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票日倒數 倒數
0
23
11
50

前往選舉專區

人道救援

人道援助(英語:Humanitarian aid)又稱人道救援,是基於人道主義(例如出現人道危機時)而對受助者作出物資上或物流上的支援,主要目的是拯救生命,舒緩不幸狀況,以及維護人類尊嚴。 --來自 維基百科


最新文章

2023/09/20 | 王昱晴

亞塞拜然在納卡地區發動反恐行動、亞美尼亞外交部譴責封鎖拉欽走廊是以飢餓達成「種族清洗」

週二,亞塞拜然對亞美尼亞人統治的納卡地區發動「反恐行動」,遭到亞美尼亞政府和納卡地區的統治實權阿爾察赫政府譴責是「種族清洗」。亞美尼亞批評亞塞拜然切斷人道救援走廊,為的是要「餓死」納卡人民。

2023/08/16 | 王昱晴

塔利班奪權兩週年:宣布任期「無限長」、女性受教育遙遙無期

2021年8月15日,塔利班政成功重啟他們在阿富汗的統治。阿富汗女性的自由逐漸消失,女孩無法上學、女人無法出門,穿著打扮也被嚴格規定,甚至失去了唯一的休閒——美容院。儘管國際間強烈譴責,並拒絕承認塔利班的合法性,當局仍視其為「不重要」。

2023/08/14 | 讀者投書

【專訪】人道救援團體Renegade Relief Runners:對身心受創的烏克蘭人而言,開始接受援助需要勇氣

Renegade Relief Runners時常到經歷戰事的區域提供食物給需要的人們,那些食物可能不久後會被俄羅斯軍隊掠奪,他們就會再去提供更多的食物,就這麼一而再、再而三的行動著。Christopher知道許多行動不過是治標不治本,但就是這些臨時的解決方案不斷地累積、積沙成塔,才能夠替烏克蘭的社會系統減輕許多壓力。

2023/07/14 | 王昱晴

敘利亞人道走廊才遭俄羅斯否決延期,總統阿薩德:「風之門」會在週四重啟

敘利亞內戰持續長達12年,多達410萬人受困於西北部的反叛軍據點,飢荒、疫病等災情不斷。聯合國於2014年開通人道救援走廊,自巴布哈瓦運送糧食與藥品給當地居民與孩童,然而,人道走廊開放協議的期限於本週一截止,俄羅斯於週二的安理會中否決提案,造成救援行動一度中斷。

TNL+ 2023/04/18 | TNL國際編譯

烏干達COVID-19封城期間未成年懷孕率暴增366%,為何警方無法有效打擊兒少性剝削犯罪?

拉蒂姆律師近日所處理的兒少性虐待案例,受害者是一名年僅3歲的女童,該幼童在被親戚性侵後因走路姿勢怪異而被其母親發現,然而當在地警方拘捕加害人時,員警竟表示女童家屬必須繳交「費用」,警隊才能「運送嫌犯」回警局,隨後拉蒂姆律師更被警界人士要求為該名犯人入監後的三餐費用買單。

2023/04/13 | 關鍵特務

別再讓孩子喝致命的髒水,搶救兒童立即行動!

全球每天約有800名5歲以下兒童死於缺乏乾淨水。沒有乾淨水的生活,是地球上1/10人口面臨的現實。這些孩子需要大家的幫助,一起加入救援行動,別再讓孩子因喝髒水而死!

TNL+ 2023/04/12 | TNL國際編譯

利比亞難民船滿載400人失去動力漂流地中海,鄰近島國馬爾他為何禁止提供援助?

多年來,馬爾他這個歐盟面積最小的國家,將其地中海難民救援次數減少到最低限度,很少尋求庇護者可以順利登島,就算成功抵達馬爾他,當局也對多數的「無證移民」採取強硬立場。馬爾他政府在歐盟多扮演拒絕履行其海上救援國際義務的角色,任由男人、女人及兒童死亡,並將責任推給其他歐盟會員國。

2023/02/16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烏東巴赫姆特恐重演「凡爾登戰役」慘勝卻徒勞;英國宣布數年後才能提供戰機,聯合國籲提供1700億馳援烏克蘭難民

在烏東頓內次克州(Donetsk)這個滿目瘡痍工業城鎮外圍一處路旁等待著的救護車駕駛伊凡(Ivan)說:「這裡就像發生過凡爾登戰役一樣。」曠日持久的巴赫姆特戰役彷彿是1916年法國西部前線那場戰事的重演,至今已進入第7個月,血腥不已卻都徒勞無功。

2023/02/14 | 李姿萱

【現場直擊】土敘地震最前線:外援難入敘北災區,就連難民營的人也去拯救災民

21歲非政府組織「民間社會網絡」(Civil Society Network)執行經理阿布杜和朋友,以及其他在阿薩茲(Azaz)難民營的人,每天會開車一小時前往吉達瑞斯鎮發放罐裝水、即食罐頭和藥品給受災民眾,但以他們有限的能力,每天大概只能提供100份,遠遠低於當地的需求。

2023/02/10 | 德國之聲

救助敘利亞災民,國際是否該取消制裁?

敘利亞國家媒體報導稱,在大馬士革政府控制的地區有近30萬人因嚴重地震災害而變得無家可歸。該國要求美國和歐盟解除制裁。德國聯邦政府表示,對敘利亞提供救援並不會受到制裁措施的影響。

2022/12/16 | 德國之聲

美非峰會登場:拜登警告中俄正在破壞非洲穩定,三年內將撥款550億美元援助

美國向到訪華盛頓的多名非洲領導人承諾提供數十億美元支持,同時美防長發出警告稱,中國和俄羅斯正造成非洲不穩定。中國外交部發言人週二則表示,樂見國際社會各方加大對非洲關注,但堅決反對把非洲當作大國博弈的競技場。

TNL+ 2022/11/14 | TNL國際編譯

烏克蘭政府擴大拘捕「叛國賊」,《華盛頓郵報》:「親俄合作者」多是出於對蘇聯時代的懷念

就算是在烏克蘭境內俄佔區域,企圖維持城鎮運作的民眾,也有可能被冠上「援助敵軍」的罪名。烏克蘭西南方城鎮維爾科沃(Vylkove)有村里幹事,因將當地居民的個資,交給當時佔領該地的俄羅斯官員,而遭到外界指控通敵,但其僅是為了幫助在地村民申請人道救援物資。

2022/10/08 | 賴冠伶

【關鍵專訪】台灣首位婦產專科「無國界醫生」王伊蕾:50歲才圓夢,一生的歷練都為了成就這一刻

「我從來不會後悔,只想著在這個階段重新燃燒一次。」縱使夢想比別人晚啟程,但王伊蕾坦言過往走過的路都沒有白費。王伊蕾說,如果沒有這些人生歷練,自己的信念與毅力也不會如此堅固。

2022/09/01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專訪】台灣首位婦產專科「無國界醫生」王伊蕾:異鄉戰地「註生媽」,害怕戰亂但更怕救不回病人

在經歷各種人生階段後,王伊蕾選擇在50歲勇闖戰地成為無國界醫生 。她認為,自己是在最好的時候出任務,有了前半生的專業訓練,讓她能夠運用所學解決問題,更能將自身經驗傳承給在地醫師,讓好的醫學教育能不斷繼續下去。

2022/07/28 | 廣編企劃

與孤兒男孩納伊姆一同對抗童婚與兒童受暴事件

在偶然接觸兒童論壇活動後,17歲的納伊姆在積極參與和計畫資助下,成為了孟加拉的兒童論壇領袖,致力在當地建立孩童不受暴力迫害的未來。

2022/07/20 | 廣編企劃

我相信未來一切會更好──約哈娜與媽媽的小豬農場

在瓜地馬拉偏遠的山上,約哈娜和媽媽相依為命,母女兩人不懼低溫與遙遠路途,努力經營著小豬農場。透過參與世界展望會兒童資助計畫,他們也確信未來一切將充滿希望。

2022/07/13 | 廣編企劃

薩爾瓦多的喬瓦尼:在農田中辛勤耕耘,等待夢想實現的孩子

在薩爾瓦多,貧困的家庭使童工現象普遍,據統計三分之二的童工從事務農或雇工工作,生活艱困。但最近年僅11歲的喬瓦尼加入世界展望會兒童資助計畫,生命因此產生巨大轉變。

2022/05/25 | 關鍵特務

【專訪】前副總統陳建仁:「缺水問題,恐怕是不輸COVID-19的嚴重公衛危機」

全球缺水危機正對人類生命帶來的威脅,缺水地區的人們在渴死以前,往往是因為缺乏乾淨水源而病死的。前副總統、公衛專家陳建仁不只為我們上了一堂「水源與疾病」的通識課,也呼籲台灣人展現愛心與國際救援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