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票日倒數 倒數
0
23
11
50

前往選舉專區

人造肉

人造肉可以指: --來自 維基百科


最新文章

TNL+ 2023/06/02 | TNL國際編譯

科學家研發「無豆味」豌豆不為討好小孩,有望改善植物肉口味減少肉類消耗

以豌豆為例,這種豆類本身所含的蛋白質量高,但在食用時很難掩蓋掉豌豆本身特有的味道。這也使得在素食餐點中,若出現以豌豆作為替代肉類的素食製品,一入口所散發出的味道,會讓人立刻分出兩者的差別,因此難以達到作為肉類替代品的效果。

TNL+ 2023/03/30 | TNL國際編譯

澳洲人造肉新創以猛獁象DNA製造「史前肉丸」,科學家憂未知蛋白質恐致免疫系統失調

因猛瑪象DNA年代久遠,其部分母鏈DNA已出現缺口,研究團隊對此以現存非洲象的子鏈DNA進行缺口處填補,非洲象同時也被證實是猛瑪象當前基因關係最親近的象種。隨後,研究團隊會將生成的基因序列放置於綿羊的肌母幹細胞(Myoblast stem cell)中,並刺激其生長、複製出約200億個幹細胞,最終Vow再將這些幹細胞作為培植猛瑪象肉丸之用。

TNL+ 2022/11/17 | TNL國際編譯

美國新創Air Protein開發「空氣造肉」技術,可望減少全球碳排但消費者端面臨挑戰

空氣造肉的製作原理,有些類似於優格或乳酪的發酵,將二氧化碳、水、氮氣混合物、礦物質以及氧氣灌入大型發酵罐。隨後,發酵罐內富含的微生物「嗜氫菌」(Hydrogenotrophs)會開始消耗這些氣體,在數小時內將其轉化為富含蛋白質的產出物,待收集、乾燥後形成蛋白粉,最終再透過添加調味劑、營養素的手法,製成大眾所看到的人造肉品。

2022/10/31 | NOW健康

植物肉擁有完整蛋白質但鈉含量較高,有慢性病者攝取要小心

植物肉又被稱為「未來肉」、「人造肉」,是運用植物蛋白質所製成的「肉品」。王姵棋補充,許多廠商推出植物肉產品,為了口味,鈉含量會稍微高一些,像是一片植物肉的肉排,可能有300多毫克的鈉,因此在吃植物肉時需要特別注意。

2021/05/20 | 精選書摘

《科技與惡的距離》:「懷孕太野蠻了!」推動人造子宮的研究完全符合道義責任

在本書中,作者帶領我們踏入改變「人之所以為人」的世界,作者著眼於人類生命經歷的四個核心領域:出生、食物、性和死亡,她探訪了那些正在推動某些令人驚奇(同時令人擔憂)的創新者。

2021/01/27 | 精選書摘

《肉食星球》:班雅明會怎麼看機械複製時代的培養肉?

本書作者花費了五年的時間研究培養肉這個現象,在本書中,他既不擁戴支持,也不嚴厲批評,而是以一種中立客觀的角度,引領我們看到培養肉的爭議事實上遠超越了食物議題本身,甚至也與食慾、成長以及資本主義有關。

2020/12/04 | ASEAN PLUS 南洋誌

【東南亞週報】越柬出現本土病例|雅加達省長確診武漢肺炎|星國全球第一核准售「人造肉」

一度成功控制疫情的越南近日開始出現社區傳播,鄰國柬埔寨也出現社區傳播情形;而東南亞疫情最嚴重的印尼,首都雅加達省長也確診;12日新加坡成為全球首個核准銷售人造肉的國家。

2020/12/02 | 關鍵評論網 ASEAN:馬六甲

全球首例 新加坡准許「人造肉」販售

美國食品製造公司Eat Just執行長Josh Tetrick表示,新加坡批准人造雞肉作為一種食品,等於為這個產品端上消費者餐盤鋪好道路。

2019/11/22 | 食力foodNEXT

人造「肉」、花椰菜「米」、植物「奶」⋯⋯美國阿肯色州規定商品命名不得令人混淆

美國阿肯色州於7月開始執行,假如產品的肉並非來自動物,就不能使用「火雞」、「牛排」、「培根」等詞語。但這讓人造肉公司不服,決定控告。

2017/11/01 | 世界公民文化中心

餐桌上的革命:只飼養細胞的「人造肉」

美國科技新創公司研發出取代傳統食物的食品,有粉末、奶昔代餐,是矽谷工程師最愛;也有全植物製成,口感氣味卻像肉類的食品,已經在高級餐廳內供應。他們的目標是生產更營養、有效率、更環保、更人道的新食品。

2017/11/01 | 世界公民文化中心

餐桌上的革命:不飼養動物,只飼養細胞的「人造肉」

美國科技新創公司研發出取代傳統食物的食品,有粉末、奶昔代餐,是矽谷工程師最愛;也有全植物製成,口感氣味卻像肉類的食品,已經在高級餐廳內供應。他們的目標是生產更營養、有效率、更環保、更人道的新食品。

2017/05/04 | 周達智

未來漢堡——隨時令食肉獸對素食改觀

Beyond Burger的Beyond Meat品牌背後有Bill Gates的財力和名聲的支持,這方面應有優勢,有機會成為第一個打入主流的純素品牌,不再是只能在中環才買得到的貴價小眾奢侈品。

2015/10/18 | TNL香港編輯

人造肉品擬5年內上市 價格味道力求與傳統肉類無異

食品科學家Peter Verstrate:我敢肯定,5年內當人造肉以替代肉品的姿態上市時,消費者將因道德因素而大力捧場。

2015/10/18 | TNL香港編輯

人造肉品擬5年內上市 價格味道力求與傳統肉類無異

食品科學家Peter Verstrate:我敢肯定,5年內當人造肉以替代肉品的姿態上市時,消費者將因道德因素而大力捧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