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票日倒數 倒數
0
23
11
50

前往選舉專區

住屋

住宅,又稱家宅、房屋、房子,是供人居住的建築物,可能是簡單的小屋,也有可能是用木材、砌體結構、混凝土或其他建材建成的複雜建築物。 --來自 維基百科


最新文章

2023/07/18 | 《思想坦克》

台灣的居住正義不應侷限於「購屋」,但社會住宅是租屋政策的好解方嗎?

居住問題必須一步一步解構才有辦法達成,應先有層次的解決「住屋」族群的問題後,再來處理更為複雜的「購屋」問題,如果人民支付租金便可住在適合自身需求的住所,而購入自住住宅者以合理價格取得,售屋者收取正常利潤,那就是居住正義到來的一天。

2023/02/01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香港隔離措施鬆綁,啟德「方艙」或改建成青年宿舍

報導引述消息透露,政府計畫把啟德「方艙」改建為青年宿舍,因為啟德「方艙」有獨立廁所,又接近市區,條件較其他「方艙」為佳,較為可行。

2022/08/12 | 莊貿捷

實價登錄10週年:北市最兇猛翻漲近2倍,帶動7大都會區房價全面創新高

實價登錄十年,房價狂飆不止。專家指出實價登錄僅是解決資訊透明、不對等之工具,利於交易快速取得平衡,並非用來抑制房價,而真正關鍵是在持有稅基的改革,才可以迫使囤地、房大戶釋出更多空屋,進而使買賣供需平衡。

2020/09/15 | Y.t.Chan

最叻玩民粹的經濟學教父——論香港政府的國師芝加哥學派

「獅子山精神」、「知識改變命運」的自由市場說辭再騙不了人時,有香港芝加哥學派學者便放棄自力更生、派福利會養懶人這類講法,改為吹嘘「派樓」來縮窄貧富差距——但芝加哥學派過去不是經常強調靠努力向上爬才是社會富強之道嗎?

2019/05/23 | 精選書摘

《城市的勝利》:對美國中產而言,休士頓比紐約吸引

對一個中等所得的家庭來說,要在紐約與休士頓之間做選擇,必須思考許多經濟現實,搬到休士頓在經濟上是再合理不過的事。德州最大的經濟優點不是低稅率或高所得,而是便宜的房價。

2018/11/05 | 方太初

連記憶也壓縮、摺疊的城市——從「香港館:在其間」城市 x 設計展談起

我小時候住過安置區,那是一種暫時居所的概念,但於我而言因著當時與母親同住的回憶,幾乎就是我永恒的家了,只是未曾想過在二十多年後,安置與徙置依然是這城市最大的問題。

2018/09/24 | 何羚

非不能也:探討薄扶林村可行的共居模式

作者就薄扶林村「前牛奶公司員工宿舍」一例,探討共居模式的不同可能性。

2017/09/30 | 國際特赦組織香港分會

假如有一天有人告訴你︰我要收回你的家了……

橫洲、新界東北的居民不少正面對如此狀況︰被迫遷離居住多年的地方,但政府卻不是另覓地方安置,而只是以60萬打發居民,或以為可以上公屋,可是都必須先符合資產審查。

2017/09/29 | 國際特赦組織香港分會

假如有一天有人告訴你︰我要收回你的家了…

橫洲、新界東北的居民不少正面對如此狀況︰被迫遷離居住多年的地方,但政府卻不是另覓地方安置,而只是以60萬打發居民,或以為可以上公屋,可是都必須先符合資產審查。

2016/10/19 | 讀者投書

「地鐵發展地產」成全球示範作,但「港式貧民窟」何時解決?

聯合國本在厄瓜多爾首都基多舉辦第三次「住屋與城市可持續發展問題會議」,會議每20年舉辦一次,決定下一個20年的世界住屋和城市規劃的方向。

2016/10/15 | 阮穎嫻

【星期日慢想】重複又重複的「劏房」問題

作者認為住「劏房」也是香港人一種選擇,單純打擊「劏房」不能解決問題。

2016/10/06 | 去或留

你感受到香港與新加坡的差異嗎?

香港與新加坡到底有什麼不同?他列舉了居住條件,收入差距和電子支付的使用情況等比較明顯的差異。但他指出在無形的事物上,香港與新加坡的差異更大。

2016/05/03 | TNL香港編輯

Airbnb影響當地市民租屋 柏林政府為短租房設限

柏林住房的租金價格於2009至2014年間上升56%,為應付本地居民長期租住需求,柏林政府決定向Airbnb等新興網上短租平台開刀。

2016/05/03 | TNL香港編輯

Airbnb影響當地市民租屋 柏林政府為短租房設限

柏林住房的租金價格於2009至2014年間上升56%,為應付本地居民長期租住需求,柏林政府決定向Airbnb等新興網上短租平台開刀。

2015/10/29 | 國際特赦組織香港分會

一個人落得貧窮下場,真的只是「個人問題」?

即使受政府委託研究退休保障的港大榮休教授周永新亦公開呼籲政府應提出具體的退保方案。但政務司司長林鄭月娥卻對此有保留,並謂有近半貧窮線以下的長者稱「無經濟上需要」,因為「不少人更有資產和供斷的物業」。

2015/01/06 | 原人

不是多開發郊野就能解決香港居住問題,供應被壟斷才是原因

科大教授雷鼎鳴日前向郊野公園開刀,建議撥出1成郊野公園土地,解決住屋問題。但郊野公園對香港的生態和環境具長遠價值,負責任的學者和政府應參考「第三跑道」SROI評估方法,整全方式考慮各項因素,不應短視只為盲搶地,破壞下一代的生活,必須

2015/01/06 | 原人

不是多開發郊野就能解決香港居住問題,供應被壟斷才是原因

科大教授雷鼎鳴日前向郊野公園開刀,建議撥出1成郊野公園土地,解決住屋問題。但郊野公園對香港的生態和環境具長遠價值,負責任的學者和政府應參考「第三跑道」SROI評估方法,整全方式考慮各項因素,不應短視只為盲搶地,破壞下一代的生活,必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