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票日倒數 倒數
0
23
11
50

前往選舉專區

仲介

仲介為代理行為的一種廣義型態,仲介者有時並不代表某一方行使任何權力,而只是純粹關鍵訊息的提供者,所以與代理有所不同。 --來自 維基百科


最新文章

2023/09/24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華為與蘋果新手機熱賣,中國廣東工廠掀搶人大戰,仲介到富士康門口拉人

站在富士康龍華招募培訓中心門口的,不只有幫華為搶人的仲介,更有帶人進富士康的仲介;不時有仲介領著一輛巴士的新招募工人進入富士康。招工仲介王哥表示,這幾天進人進的多,工價也在掉,平均「一天掉一塊」。

2023/08/31 | 邱宜君

侯友宜倡長者免評巴氏量表直接請外籍看護,專家:移工名額徹底商品化、長者成仲介口中肥肉

國民黨總統參選人侯友宜近日提出長照政策,80歲以上或70至79歲患有癌症2期以上的長者,均可直接申請外籍看護,不需經專業人員以巴氏量表評估生活自理能力。專家提醒,這不但解決不了長照沉痾,還會壓縮本勞就業機會,並導致移工名額徹底商品化,使長者變成「仲介口中的肥肉」,迫切需照顧的失能失智者只會更難請到人。

2023/08/08 | 李秉芳

斯里蘭卡學生來台讀書被迫打黑工,二審仲介判刑1年,康寧大學校方仍判無罪

當初有69位斯里蘭卡的學生來台後,沒有去上學卻被送到食品工廠打工;仲介和校方高層都被檢察官起訴,不過目前僅有仲介被判6個月到1年不等,而擔任中介機構的雙軌協會則判罰10萬元。 全案可上訴。

TNL+ 2023/05/05 | Tung Tung Sooong

外國人看越南房地產:若不是有越南伴侶且有長期定居打算,買房實在要三思而後行

簡單來說,如果你想要在越南投資房產,那你就要有把握房產能在50年內升值。如果你不是想投資,而是想買個便宜的房子長期居住的話,先不論其他因素,如果你沒有越南伴侶一起生活的話,以筆者個人經驗來看,筆者是不太能夠理解你為什麼要選擇在越南生活。

2023/02/06 | 李秉芳

移民署軟性方案吸引失聯移工自行到案,NGO:治標不治本,今年可能繼續增加破10萬人

台灣逃跑的失聯移工已多達8萬人且持續增加,雖然移民署每年都用軟性方案讓移工「免強制收容」也只要繳2000元罰鍰來吸引移工自行投案後被遣返回國,但實際上這種方式對多數的移工來說誘因仍不足,因為他們面臨的是更不穩定的就業環境,以及高額仲介費欠款。

2022/12/02 | 讀者投書

「黑心信義還我錢來」背後的法律爭議:如何辨別「保障言論自由」與「同業惡性競爭」?

法院判決認為,永慶房屋所謂「澄清」,顯然無法達到澄清事實的效果,反而有藉此打擊競爭對手的不當企圖之嫌疑。判決書也鉅細靡遺分析永慶房屋所謂的「澄清」如何地突兀,將會是未來類似案例判決的重要參考

2022/11/18 | 財訊

日圓走跌,台灣人搶當東京、大阪包租公!日本買房該留意什麼投資風險?

日圓貶值使得台灣人去日本置產重現熱潮。事實上由於日圓趨貶,加上低利率,全球資金都看好不動產市場,東京都地區仍是首選標的,其他地區的投資就要看功力了。

TNL+ 2022/10/25 | Lucy Chang

在高棉看見台灣的影子(五):北漂的「金邊女子圖鑑」,柬埔寨移工為何離鄉背井?

Maya以外語能力為敲門磚,工作留學累積跨國人脈,境內外遷移養成世界心態,交織為遷移潛力(migration motility),創造向上流動機會。這個旅程,由女性自我成長的渴望驅動,Maya透過異文化激盪,益發將內在高棉精神打磨剔透。

2022/07/20 | TNL 編輯

美國2022年度人口販運報告:台灣防治成效連續13年被評最高級,但遠洋漁船移工權益待改善

美國國務院在當地時間19日公布2022年度人口販運報告,報告中指出,台灣在疫情大流行期間仍維持打擊人口販運的力度,因此再度被列入評比最高的第一級,但報告也指出台灣的遠洋漁船與家庭看護強迫勞動現況,仍有諸多可改進之處。

2021/09/28 | 移人 Migrants' Park

「姊姊!姊姊!吃吃看!」若想與移工拉近距離,或許可先從了解他們的家鄉料理開始

移工同事說,這道菜是以印尼辣椒醬做基底的小菜,辣椒醬裡面主要有蒜頭、紅蔥頭、魚露、番茄、蝦醬,至於另外要再加什麼配料當小菜,就是師父領進門、修行在個人,每個印尼媽媽都有自己的獨家祖傳配方,沒有標準答案。

2021/07/10 | TNL特稿

揭仲介生存之道(下):上代仲介靠多牌照漏洞求存,二代想為行業的負面印象求變

「移工也是人,不是我賣的商品」黃濬廷說。為了促進台灣人與移工相互理解與交流,並解答大眾對人力仲介的迷思,他經常在臉書、Youtube上分享勞動法規、新聞時事及東南亞文化。分享文化或許沒有為黃濬廷帶來業績上的成長,卻讓他認識了各國的風土民情,在他與越南籍妻子相處時,也能更加同理、尊重另一半的文化。

2021/07/09 | TNL特稿

揭仲介生存之道(上):靠「牌照」走天下雖合乎法規,但經濫用已造成政府規管失靈

勞動部規定兩張牌照不能共用同一地址,申請新牌照後,地方的勞工局會派人巡視,確認辦公室的基本設備和營運狀況。但彭家縈表示,勞工局只會來看一次,有桌椅、有人在就會通過。雖然還是得多花一筆辦公室的租金,李一正卻覺得很值得:「多花1、2萬,求一個保險嘛!」

2021/06/29 | One-Forty

等待久別重逢,一起吃飯的那一天:疫情之下三位移工的牽掛與夢想

今年年初,國內疫情升溫前,她在搭捷運時,聽到捷運廣播上減少使用布口罩、多配戴醫療口罩的宣導;當時不知情、戴著布口罩的Tri,突然收到身邊陌生乘客送給她的醫療口罩,讓她非常驚喜:「我覺得很感動,對方沒有因為我來自印尼,把我當成不一樣的人。」

2021/06/18 | 吳象元

行動被限、染疫風險高、住宿環境惡劣,一場讓移工困境現形的新冠肺炎疫情

無論是移工居住空間的限制、工作與休假的界線和雇主提供衛生設備的缺乏,都因一場疫情而現形,而無論是今年5月疫情爆發後,或先前相對穩定時期,這些承擔台灣家庭照護重擔、社會經濟發展的工作者,都因著這場波及全球的疾病大流行,在行動、工作、生活等面向大受影響。

2021/04/19 | 移人 Migrants' Park

在台菲律賓移工領袖Dondel:在這個國家裡,我們移工有變成奴隸的感覺

猶記九年前剛離開家鄉時,父親曾告訴我:「永遠讓你的內心與頭腦保持初衷,不要為了獲得認同而成為別人想像中的樣子。」然而當我實際到達台灣工作後,發現一切和我想像中不一樣……不好意思,我下面說的話比較重,在這個國家裡,我們移工有變成奴隸的感覺,無論是工作還是下班後都受到歧視。

2021/04/05 | 移人 Migrants' Park

「妹妹,對不起」明明是移工姊姐受盡委屈,但最後一刻仍選擇用溫暖的方式回應

我承認最早的我是對外籍移工充滿歧視的,畢竟出生在既得利益者家庭,加上資本主義社會擁有的競爭特性,使我認為「有能力的人才有辦法過上好生活,沒能力的只能去幫傭做工。」但隨著逐漸長大、逐漸與家裡的每一位移工阿姨/姊姊接觸後,我慢慢發現,小時候的想法不盡然是正確的。

2021/04/04 | julia

【中古屋】房仲常見話術大公開!如何避免買到漏水、凶宅與海砂屋?

蔡九哥受曉姿影響,也想購買自己的房子,並決定從中古屋下手。於是和做房仲的朋友小剛請教了各種買中古屋需要注意的事項、房仲的話術,以及如何避免買到漏水屋、凶宅與海砂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