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票日倒數 倒數
0
23
11
50

前往選舉專區

人生

人生可以指:

生活,人的一生
人生 (輕小說),輕小說,作者川岸毆魚
人生 (小說),中篇小說,作者路遙
人生 (電影),1984年中國電影
人生 (1934年電影),費穆導演的電影
Life ~人生~,日本漫畫
人生 (電視劇),改編自同名的路遙小說,於2009年拍攝,2014年首播。 --來自 維基百科


最新文章

2023/09/20 | 方格子vocus

為何凡事追求「效率」,反而是在慢性謀殺自己?

許多人會分享他們「如何」Work Life Balance,包含工作、家庭、個人玩樂等等。他們看起來都好厲害,我應該也做得到吧!於是只要有空,我就會去尋找別人有效率完成事情的方法,就這樣日子過了很久很久,但感覺就是怪怪的,怎麼這個「生活」過起來,好像少了一點什麼東西啊?

2023/08/21 | 方格子vocus

《富爸爸,窮爸爸》沒有告訴你的事:如果把資產與負債換成「時間」那會更可怕

時間大於金錢,是普遍人可以接受的觀點,如果《富爸爸,窮爸爸》的資產與負債你已經認同了,那們把主角換稱時間,更可怕的,應該是會一直奪走你時間的東西,那才是天大的負債。

2023/07/22 | 精選書摘

《你好,焦慮小怪獸》:有時人生就是糟透了,等你準備好再往前進就好

每個人都會撐過艱難的時刻,讓我們承認並接受這一切真的糟透了。或許你會對人生的際遇感到無比難過和憤怒,但別堅持「自己絕對不能讓步」,這也是面對的一種方式,等你準備好再往前進就好。在這艱難的時刻,這些小怪獸就在你左右,我也在你身邊。

2023/07/09 | 方格子vocus

你上一次覺得「後悔」是什麼時候?問自己這三個問題,理解什麼是「自我覺察」

自己的生命不是自己主動決定,而是被動地由他人決定,雖然美其名叫「個性隨和」、「配合度很好」,實則是放棄自己的生活決定權,我認為若我們說:「我是聽誰誰誰這樣說,才這麼做。」也應該是:「我聽誰誰誰這樣說,而我決定贊同他的意見,所以是我決定這麼做的。」自己要很明白地為自己人生負責。

2023/06/22 | 精選書摘

《別把所有事往心裡塞》:人生沒有「總有一天」,「現在」就朝著夢想踏出一步

我們不曉得人生會不會有「總有一天」,其實「總有一天」這時間根本不存在。但有些人的口頭禪就是「總有一天」。「總有一天我想做這個。」「總有一天我想去那裡看看。」或是說得更具體些,「總有一天會結婚」一事也是如此,嘴裡說著「總有一天」,其實毫無行動。我覺得以這樣的態度面對人生,真的很可惜。

2023/05/21 | 精選書摘

《明明過得不好卻裝沒事》:計程車司機對我說,每個人的人生中,都有三次機會

我在計程車上,從司機口中聽到一個令人意外的故事。那名司機的本業並非計程車司機,而是一家公司的高層。公司正在進行某個計畫,為此他親自出來開計程車。只要載到年輕乘客,就跟對方聊聊現在年輕人有什麼煩惱,於是他問我有什麼煩惱。

2023/04/27 | 德尼思化

《Beef》:被動選擇的痛苦吶喊,尋找光明迎來一聲槍響

誰人未曾體驗過齮齕和怒嗆之惡?像親戚批評、看不起你的人生抉擇,愛侶的壞習慣忽然讓你生氣,以至陌生人路過狠狠撞向你的肩膀⋯⋯《Beef》的精彩在於,呈現了許多我們看似莫名奇妙的爭執,原來背後都有屬於自己的、世代的、想像的諸種原因。

2023/03/06 | 大人學

【大人學】大師之路與平庸之路的差異:卡住人生的認知陷阱

「捷徑之路」與「大師之路」,根本是兩個世界觀、兩個人生觀、兩種學習之路。但偏偏很多人沒搞懂,總以為自己持續在做同樣的事情,時間拉長自然就會進步。但因為底層邏輯不同,所以事實上在捷徑待再久、做再久,也不會理解大師的路。

2023/03/03 | 精選書摘

《更快樂的選擇》:並不是成功為我們帶來幸福快樂,而是幸福快樂帶領我們邁向成功

這個常見的誤解是這樣的:「如果我能實現我的夢想達到這個目標,觸及那個里程碑我就會很快樂。」或者,經歷了一些重大的挫敗之後,我們就認為:「我的夢想就此終結,一切都完蛋了。因為既然我沒有成功,那麼我將永遠得不到快樂。」照這個公式來看,成功是因,快樂是果。然而,事實證明這個公式是錯的,而且還不是一點點錯,而是大錯特錯。

2023/02/23 | 大人學

【大人學】如果無法消除煩惱,至少把它放在對的地方!今天我想來點實用的「斯多葛哲學」

在課堂上有位同學B某來問我:「老師,我長得不高也不帥,年收入也普普,我想世界上應該不會有女生想跟我交往吧?」我發現很多人只要一碰到問題,就會瞬間陷入絕望。但我得告訴各位,其實有些問題,答案不論是YES or NO,都不值得我們糾結。

2023/02/11 | 方格子vocus

《40歲好日子才開始》:思考人生下半場斜槓轉型,把決勝戰場拉到對自己有利的領域裡

許多退休的人,他們在上班的時候,全心投入到「應該做的事情」,而沒有去思考「想做的事情」,也沒有勇氣挑戰自己「想做的事情」,也沒有針對自己想做的事情去作規劃,等到了退休之後,自然後悔一件事情都沒有做。所以不管公司能否成全自己想做的事情,也要養成時時去思考想做的事情是什麼。

TNL+ 2023/01/20 | 讀者投書

《蛋黃哥大冒險》:雞蛋破殼以後,如何面對時代的集體絕望

我們如果生而像一隻雞蛋般尷尬的處境,應該用怎樣的態度面對人生?最舒服的方法當然是躺平,等待腐敗或被吃掉。蛋黃哥一早已經看破蛋生,明知生而為蛋被送到廚房之中,唯一的下場就是被吃掉,既然如此,為什麼要掙扎? 無論是水煮還是生吃,他都無所謂了。如果有所謂,又能怎樣呢?

2022/09/18 | 精選書摘

《如果走散了,我還有你給的勇氣》:當自己的主人,我們的名字不叫「媽媽」

一直以來見過不少以犧牲為名以奉獻為愛的媽媽,那種強大的情緒勒索只讓身旁周遭的人都喘不過氣來,我常跟米蟲說:「我沒有為妳犧牲過什麼,雖然我做的決定會把妳考慮進去,但我所做的一切只有一個信念,那就是『我想成為一個這樣的媽媽』,如此而已。」

2022/09/06 | 王偉雄

人生炸彈

大多數人說到「人生無常」時,都是指人生炸彈,其實「無常」應該兼指炸彈和彩蛋。

2022/08/08 | 精選書摘

《那些學校忘了教你的事》:如果我們的目標是延長生命,首要工作不是企圖從死神手中再多爭取一、兩年

這本書,便是人生學校為了讓我們終能過上充實、幸福的生活,而特地集結的21堂最重要的人生必需課題。從個人情緒到相處、從愛情到夢想志業、從童年創傷到成年孤單,在本書中皆會以直接且人性化的方式給予適當建議。

2022/07/19 | Lo's Psychology

找一個屬於自己的方向

在大學迷惘的人比比皆是,因為在大學後,似乎每個人都要開始在他們人生中首次為自己的人生尋找一個大概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