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票日倒數 倒數
0
23
11
50

前往選舉專區

以巴衝突

以色列-巴勒斯坦衝突是自1948年持續至今的衝突,與阿以衝突及以阿戰爭密切相關。 --來自 維基百科


最新文章

2023/11/30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加薩戰火現AI合成深偽影像,假浴血棄嬰照激化憤怒

追蹤戰爭假消息的非營利組織「對抗網路仇恨中心」(Center for Countering Digital Hate)執行長阿邁德(Imran Ahmed)表示,製作這類影像的宣傳人員善於瞄準人們心中最深層的衝動和焦慮。影像愈令人厭惡,網路用戶就愈有可能記住並且分享,從而在不知不覺中成為假消息傳播的幫凶。阿邁德說:「假消息目的是讓你參與其中。」

2023/11/29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民調:早在以哈開打前,已有67%加薩巴勒斯坦人不信任哈瑪斯

「阿拉伯晴雨表」的最新調查於今年9月底至10月6日執行,共在加薩訪問了399人,另在約旦河西岸訪問了790人,美國普林斯頓公共與國際事務學院院長賈瑪爾(Amaney Jamal)說:「我們在調查中發現,67%的加薩巴勒斯坦人在這場襲擊之前不太信任或完全不信任哈瑪斯。這一點尤其重要,因為有人(錯誤地)主張整個加薩都支持哈瑪斯,所以整個加薩都應該為哈瑪斯的殘暴行為負責。」

2023/11/29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休戰第5天哈瑪斯釋12人質、以色列釋30囚犯;加薩遭轟炸空拍街區淪荒蕪,建築物夷為平地

哈瑪斯自24日開始休戰以來,已釋放81名人質,包括60名以色列人和21名外國人,獲釋的以色列人都是婦孺,獲釋的外國人大多是泰國籍農場勞工。以色列則已釋放180名巴勒斯坦犯人。

2023/11/28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英國外相卡麥隆:世界已改變,國家安全是對中政策重點

卡麥隆說的「世界已改變」是指自他在2010至2016年期間擔任首相以來世界發生的變化。他在首相任內與財相歐斯本(George Osborne)合力推動英中關係「黃金時代」,卸任後則曾為涉中資及北京「一帶一路」倡議投資建設案奔走,引發部分英國國會議員質疑。

2023/11/28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以巴衝突緩和,卡達:加薩走廊休戰延長2天;三餐不定、椅子當床,哈瑪斯俘虜生活處境曝光

以色列女子拉維夫(Merav Raviv)有3名親人於24日獲釋。她表示,他們不定時被餵食,幾乎只吃米飯跟麵包。她還說,其中2名親人在50天內就瘦了大約7公斤。拉維夫還從獲釋的親人聽說,他們睡在併在一起的椅子上,有時候要等上好幾個小時才能進到浴室。

TNL+ 2023/11/28 | 劉威良

德國政府毫無理性支持以色列,難道巴勒斯坦人的命就不是命?

在猶太女作家費爾德曼的德國生活經驗中,她覺得德國極右派的具體威脅反而更甚於穆斯林反猶太的情形。她說,她住在柏林居住最多穆斯林人住的地區新克爾恩(Neukölln),她的鄰居大多是阿拉伯人,他們多知道她是猶太人,但對她非常友善。反而讓她感到具體威脅的,多是出於德國極右派的人。

2023/11/27 | 關鍵評論網 ASEAN:Indochina

哈瑪斯釋放17泰國人質,泰國總理賽塔:獲釋公民身心健康良好

哈瑪斯(Hamas)近日分批釋放人質,交給位於加薩(Gaza)的紅十字會(Red Cross),今日最新有3名泰國人質獲釋。泰國總理賽塔(Srettha Thavisin)今天(27日)於社交媒體平台X上表示,最新獲釋的3名泰國公民身體狀況良好,已入院以色列醫院接受健康檢查,並渴望與家人聯絡。

2023/11/27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巴勒斯坦留學生在美遭槍擊,家屬籲調查仇恨犯罪;X平台遭控放大反猶仇恨,傳馬斯克將訪以色列

馬斯克15日贊同X平台上一則錯誤聲稱猶太人正在煽動對白人仇恨的貼文,表示引用「大取代」(Great Replacement)陰謀論的那名用戶說出「實際真相」。「大取代」陰謀論認為,猶太人和左派正在策劃以非白人移民取代白人的種族和文化,這將導致「白人種族滅絕」。

2023/11/27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哈瑪斯加薩北部指揮官喪生,開戰以來最高階殉職官員;傳哈瑪斯願延長停火2至4天,再放20至40名人質

與巴勒斯坦伊斯蘭激進運動哈瑪斯集團關係密切的消息人士今天透露,與以色列目前在加薩走廊休戰的協議於明天到期後,哈瑪斯願意延長停火2至4天。在今天交換人質行動後,根據停火協議從24日以來獲釋的以色列人質總數為39人。

2023/11/25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以哈停戰首日:交換人質、救援物資送抵加薩,拜登稱「有機會延長停戰」

以色列和巴勒斯坦武裝團體「哈瑪斯」今天開始休戰,哈瑪斯釋放24名人質,包括以色列婦孺及泰國農場勞工,以色列則釋放39名關押在以國監獄的巴勒斯坦婦孺。美國總統拜登表示,有機會延續加薩的暫時停戰,為以巴之間的和平建立兩國解決方案的時候到了。

2023/11/25 | 《思想坦克》

以色列對哈瑪斯的打擊,會重蹈40年前在貝魯特的覆轍嗎?

如今,全球媒體也大幅報導加薩的人道危機,即使以色列強調自己是在捍衛生存權,但加薩平民悲慘處境的影像、文字傳播全球,重傷以色列形象。甚至也產生了一個意想不到的負面效果:反猶太情緒又被煽動起來。

2023/11/25 | 關鍵評論網 ASEAN:馬六甲

政府不讓辦以巴衝突聲援集會,一向「聽話」新加坡民眾輿論現不滿?

以巴衝突爆發以來,為了不讓外部事件分裂新加坡人,或破壞宗教與種族和諧,新加坡政府禁止民眾舉辦任何形式的聲援運動。對於新加坡政府的噤聲,該國民間卻出現一股罕見激烈辯論。有者認為,壓制集會自由只會讓民眾日後失去對話的能力;有學者則認為,聲援活動會導致新加坡社會分裂,進而造成不必要的衝突。

2023/11/24 | BBC News 中文

哈瑪斯領導人辛瓦失蹤了:以殘忍和暴力著稱的「汗尤尼斯屠夫」,是個怎麼樣的人?

辛瓦也與伊朗關係密切。一個什葉派國家和一個遜尼派阿拉伯組織之間的伙伴關係並不明顯,但雙方都有一個共同的目標,就是結束以色列國,並從以色列的佔領中「解放」耶路撒冷。他們已開始攜手合作。伊朗為哈瑪斯提供資金、訓練和武器,幫助其增強軍事能力,並積累了數千枚火箭彈,用於襲擊以色列城鎮。

2023/11/24 | BBC News 中文

以色列與哈瑪斯「人質換囚犯」休戰協議:我們知道些什麼?哪些人將獲釋?

據聯合國統計,加薩有170萬巴勒斯坦人逃離家園。協議指停火的四天期間,將允許200輛運載援助物資的卡車、四輛運載燃料的油罐車和四輛天然氣卡車,每天通過埃及的拉法口岸進入加薩。但據了解,醫院發電機、海水淡化和污水處理設施急需的燃料只能持續到停火結束為止。

2023/11/24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分析:普亭與金正恩交好、北京惴惴不安,中俄「不封頂關係」碰天花板

當中國設法遏止恐損及北京利益的戰亂,實則中國似乎正更趨向與美國就俄侵烏和以巴衝突所持的立場。至於近來普亭金正恩走得近,美國國務院亞太副助卿華自強說,由於北京明顯不滿莫斯科把若干類型的技術提供給北韓,可能北韓與俄羅斯的關係強化,也將隨著時間流逝而無以為繼。

2023/11/24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哈瑪斯宣布24日起休戰,以色列收首份獲釋人質名單;拜登與卡達、以色列和埃及領袖通話斡旋

卡達外交部發言人指出,以色列與哈瑪斯在加薩走廊的休戰將於11月24日上午7時(格林威治標準時間5時)開始,首批人質會在當天下午4時獲釋。《BBC》報導,卡達外交部發言人提到,哈瑪斯挾持的人質之中,24日會有13人獲釋。根據各方協助達成的協議,在4天的暫時停火期間,會有50位人質獲釋。

TNL+ 2023/11/24 | 黎蝸藤

「兩國方案」遲遲無法落實,巴勒斯坦方面要負最大責任

哈瑪斯不是一個普通的「民間團體」,也不能單純被視為「恐怖組織」,它是巴勒斯坦人在2006年「選舉」中獲勝的政黨,而且在長達18年中牢牢控制著加薩地帶,是巴勒斯坦兩大地區之一的實際政府。試問,如果這麼重要的巴勒斯坦政壇的「半壁江山」,至今仍然否定以色列存在的權利,那麼「兩國方案」還有什麼價值談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