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票日倒數 倒數
0
23
11
50

前往選舉專區

人類世

人類世(英文:Anthropocene)又稱人新世,是一個尚未被正式認可的地質概念,用以描述地球最晚近的地質年代。 --來自 維基百科


最新文章

TNL+ 2023/08/14 | TNL國際編譯

核武試驗另類遺產「炸彈高峰」,意外成為法醫鑑定、確認「人類世」的重要指標

值得注意的是,「炸彈尖峰」雖然聽起來嚇人,卻不同於核爆炸產生的輻射塵,對人體無害。近年來,它也被證明對科學研究貢獻良多,有些科學家更將其形容為「蕈狀雲中的一線希望」。它除了可以協助法醫鑑定個案出生或死亡的時間,也能揭示大腦神經元年齡,甚至解鎖百歲鯊魚的實際年齡。

2023/07/13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加拿大湖泊找到「人類世」證據,科學家:雞骨頭、塑膠微粒、核彈殘渣證明地球生物學巨變

「人類世工作團」今天認定,鄰近加拿大多倫多的克勞福湖證明地球約70年前已因人類活動影響而進入了新的地質篇章「人類世」。而普遍存在的肉雞則是另一個證據,幾乎在地球上有人居住的地方都會留下大量雞骨頭。

2023/02/16 | 巷仔口社會學

如何謙卑面對「人類世」之生態危機?靈性轉向的宗教生態反思

宗教對生態的關懷,無論是在理念面或是行動面上皆不容小覷。持續關注全球宗教與靈性社群對當前生態議題的回應,將是正待發展的重要宗教社會學研究面向。其中,如何謙卑面對「人類世」之生態危機?或許正是靈性轉向的宗教生態反思帶給我們的最大啟示。

2022/11/23 | 有關人類學

讀《走上歪路的大貓》:「成魔」的花豹不是刻意墮落,而是另一群人類的惡所致

早在24年前宮崎駿的電影《魔法公主》,就觸及人與動物、自然之間錯綜複雜的傷害與共存關係;2021年出版的民族誌《走上歪路的大貓》,也探詢同樣的問題,一隻「成魔」的花豹與喜瑪拉雅山區村莊村民,人與大自然,在電影上映24年後的今天,故事會怎麼演變下去?

2022/08/11 | 精選書摘

《現代世界六百年》導讀:將西方經驗放回全球脈絡,「加州學派」眼中的現代世界六百年

《現代世界六百年》為全球史通史名著。自二〇〇二年出版以來,因為內容扼要精實,敘事流暢易讀,廣受美國各大學世界史課程採用。為與時俱進,回應當代社會關心議題(特別是各種全球性危機),也數次改版更新,本書為最新的第四版。

2022/08/11 | 精選書摘

《現代世界六百年》:20世紀進入「大加速」時期,人類以科技改造生物圈所造成的影響非常大

本書作者馬立博(Robert B. Marks)的目標,就是要帶領讀者跳脫歐洲中心視角,改從更為寬廣、平等、利於展現區域互動與結構性因素的全球視野,重新理解我們現今的世界是如何形成的。

2021/07/18 | 李修慧

【書評】《馴羊記》:褪去「西藏風土博物誌」的標籤,更令人心蕩神馳的是哲思

徐振輔透過高超的文字技巧、細膩的觀察與充足的知識積累,將「情緒」、「哲思」、「氛圍」與「批判」全數熔鑄於《馴羊記》中。除了形式的特殊與其中思想的深度,還包括都市讀者的少見的特殊感官經驗。

2020/11/09 | 精選書摘

布魯諾拉圖《著陸何處》推薦序:你想要在哪裡著陸,你願意和誰共同棲居?

當代歐陸最重要的思想家、社會理論家拉圖,濃縮畢生論著精華於此書。作者本身也是2020台北雙年展的策展人,展題與此書主題緊密相扣,同時閱讀此書與欣賞展覽,能夠以不同媒介(文字與圖像)更深刻認識「人類世」的議題。

2020/09/15 | 精選書摘

《尋常的社會設計》:零售革命的先驅!我為「手推車」不被視為經典設計而叫屈

為了理解手推車這個消費新時代的象徵性工具如何與現代人的身體順暢作動的社會/設計過程,我們必須再次從抽象的主觀玄想「降落地面」,進入人與工具相遇的具體場所,仔細觀察究竟有哪些被我們忽略的物件們(objects)在當中默默地發揮作用。

2020/09/15 | 精選書摘

《尋常的社會設計》:如何透過地球儀想像「我們」,以協力度過挑戰?

人類星球的形成不是一個故事,而是許多命運交錯的人類與更多無聲消失生物南轅北轍的曲折經歷!地圖之後,我們追尋地球儀、看過一圈人類踏入現代中流轉世間的各種全球眼光,從大航海時代後加速繞過一些曲折旅途,終於回到了人類世的當代。

2020/09/03 | 李長潔

《日本沉沒》50年間災難思考:人類如何重新看待地球,細膩擺脫希望?

從原著到2020年的新版本,湯淺政明揭示著,人類的行為大幅度改變生活世界,而這樣的改變,又轉過頭來成為限制人類行為的條件。在湯淺政明明快流動的環境液化場景裡,唯有人們承認自己對他人、對生態的依賴,重新看待地球,細膩地擺脫希望,才能有幸地重生。

2020/08/10 | 臺大科教中心

從尼安德塔人到今天的科技智人,我們有分辨下個「紀元邊際」的自知嗎?

有人說全新世就是人類世,但是近兩百年,人類宛如一個新的物種,機械力的出現,智人像是凌空跨越了一個邊際,但是人類世的邊際究竟有多遠呢?智人能分辨自然的下一個邊際嗎?

2020/07/20 | 精選書摘

《甜甜圈經濟學》:九道地球界限,訂定了「甜甜圈」的生態天花板

如果說我們二十一世紀的挑戰是:進入甜甜圈內、外環的邊界之間,也就是進入安全、正義的空間,那麼顯而易見的問題無非是:我們現在做得如何呢?

2020/06/01 | 芭樂人類學

從「人類世」出發,台灣的原住民族如何理解、回應新冠肺炎疫情?

阿美族祖先以Malifung形式作為與當代生命對話的形式相關不得而知,但在現代面對疫情的處理模式之前,透過歲時祭儀的設計,部落傳統上有回應Malifung的模式,或者是讓族人參與對抗疫情的模式。

2019/05/08 | 林超英

聯合國:地球將出現全球物種滅絕危機

聯合國組織發表報告,認為地球出現難以想像的全球物種滅絕危機,人類必須「徹底轉型」才能解決問題。

2019/02/15 | 精選書摘

《我們住在焦慮星球》:如何在變化的世界保有人性?

整個教育過程, 我們不斷被灌輸一種本末倒置的專注——一種未來學,偽裝成數學、文學、歷史、電腦程式或法語,我們在學習過程中被教導要考慮另一個不同於現在身處的時空。到時候考試、到時候工作,到時候長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