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票日倒數 倒數
0
23
11
50

前往選舉專區

住房

住宅,又稱家宅、房屋、房子,是供人居住的建築物,可能是簡單的小屋,也有可能是用木材、砌體結構、混凝土或其他建材建成的複雜建築物。 --來自 維基百科


最新文章

2023/08/02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華爾街日報》:中國政府對經濟過度自信恐付出代價;專家:「4座大山」讓民眾不敢消費

中國金融學者賀江兵形容20條措施「治標不治本、大多是細枝末節」。他告訴《中央社》記者,中國消費的根本問題,一是前述「4座大山」不但沒有搬除,現在還加碼,造成民眾「不敢消費」,其中,即使房價現在有些下跌,但還不夠;二是民眾「沒錢消費」,特別是在青年失業率飆升破20%的情況下,很多家庭都有失業人口。

2023/07/12 | 張博丞

加州遊民爆增佔全美近半,州政府花175億美元仍無法解決根本的缺房與高房價問題

「缺房」的成因有二,首先,由於為遊民興建的住宅多為社會住宅,建商的獲利空間很小,因此政府無法說服建商興建足夠的房屋,也使加州的房價無法下降。此外,多數遊民有毒癮及犯罪歷史,在大眾眼中的形象不佳。許多建商都表示,他們不願建造房屋給「強姦犯和兒童猥褻者」。

2022/08/14 | BBC News 中文

「窩巢族」想搬了:為什麼新加坡年輕人不願意再與父母同住一個屋簷下?

新加坡的租房文化以前主要局限於外籍人士,近年來已經在當地居民中扎根。儘管租金不斷上漲,但從2015年到2020年,新加坡35歲以下獨自生活或遠離父母的單身居民數量增加了一倍多。

2022/07/20 | 莊貿捷

中國爛尾樓風暴引發集體「停貸潮」,金管會回應:國銀對中曝險金額創19年新低

北京當局為了遏止日益擴張的房地產,於2020年8月房城鄉建設部和人民銀行在北京召開了「重點房地產企業座談會」,約談了12家重點房地產商,並向其傳達了「三條紅線」的要求,正式點燃中國房地業「爛尾樓危機」。金管會強調會緊盯對岸發展,防止金融性風險。

2022/01/27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韓國年輕人看總統大選:無力解決經濟與就業問題,兩大黨「都不想選」

這次「兩個都不想選」的中間選民可能比以往大選來得要多,原本支持度最高只到3%的國民之黨候選人安哲秀,在兩大黨候選人屢傳醜聞之下,支持度竄升到雙位數,雖然仍不敵兩強,但中間選民的猶疑態度可見一斑。

2020/07/22 | 精選轉載

打房觀念再釐清:用「囤房稅」趕走建商,房價就會跌嗎?

有房的人擋住房供給增加,那是人性,但沒房、尋求「居住正義」的無殼蝸牛,也和人家喊日照權和交通問題,不要放寬容積率和建蔽率,我就不太懂這樣「被賣了,還幫人數鈔票」的心態。

2014/11/22 | 阿Ken

台北市長候選人陳永昌:連、柯都太差,住屋政策跳不出國民黨的框架

陳永昌在公報中說的「大都會地區房屋全面朝公有地發展」,指的是所有土地分階段收歸公有,而人民有的是房屋使用權,「這樣房屋就很便宜了,要解決大都會房屋問題只有這一個方法,像新加坡一樣。」

2014/11/01 | TNL 編輯

如果可以選擇,你會想住在車上嗎?

全家住在一台車上的情況,在歐美國家也不算罕見。只不過,這群在中國被稱作「房車族」的人,他們住的是自行改裝的麵包車;歐美的房車族住的則是專門生產、用以居住和露營的房車(RV,Recreational Vehicle)。