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朗核協議

聯合全面行動計畫(英語:Joint Comprehensive Plan of Action,縮寫為JCPOA;波斯語:برنامه جامع اقدام مشترک‎),通稱伊朗核問題全面協定,簡稱伊朗核協定(英語:Iran nuclear deal)或伊朗協定(英語:Iran deal)、伊核協定,是伊朗伊斯蘭共和國與伊朗核問題六國(P5+1)(包括中國、法國、俄羅斯、英國、美國5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與德國)以及歐盟,於2015年7月14日在維也納簽訂的國際協定,主旨為解決伊朗核危機。 --來自 維基百科


最新文章

2023/03/13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伊朗、沙烏地在中國斡旋下復交,分析:中國人已懂得充分利用美國留下的戰略真空

對美國而言,紐時認為伊沙復交協議代表華府不能想當然爾還自認能對沙烏地和中東施加強大影響,沙國作為美國盟邦近年已在走更獨立外交路線,中國作為崛起的超級強權則正在全球拓展貿易和外交關係。有別於華府始終視伊朗為敵手,北京則分別與伊朗、沙烏地深耕關係,且有別於美國官員,中國官員從不拿人權說事。

TNL+ 2023/02/23 | 局外人

以色列情報機關「摩薩德」,對伊朗核武計劃發動的秘密戰爭早已開打

面對遠比伊拉克、敘利亞更為棘手的伊朗核武威脅,以色列政府決意運用情報力量消除此一威脅,以色列情報及特殊使命局「摩薩德」(Mossad)受命進行情報蒐集準備及破壞工作,開始針對伊朗核武計劃發動秘密戰爭。

2022/09/25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艾米尼之死抗爭延燒:伊朗政府封鎖部分社群媒體,美國放寬制裁助伊朗民眾躲避監視

越來越多的伊朗民眾走上街頭,這場抗議如今已升高為對政府不滿情緒的出口;伊朗革命衛隊將正在發生的事情形容為「叛亂」。政府也封鎖IG和WhatsApp等社群媒體,避免抗議人士連結使事態擴大。

2022/08/10 | 德國之聲

維也納談判為重啟「伊朗核協議」鋪路,歐盟認為達成「對各方都非常好的妥協」

歐盟已就旨在恢復履行2015年國際伊朗核問題協議的談判結果,起草完成了「最終文本」,現由歐盟外交政策負責人提交各有關國家。各方是否會接受這一文本?

2022/07/29 | TNL國際編譯

馬克宏與沙國王儲沙爾曼會面商討石油問題,遭人權團體撻伐「勿忘哈紹吉」

沙烏地阿拉伯王儲穆罕默德・沙爾曼於2022年7月28日會面法國總統馬克宏,商討石油生產與伊朗核協議。然而,反對派與人權團體則表示,馬克宏無視2018年由沙爾曼下令的異議記者謀殺案,並批評其與沙國的密切往來。

2022/07/26 | 霧谷晶策

拜登在錯誤的時間點出訪中東,更在沙烏地打臉自己長期主張的「價值觀外交」

不少媒體指出,拜登這趟中東行後,兩手空空地回到華府,凸顯美國領導力於中東地區的侷限性。《BBC》分析:「在政治上,拜登此次行程可能會再次提醒人們,美國在中東地區的影響力正繼續萎縮。」​

TNL+ 2022/07/12 | TNL國際編譯

拜登中東行:擬與以色列、阿拉伯國家組區域防空系統,伊朗批「挑釁只會加劇區域緊張」

美國和以色列正計畫與部分阿拉伯國家簽訂聯合防禦協議,共同以軍事安全聯盟之形式建構區域防空系統,以此反制伊朗在中東地區的無人機及飛彈攻擊。

2022/06/14 | 納扎爾拜·葉爾肯 Yerkin Nazarbay

中亞五國趁俄烏戰爭迎來前所未有的戰略機遇,聯手打造歐亞心臟的「新大動脈」

中亞五國在俄烏戰爭引發的地緣風暴中迎來了前所未有的戰略性重大機遇,相反化危機為轉機,聯手打造歐亞心臟之「新大動脈」。其中哈薩克則作為區域的「軸心」發揮著日益重要的區域建設之關鍵作用。

2022/01/29 | 精選書摘

《全球戰場》:先後六屆美國政府對伊朗政策都犯了一個通病——欠缺戰略同理心

前白宮國家安全顧問麥馬斯特,在本書中深入探討俄羅斯、中國、北韓、伊朗、阿富汗、巴基斯坦等國的歷史與政治脈絡,抽絲剝繭地挖掘證據,以此說明美國外交政策之所以屢屢挫敗,就是因為缺乏客觀認識對手的意圖、手段、與願景的客觀理性。

2021/12/15 | TNL國際編譯

以色列總理與阿聯統治者歷史性會面,將如何影響陷入僵局的「伊朗核協議」?

近來,西方國家日益擔憂伊朗重啟發展核武,於是數月以來,美、英、法及歐盟等國,試圖透過談判重啟2015年的伊朗協議,第七輪談判在11月29日於維也納進行。在各國與伊朗核談判陷入困境之際,班奈特出訪阿聯對於拉攏阿拉伯國家的重要性不言可喻。

2021/12/03 | 曾凡芸

核協議談判蒙陰影:談判第3日,國際原能總署表示伊朗準備提高濃縮鈾濃度

IAEA的聲明中提及,伊朗在福爾多安裝了166台IR-6型離心機,開始準備將濃縮鈾的濃度提高到20%。對此《路透社》指出,伊朗的行為「嚴重削弱了核協議」,因為只要生產20%以上的濃縮鈾,就有機會展核武,因此在協議中並不允許伊朗將濃縮鈾濃度增加到20%,也不允許伊朗在福爾多進行鈾濃縮。

2021/09/13 | TNL 編輯

趕在聯合國制裁前夕,IAEA署長親赴德黑蘭說服伊朗合作,化解核協議破局危機

對於逐漸不配合的伊朗,負責監督的IAEA非常挫敗。上週更在報告中指出,伊朗阻撓IAEA對核武活動的調查。對此西方國家威脅,如果伊朗再不配合IAEA,要在下週通過一項決議,來譴責伊朗。不過《路透社》指出,如果真的通過這項決議,會導致伊朗與西方國家的關係更為緊張,並「扼殺」恢復核協議的談判。

2021/08/04 | TNL國際編譯

以色列油輪遭無人機攻擊釀2死,英美以指控伊朗主謀,恐牽動核協議後續談判

英國首相強森(Boris Johnson)也聲明,伊朗必須正視其行動的後果:「這顯然是對商業航運的無恥攻擊,令人無法接受,英國已承諾與盟友共同回應該行為。」

2021/06/29 | TNL 編輯

回擊伊朗扶植的民兵組織,拜登下令美軍轟炸敘利亞、伊拉克邊境三處軍事設施

儘管拜登政府正努力嘗試,將伊朗重新拉回2015年伊朗核協定的談判桌上,發動空襲的決定,似乎代表拜登欲清楚劃分外交手段和防禦性打擊間的界線。

2021/06/22 | TNL 編輯

「伊朗核協議」川規拜不隨,現在是各國有史以來「最接近取得共識」的時候?

部分觀察家指出,伊朗或許會希望在新總統上任之前完成核協議商議。如此一來,就算計畫生變或不如預期,萊希政府也能卸責於前朝,避免遭受波及。

2021/02/25 | 《思想坦克》

從緬甸與伊朗局勢的發展,可看出拜登可能帶給台灣什麼樣的命運

在中東的局勢下還可能引發以色列的強力反制,形成區域形勢緊張,美國是否因而忽略印太區域的情勢演變,而置香港、台灣的命運於險境也是另一個很大的隱憂。

2021/02/14 | TNL 編輯

Call me maybe?拜登就任後致電多國元首,以色列總理納坦雅胡仍在苦等

美國總統拜登就任後致電多國元首,與川普(港譯「特朗普」)相當交好的以色列總理納坦雅胡(港譯「內塔尼亞胡」)尚未接獲電話。以色列過去4年得益於美國幫助,即使是拜登上任,維持好關係仍相當重要。

2021/02/09 | 陳家韡(Mila)

川普留下的「政治遺產」,將造成地緣政治長久且深遠的影響

美國近來大量的實施政治經濟制裁,不但對被制裁國家造成巨大影響,其他關聯國家的政治經濟活動也被二級制裁限制。這種單邊主義的制裁,已被歐盟及中國視為嚴重干涉國家主權的工具,必須對其採取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