

妨害名譽「微罪除罪化」 ,對民眾來說到底是福還是禍?

侮辱和妨害名譽可以說是日常生活中最耳熟能詳的罪名,若未來真的改為民事求償,除了可以減少刑事資源的耗損,也能相當程度杜絕「以刑逼民」的怪象。可是,這樣的意思是不是說.....如果你很有錢,那你就可以隨便亂抹黑別人了呢?

2017/03/28 | 極憲焦點

侮辱網路上的「虛擬身分」,會構成公然侮辱嗎?

只要網路世界的帳號能夠予真實身分有連結的「可能性」,就可能構成公然侮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